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宏冰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城市成批伤员救护模式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成批伤员救护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了解某医院对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造成的成批伤员收治的救护模式,了解成批伤员救护方案、救护资源配置及救护人员对救护过程的评价。[结果]采用"护士首诊负责、急诊科室诊治、病房收治分流"的救护模式使40例伤员得到了及时的分流及诊治,整体救护效果满意。[结论]护士首诊负责、急诊科室诊治、病房收治分流的救护模式使伤员快速分流、得到及时诊治,但仍需对救护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医院救护城市成批伤员的能力。
- 张宝胜桂莉崔宏冰席淑华
- 关键词:成批伤员
- 关键接触点服务标准在规范护理服务流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关键接触点服务标准(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在规范护理服务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以往护理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取服务流程中的关键接触点,制定并应用关键接触点服务标准指导临床工作。结果应用关键接触点服务标准规范护理服务流程以来,出院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护理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结论关键接触点服务标准的应用能规范护士的服务行为,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发展,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卢根娣李蕊崔宏冰席淑华
- 城市成批伤员院内应急救护模式的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城市成批伤员的救护模式,以提高医院有序、高效、安全救护城市成批伤员的能力。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运用"护士首诊负责、急诊科室诊治、病房收治分流"的救护模式实施某次地铁追尾事故的救护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40名伤员均得到了及时的分流及诊治,整体救护效果较为满意,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城市成批伤救护中采用"护士首诊负责、急诊科室诊治、病房收治分流"的救护模式能使伤员快速分流、及时得到诊断及收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需对救护方案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医院对成批伤员救护的能力。
- 张宝胜桂莉崔宏冰席淑华
-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成批伤员
- 急诊拥挤现象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急诊拥挤现象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急诊拥挤"或"Emergency crowding"为主题词,检索1990年1月~2012年1月9个数据库中急诊拥挤现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结果:关于急诊拥挤现象影响因素的文献共计3286篇,有效统计17篇;研究主要集中在患者类型、处置过程;研究方法以调查研究的文章为主。结论:对急诊拥挤现象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但实验性、描述性、质性等研究方法的应用上还存在不足,研究内容较局限,护理文献的质量仍有待提高。
- 崔宏冰姬悠然席淑华张宝胜桂莉
- 关键词:影响因素文献计量学
- 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患者流量和拥挤程度的调查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通过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患者流量和拥挤程度的变化规律,分析急诊科拥挤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3月1-31日急诊各科工作日报统计数据,观察患者流量24h变化节律,并与医护人员主观拥挤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急诊科工作日24h患者流量高峰在18:00-22:00,低谷在2:00-6:00,周末患者流量高峰则在8:00-12:00;护士主观拥挤度评分的变化规律与24h患者流量变化规律相似。急诊科就诊流量前五位的科室是内科、骨科、外科、神经科及脑外科,占急诊总人次的79.9%。结论不同时间段的急诊资源需求不同,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班次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 崔宏冰姬悠然张宝胜桂莉席淑华
- 关键词:急诊拥挤
- 急诊拥挤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2年
- 近年来,对城市医院尤其是综合性医院急诊服务的需求量一直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急诊科治疗区域患者的流量过多,如超出其处理能力,即急诊需求超过急诊资源,就可能导致急诊拥挤(emergencydepartment crowding)现象频繁发生。这一问题已逐渐受各个国家的关注,同时成为我国急诊医疗面临的挑战[1-2]。
- 崔宏冰席淑华桂莉张宝胜陈瑶
- 急诊拥挤测评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 目的:
以入口-通过-出口(input-throughout-output)为概念模型,通过规范的国际通用翻译修订方法,将美国国家急诊拥挤评分表引进我国,并对工具指标内容进行界定修订,形成修订版国家急诊拥挤评分工具...
- 崔宏冰
- 关键词:测评工具干预措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