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建兴

作品数:28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口腔
  • 7篇活性
  • 6篇细胞
  • 5篇端粒
  • 5篇端粒酶
  • 4篇端粒酶活性
  • 4篇岩黄连
  • 4篇岩黄连总碱
  • 4篇舌癌
  • 4篇总碱
  • 4篇黄连
  • 4篇黄连总碱
  • 4篇TCA811...
  • 3篇三叉神经
  • 3篇颌面
  • 3篇下颌
  • 3篇口腔颌
  • 3篇口腔颌面
  • 2篇凋亡
  • 2篇增殖

机构

  • 20篇同济大学附属...
  • 8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日本九州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8篇廖建兴
  • 7篇康非吾
  • 7篇侯光宇
  • 6篇张雪明
  • 3篇冯殿恩
  • 3篇潘可风
  • 3篇王佐林
  • 2篇叶丽娟
  • 2篇光安岳志
  • 2篇大石正道
  • 2篇山根聪
  • 2篇阙林
  • 2篇大关悟
  • 2篇雷珺
  • 2篇李生娇
  • 2篇周小康
  • 2篇徐秀慧
  • 2篇李晋芳
  • 2篇郭斐
  • 1篇陈建荣

传媒

  • 23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黄连总碱抑制Tca8113细胞及其端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中草药岩黄连总碱(yanhuanglian total alkalions,YHL-TA)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抗癌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YHL-TA浓度分别为0.200、0.100、0.050、0.025g/L和空白对照组Tca-8113细胞增殖的情况,同时用以PCR为基础的TRAP-ELISA法检测Tca8113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岩黄连总碱能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72h时,0.200、0.100、0.050、0.025g/L岩黄连总碱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6.0±4.0)%、(57.5±3.2)%、(45.3±3.3)%、(37.9±5.5)%。72h时,0.100、0.050g/L组端粒酶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岩黄连总碱可以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株的增殖及其端粒酶活性,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岩黄连总碱抗舌癌的机制之一。
李晋芳廖建兴李慧梁张卫东
关键词:舌癌端粒酶岩黄连总碱
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羟喜树碱药物递送系统对人腺样囊性癌的体外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羟喜树碱药物递送系统(biodegradable hyperbranched polyglycerol-hydroxy camptothecin,d HPG-HA)对体外培养的人腺样囊性癌(高肺转移)细胞(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lung metastases,SACC-LM)的抑制作用。方法 :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药物浓度为0.001、0.01、0.1、1、10、100μg/m L的羟喜树碱(hydroxy camptothecin,HA)和含等量HA的d HPG-HA,在24、48 h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浓度为0.001、0.01、0.1、1、10μg/m L的d HPG-HA是否能诱导SACC-LM细胞凋亡。结果:HA和d HPG-HA对SACC-LM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d HPG-HA对SACC-LM细胞的细胞毒性明显低于HA;d HPG-HA能诱导SACC-LM细胞凋亡。结论:dHPG的构建能达到使药物HA缓释的作用并降低其细胞毒性。
马嘉磊吕明明孙坚周小康廖建兴
关键词:细胞凋亡
三种骨替代材料修复犬下颌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自固化磷酸钙活性人工骨(CPC/rhBMP-2)、自固化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PerioGlas)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比较三种材料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3只beagle犬,每侧下颌各拔除第三、四前磨牙及第一磨牙,3个月后,制备种植窝,然后在每侧下颌骨分别植入2枚纯钛骨融合式螺旋状种植体(直径3.3 mm,长度10 mm),同时在每个种植体冠部制成宽1~1.25 mm,深5 mm的环沟型骨缺损。采用自身对照,每只犬下颌的4枚种植体周的骨缺损作不同处理,随机分组结果如下:A组空置,B组植入PerioGlas,C组植入CPC,D组植入CPC/rhBMP-2。术后3个月取样本,制成带种植体的超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骨结合百分率测定和计算机组织图像分析。结果:B、C、D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均有新骨形成,植骨区骨-种植体结合率D组(49.48%)最高,C组(46.16%)次之,B组(42.71%)再次,A组(33.68%)最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固化磷酸钙活性人工骨、自固化磷酸钙、倍骼生这3种材料均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骨再生。组织学结果显示自固化磷酸钙活性人工骨的新骨形成及成熟度,材料降解均优于其余3组。
刘永静廖建兴刘昌胜黄河清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生物活性玻璃牙种植体骨缺损
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龈乳头的处理及美学效果被引量:3
2008年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成熟发展,种植体义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取得理想的稳定的临床效果。然而,随着患者对术后美观方面要求的提高,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美学处理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其中位于美学区域的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软组织的美学处理尤为重要。本文就种植体周软组织的特点及一些相应的美学处理方法作一综述。
雷珺廖建兴
关键词:口腔种植上颌前牙区美学效果龈乳头
粘结固位型种植体上部结构中舌接剂排溢孔作用的探讨
2008年
