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斌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山东省西部夏季冰雹云宏微观结构的数值模拟
- 本文通过实况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2002年7月18日和2005年7月12日山东省西部出现的两次冰雹云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动力机制和云物理结构开展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山东省西部夏季典型冰雹云的概念模型。
...
- 宋斌
- 关键词:冰雹云雷达回波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冬季蒙古反气旋和伊朗反气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2017年
- 根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客观判定和追踪方法,研究了1948~2013年欧亚地区冬季温带反气旋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的活动特征。结果发现,反气旋的高频分布区也是反气旋气候变化最大的区域,其中蒙古高原和伊朗高原的反气旋最活跃。反气旋的频数和强度既有长期趋势也有年代际变化。蒙古高原和伊朗高原的反气旋频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反气旋频数具有2~6年和16~30年周期,且具有变频特征。EOF分解发现蒙古高原和伊朗高原的反气旋频数分布均在较高纬度和较低纬度地区呈现显著相反的偶子极态分布形式。蒙古高原的反气旋强度的变化基本可以体现欧亚大陆反气旋强度的变化。反气旋分布和强度的年代际变化可以用对流层低层经向温度梯度表示的斜压锋的位置和强度的年代际变化来解释,但斜压锋对欧亚反气旋的影响具有区域性。蒙古高原的反气旋在1960~1975年50°N以北较多,1990~2005年50°N以南较多的偶极子态变化与80°~120°E区域的斜压锋纬度位置自55°N南移到45°N有密切关系,30°~80°E区域的斜压锋纬度位置变化不能单独解释伊朗高原反气旋偶极子态年代际变化。自21世纪00年代中期斜压锋偏强对反气旋强度偏强有重要影响。
- 智协飞田笑朱丹宋斌侯美夷
- 关键词:反气旋频数年代际变化
- 北太平洋冬季年代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更深了解北太平洋年代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湍流热通量和SST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当热通量和SSTA正相关时,代表海洋影响大气,而当二者相关系数为负时,表示大气强迫海洋。将整个北太平洋SSTA求平均和把北太平洋分成3个区域求SSTA平均,分别对热通量和SST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冬季年代际尺度上的海气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海洋强迫大气,而在日本附近海域以及北太平洋中东部,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最明显,因此这两个区域是北太平洋冬季年代际尺度上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
- 宋斌智协飞潘梦婷侯美夷
- 关键词: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PDO
- 北太平洋湍流热通量资料的重建及在海气关系中的应用
- 在海气相互作用中,湍流热通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反映了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热量和水汽的交换。然而,由于缺乏湍流热通量长期观测资料,北太平洋年代际尺度的海气关系的研究面临很大困难。本文根据国际综合海洋大气数据集-国际海洋...
- 宋斌
- 关键词:北太平洋湍流热通量海气关系
- 山东省一次冰雹云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5
- 2008年
-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三维对流云模式,对发生在山东省的一次强降雹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雷达观测资料进行了检验。分析了风暴各发展阶段的流场结构和回波结构特征及微观物理量的分布及其演变。结果表明:雹胚源区出现在主上升气流前侧上升气流向辐散下沉气流的转向处,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最大上升速度上方;冰晶碰并过冷水形成霰和冰雹,冰雹粒子在气流循环处生长。研究结果对实际防雹业务有一定参考意义。
- 宋斌李泽椿刘奇俊毕宝贵
- 关键词:冰雹云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