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英

作品数:2 被引量:7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性状
  • 2篇农艺
  • 1篇性状分析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小麦
  • 1篇耐旱
  • 1篇耐盐
  • 1篇黄淮
  • 1篇黄淮地区
  • 1篇干旱
  • 1篇干旱条件
  • 1篇NACL
  • 1篇产量性状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徐萍
  • 2篇张丽英
  • 2篇张正斌
  • 1篇齐亚娟
  • 1篇吴秀亭
  • 1篇卫云宗
  • 1篇芦静
  • 1篇张文胜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淮小麦农艺性状进化及对产量性状调控机理的分析被引量:66
2014年
【目的】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育种必须重新定位。文章对黄淮地区小麦进化材料的农艺性状进化以及对单株产量性状调控机理进行分析,为未来小麦适应气候变化和高产育种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个不同染色体倍数的小麦进化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进化趋势分析。并对小麦进化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小麦进化育种中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调控规律。【结果】通过对农艺性状的进化趋势分析和多重统计分析获得如下结果:①黄淮小麦进化过程中其抽穗期、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等有减少的趋势,但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收获指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等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②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与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和单株生物学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期、生育期和单株穗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和生育期是决定单株粒重的3个主要因子,共同决定了单株粒重96%的变异。其中,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对小麦单株粒重有大的正效应调控作用,生育期对小麦单株粒重有较大的负效应调控作用。④通径分析表明,11个农艺性状对单株粒重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穗粒数>穗长>单株穗数>每穗小穗数>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抽穗期>株高>千粒重>生育期。其中,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对单株粒重有较大的正效应。⑤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1.873%,表明3个主成分已覆盖所有性状的主要信息。⑥根据综合值的聚类分析和对不同年代的�
张丽英张正斌徐萍卫云宗刘新江
关键词:黄淮地区小麦农艺性状
耐盐小麦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干旱、盐碱等逆境胁迫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自然灾害,培育抗旱抗盐高产小麦品种是我国北方小麦育种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来自新疆的"新冬26"和来自河北沧州的"沧麦6001"、"沧麦6002"、"沧麦6003"共4个小麦品种,进行了苗期耐盐性初步鉴定,了解4个耐盐小麦品种的耐盐能力差异,并对2010—2011年2年中大田干旱条件下4个小麦品种的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为小麦耐盐、耐旱品种改良与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在100 mmol·L 1NaCl处理下,"新冬26"的根与苗的相对生长量高于3个沧麦品种;在200 mmol·L 1NaCl处理下,"沧麦6003"根与苗的相对生长量较高;同时经过100 mmol·L 1NaCl处理后,4个品种的根苗长度比均有所降低,但"新冬26"在200 mmol·L 1NaCl处理下,较100 mmol·L 1NaCl处理下根苗长度比增大,说明这个品种对高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大田干旱条件下,耐盐品种"新冬26"与沧麦"6001"表现耐旱高产。进一步分析干旱条件对耐盐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对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籽粒产量与分蘖、穗粒数、小穗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经济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分蘖、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学产量4个农艺性状决定了单株产量75.9%的变异。以上试验结果说明,在筛选耐盐耐旱小麦品种时,应考虑选择分蘖、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学产量等指标比较高的品种。
齐亚娟徐萍张正斌张文胜吴秀亭张丽英芦静
关键词:耐盐耐旱NAC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