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冬岩

作品数:20 被引量:172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子宫
  • 7篇子宫内膜
  • 7篇内膜
  • 7篇宫内
  • 7篇宫内膜
  • 4篇异常子宫
  • 4篇异常子宫出血
  • 4篇术后
  • 4篇去除术
  • 4篇子宫出血
  • 4篇子宫内膜去除...
  • 4篇阻抗
  • 4篇出血
  • 3篇阻抗控制
  • 3篇细胞
  • 3篇卵巢
  • 3篇卵巢癌
  • 3篇宫颈
  • 3篇宫腔
  • 2篇上皮

机构

  • 20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长江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0篇孙冬岩
  • 15篇王燕
  • 12篇郎雁
  • 8篇段洁
  • 7篇刘玉兰
  • 6篇邢琦
  • 5篇董虹
  • 5篇邹倩
  • 4篇董毅
  • 4篇熊俊
  • 3篇余炜昶
  • 3篇冯同富
  • 3篇方琳
  • 3篇姚冬梅
  • 2篇阳艳
  • 1篇吴绪峰
  • 1篇张水娟
  • 1篇廉红梅
  • 1篇金晶
  • 1篇黄燕明

传媒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妇儿健康导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奥舒组织切除系统治疗宫内良性占位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美奥舒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美奥舒治疗的99例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子宫肌瘤生活质量评估量表(UFS-QOL)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表(SSS)及月经期症状评分表评估患者的月经及临床症状情况。结果:9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黏膜下肌瘤和内膜息肉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6±4.9)min和(2.6±1.5)min,平均出血量(15.35±5.8)ml。手术前SSS评分及月经期评分为(29.72±4.60)分和(10.17±2.67)分,术后3月评分分别为(14.99±3.40)分和(3.53±1.40)分,术后6月评分分别为(14.18±3.30)分和(3.15±1.60)分;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不规则阴道出血、痛经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贫血均得到纠正,患者满意率95.96%(95/99)。结论:美奥舒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微创、安全、有效。
孙冬岩王燕姚冬梅刘玉兰邢琦董毅冯同富
关键词: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
RNAi抑制ChK1基因表达对卵巢癌细胞放疗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Chk1基因对肿瘤细胞生长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构建Chk1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质粒转染人卵癌细胞A2780,同时以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组做为对照,运用RT...
孙冬岩王燕郎雁翁艳洁刘荣华
关键词:卵巢癌RNA干扰放疗敏感性
新辅助化疗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卵巢癌是目前早期诊断率低而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7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临床晚期,其中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又是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
孙冬岩吴绪峰
关键词:卵巢癌新辅助化疗
间苯三酚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妊娠中期(13~20周)C-反应蛋白(CRP)水平增高(>8mg/L)的200例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00例)连续给予间苯三酚并应用抗菌药物3d进行安胎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纯给予间苯三酚进行安胎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d后检测血中白细胞计数(WBC)及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和WBC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安胎成功者90例,对照组安胎成功者75例,两组安胎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期先兆流产安胎治疗中使用间苯三酚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短,继续妊娠率高,妊娠结局良好。
孙冬岩段洁廉红梅王燕郎雁
关键词:抗菌药物间苯三酚
一种妇产科电子手术钳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妇产科电子手术钳,包括中空手柄,所述中空手柄内固定有气管,所述气管顶端为喇叭开口状,所述气管内设置有支架盘,所述支架盘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中空手柄的末端设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
孙冬岩
文献传递
两种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比较阻抗控制系统与温控系统两种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共180例,90例接受阻抗控制系统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阻抗组),90例接受温控系统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温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3、6、12个月的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阻抗组的手术时间(1.31±0.15分钟)明显短于温控组(26.75±3.57分钟),阻抗组术后12个月闭经率(81.1%)明显高于温控组(5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宫腔深度、住院时间、术后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6、12个月的有效率及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阻抗控制系统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手术时间更短,闭经率更高,且手术时间选择不受经期影响,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方式。
刘玉兰王燕孙冬岩邢琦董毅余炜昶董虹郎雁
关键词:子宫内膜去除术温控系统异常子宫出血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在围绝经期功血中的应用
王燕余炜昶孙冬岩刘玉兰董虹舒茵黄燕明李红英冯同富邹倩张伶俐郑嵘
该课题“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在围绝经期功血中的应用”受2011-2012年度湖北省卫生厅青年人才项目(QJX2010-39)支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而非生殖器官及...
关键词:
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血
预防性HPV疫苗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2022年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在我国,每年约有140000新发宫颈癌病例,37000人死亡,给我国的医疗带来很大的负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目前HPV疫苗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HPV疫苗于2006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预防女性癌症。目前,预防性HPV疫苗有三种,在发达国家的应用证明可明显降低HPV感染率和宫颈病变率。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嗜组织性,在特定的黏膜中优先复制,但其损伤仅限于上皮,不能激发强烈的免疫反应。预防性HPV疫苗刺激人体产生中和抗体,防止HPV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开展宫颈癌、HPV和HPV疫苗的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预防性HPV疫苗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以提高人们对宫颈癌的认识和HPV疫苗的可接受性。
苗盼孙冬岩
关键词:预防疫苗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腹腔镜和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传统的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生活质量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段洁王燕郎雁金晶孙冬岩张水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生活质量
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五年随访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随访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评估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8年9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6例。患者均行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于术后3、6、12、24、36、48、60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有无腹痛、感染、出血;部分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术前患者宫腔深度为7~10 cm,平均(8.4±1.0)cm;手术时间为10~35 min,平均(18.1±6.3)min;热球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次数为2~5次,平均(2.9±0.9)次;术中出血量1~10 ml,平均(5.7±2.8)ml。96例患者均完成3、6、12个月随访,78例完成24个月随访,56例完成36个月随访,44例完成48个月随访,35例完成60个月随访。术后随访3、6、12、24、36、48、60个月的有效率及闭经率分别为:92.7%(89/96)和33.3%(32/96)、92.7%(89/96)和36.5%(35/96)、92.7%(89/96)和37.5%(36/96)、93.6%(73/78)和35.9%(28/78)、92.9%(52/56)和35.7%(20/56)、90.9%(40/44)和43.2%(19/44)、91.4%(32/35)和57.1%(20/35),治疗满意率为89.5%(86/96)。术后随访3、6、12、24、36、48、60个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05);术后随访3、6、12、24、36、48个月的闭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6,P〉0.05);术后60个月闭经率高于术后3、6、12、24、36个月(χ^2=6.07、4.50、4.04、8.28、11.37,P〈0.05),与术后48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0.05)。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子宫穿孔、破裂,无临近脏器膀胱、直肠等热损伤,术后无血尿、便血。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为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方法,且远期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冬岩王燕刘玉兰郎雁段洁邹倩邢琦余伟昶董虹方琳
关键词: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随访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