张乃燕
- 作品数:105 被引量:49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自流滴灌技术在油茶丰产栽培中的应用试验被引量:8
- 2009年
- 以岑软3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幼龄林为对象,进行了自流滴灌技术在油茶丰产栽培中的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流滴灌对促进油茶树体生长及开花、保花、保果具有明显作用,特别是在干旱少雨季节,其作用更加明显。
- 廖健明马锦林陈国臣张乃燕江泽鹏黄开顺
- 关键词:油茶栽培
- 油茶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分析被引量:18
- 2009年
- 针对新造油茶林幼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进行了油茶容器苗和裸根苗的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造林比裸根苗造林在成活率、抽梢率、树高、冠幅表现出显著差异。容器苗比裸根苗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适生性和稳定性。
- 江泽鹏张乃燕陈国臣赵海鹄王东雪
- 关键词:油茶容器苗裸根苗造林效果
-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期授粉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芽分化期和盛花期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花芽分化期采用2000 mg/L细胞分裂素或1000 mg/L乙烯利进行喷雾可促进花芽分化;盛花期采用200 mg/L防落素+0.5%尿素或500 mg/L细胞分裂素处理可较大幅度地增加花朵的授粉受精率,促进座果,座果率显著高于对照。
- 赵海鹄张乃燕王东雪黄开顺江泽鹏黄莉雅
- 关键词:油茶生长调节剂授粉率
- 我国油茶品质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1
- 2010年
- 概述油茶常规育种、新技术育种、高油酸育种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 黄欣张乃燕马锦林陈国臣叶航
- 关键词:油茶品质育种
- 广西油茶优良无性系及配套技术推广
- 陈国臣马锦林李开祥张乃燕黄开顺
- 项目累计培育岑软2号、3号等油茶优良无性系容器合格苗203万株.在金秀、龙胜、融水等3个县共建立岑软2号、3号等油茶优良无性系早实丰产示范林583亩.造林后第三年平均保存率92.4%,平均树高128.7cm、冠幅0.79...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茶造林技术
- 广西油茶扶贫产业模式的探索被引量:7
- 2018年
-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产业化扶贫作为"一体两翼"扶贫模式的重要内容,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通过比对分析广西油茶扶贫产业4种常见的经营模式发现,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的融合发展是较好的扶贫产业模式。土地和公司的规模化程度是影响油茶扶贫产业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针对广西油茶扶贫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构建差异化的扶贫政策、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等建议。
- 郝丙青张乃燕夏莹莹陈国臣叶航刘凯
- 关键词:油茶扶贫产业
- 广西经济林良种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5
- 2009年
- 阐述了经济林在广西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回顾和总结了广西主要经济林树种的良种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分析并指出广西经济林良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广西经济林良种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
- 张乃燕陈国臣王东雪陈林强江泽鹏
- 关键词:经济林良种
- 八角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广西林科院分别在南宁、梧州、宁明、龙州、凤山、东兰、那坡、防城、浦北、上林等八角 (Illiciumverum)产区建立示范林 ,开展以配方施肥为主的试验研究。根据土壤、叶片营养诊断的结果以及八角生长发育的需肥特性 ,进行配方施肥 ,叶片养分含量趋于平衡 ,满足八角生长发育的需要 ,增强树势、促进开花结果 。
- 陈国臣马锦林张乃燕廖建明
- 关键词:营养诊断配方施肥专用肥
- 金花茶幼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花茶幼砧嫁接的繁殖方法,该繁殖方法是:选用油茶物种中的普通油茶种子培育幼砧,在培育砧木的苗圃地于嫁接前搭好荫棚以备遮荫,以3~6月龄的幼苗为砧木,在金花茶适宜物候期进行嫁接,接穗用金花茶半木质化至完全木质...
- 张乃燕陈国臣
- 文献传递
- 岑溪软枝油茶2代育种群体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被引量:3
- 2018年
- 通过研究4年生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2代育种群体主要生长发育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早期遗传型选择。结果表明:家系平均地径、株高、冠幅、单株花芽数和结果数分别为39.16 cm、169.04 cm、1.93 m2、389.27个和9.99个,单株结果数在不同家系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其他4个指标则为极显著差异(P<0.01)。地径、株高、冠幅和单株花芽数均受到很强的遗传控制,遗传力在0.90~0.96之间,单株结果数遗传力仅为0.15。通过有效的遗传型选择,筛选出以岑溪2为代表的优良家系13个,地径、株高、冠幅和单株花芽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0.41%、7.17%、19.21%和54.06%;筛选出优良单株23个,地径、株高和冠幅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9.80%、22.27%和86.71%,遗传增益显著。
- 曾雯珺夏莹莹谢少义吴艺梅张乃燕
- 关键词:家系遗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