目的通过对粘结固位型种植体上部结构的舌接剂排溢孔的研究,达到降低粘结后形成的咬合增高。方法制作一个单侧下颌后牙部分缺失的树脂模型,三个种植体被植入并制作三单位的上部结构,分别使用Freegenol temporary pack和Hy-Bond temporary cement soft两种粘结剂,在有或无舌接剂排溢孔的情况下测量粘结后所形成的咬合增高。另外,制作一个单侧下颌第二前磨牙缺失的树脂模型,种植体被植入并制作相应的上部结构,分别使用上述两种粘结剂,通过万能拉力试验机,在有无舌接剂排溢孔的情况下测量热循环前后上部结构的固位强度。结果形成舌接剂排溢孔可显著的降低粘结后所形成的咬合增高。不同直径的舌接剂排溢孔之间的影响并无明显的差别。热循环前后,有舌接剂排溢孔的上部结构的固位强度都明显高于无舌接剂排溢孔的固位强度,热循环后的固位强度经热循环前有明显的降低,舌接剂排溢孔的直径大小对固位强度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增加"舌接剂排溢孔",可以有效的降低粘结固位型种植体上部结构在粘结后所形成的咬合增高,并且可以增强其固位强度。
陈建荣廖建兴潘可风
关键词:种植体热循环
GLUT1基因有效siRNA序列的筛选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设计合成干扰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基因表达的不同小型干扰RNA(siRNA),筛选出能高效抑制GLUT1基因表达的siRNA。方法:根据人GLUT1 mRNA的序列,设计合成4对不同的针对GLUT1的siRNA,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转染293T细胞制作病毒,将4对siRNA转染人舌鳞癌细胞Cal-27,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GLUT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GLUT1蛋白表达;18F-FDG检测GLUT1基因干扰后对Cal-27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影响。结果:设计合成的4对siRNA中有2对可有效抑制GLUT1的基因表达以及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结论:成功设计合成了针对GLUT1基因的siRNA,并从中筛选出能特异且高效阻断GLUT1表达的siRNA,为进一步应用RNA干扰技术进行GLUT1基因沉默,从而进行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王耀东李生娇廖建兴
关键词:RNA干扰SIRNA基因治疗
经三维CT定位的周围支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定位下经周围支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分别在三维CT重建及非重建条件下.经三叉神经周围支及半月节行射频热凝治疗,统计分析其术后即刻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术后即刻疗效比较,重建引导组有效率93.75%,非重建引导组有效率92.5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1~4.5年的随访,重建引导组总复发率31.25%,非重建引导组复发率47.50%,重建引导组复发率显著低于非重建引导组(P<0.05):涉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射频治疗22例.复发3例。结论:三维CT重建定位指导下,经三叉神经周围支行射频温控热凝术操作方便、安全、适应证广,止痛效果确切,远期疗效优于直接穿刺射频。
常红琴廖建兴侯光宇冯殿恩
关键词:射频温控热凝术三维CT三叉神经痛眶下孔颏孔
口腔用胶原蛋白基质用于后牙区位点保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究骨替代材料促进后牙区拔牙位点保存的效果,为临床后牙区位点保存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岁龄健康雌性Beagle犬3只,全麻下拔除下颌双侧第2、3、4前磨牙及第1磨牙,共24个拔牙位点。随机分为3组:G1组不做处理;G2组放置口腔用胶原蛋白基质;G3组放置Bio-Oss骨粉,每组各包含8个不同的拔牙位点。所有犬拔牙3个月后同期处死取下颌骨制备标本,行Micro-CT扫描、硬组织切片、VG染色后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Micro-CT分析结果显示G2组和G3组中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均高于G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组骨小梁数目(Tb.N)高于G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骨小梁间隙(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2和G3组中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G染色结果显示G2组和G3组中骨胶原纤维较G1组致密。结论:口腔用胶原蛋白基质可尝试作为位点保存的骨替代材料使用。
金福荣王伟伟廖建兴
关键词:位点保存拔牙骨替代材料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及其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探讨MRI在诊断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临床证实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MRI表现。包括咬肌间隙感染1例,翼下颌间隙感染1例,颞下间隙感染3例,舌下间隙感染1例,颊间隙感染1例,下颌下间隙感染1例,多间隙感染5例。并分析临床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典型病例在应用MRI后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设计。结果:蜂窝织炎在T1WI(T1 weighted imanging)呈等、低信号,T2WI(T2 weighted imanging)呈高信号;脓肿在T2WI上呈显著高信号,在增强T1WI上呈边界强化表现。MRI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软组织的肿胀,脂肪间隙的移位、缩减甚至消失。MRI能够正确指导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复杂病例的诊断及治疗。结论:MRI可以清楚地显示口腔颌面部间隙的蜂窝织炎和脓肿,通过MRI可以了解病变发展的动态、程度和病变范围,从而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实施正确的治疗。
杨春丽廖建兴余强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脓肿
案例驱动,多线结合,综合评价——口腔颌面外科学卓越课程建设经验分享被引量:5
2013年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中较为重要的课程,以往以单纯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生素质的要求。作者初步总结了该教学团队在口腔颌面外科学卓越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几点经验,以案例式教学法为切入点,采用多线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力求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张雪明王佐林廖建兴康非吾侯光宇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教学改革口腔颌面外科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