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安军

作品数:43 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种子
  • 13篇萌发
  • 12篇植物
  • 8篇休眠
  • 8篇种子萌发
  • 6篇生理休眠
  • 6篇种子休眠
  • 6篇顽拗性种子
  • 5篇层积
  • 5篇赤霉
  • 5篇赤霉素
  • 4篇棕榈
  • 3篇渗透胁迫
  • 3篇种质
  • 3篇贮藏
  • 3篇贮藏行为
  • 3篇脱水敏感性
  • 3篇脱水耐性
  • 3篇温度
  • 3篇胁迫

机构

  • 3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冈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重庆市风景园...

作者

  • 43篇唐安军
  • 9篇龙春林
  • 9篇罗安才
  • 7篇田美华
  • 6篇柳建平
  • 5篇赵正武
  • 4篇李朋
  • 4篇宋松泉
  • 4篇田美华
  • 4篇刀志灵
  • 3篇张有义
  • 2篇杨永清
  • 1篇罗吉凤
  • 1篇何海
  • 1篇冯泳
  • 1篇吴之坤
  • 1篇姚南
  • 1篇杜超
  • 1篇肖淑君
  • 1篇刘贝贝

传媒

  • 9篇种子
  • 5篇植物生理学报
  • 4篇云南植物研究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创新教育研究
  • 2篇广西植物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杂交水稻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植物杂志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植物学研究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珍稀优良花卉地涌金莲的繁殖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野生地涌金莲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种。本文综述了地涌金莲的繁殖与品种选育,为优良花卉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营养繁殖方面,地涌金莲适合分株繁殖,雨季进行分株繁殖十分容易,成活率100%;目前,正在构建高效新的技术体系以培育种苗,如组培快繁技术等;有性繁殖方面,发现地涌金莲是虫媒花植物,有多种昆虫为其有效传粉,胚珠呈倒生型,种子可以萌发。深入分析地涌金莲种子休眠机制和萌发模式,构建高效的育苗方法与技术体系,探索和构建长期有效保存试管苗的方法,有效地维持地涌金莲的遗传多样性,比较营养繁殖与有性繁殖在种群进化的作用等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田美华唐安军
关键词:营养繁殖种子休眠萌发地涌金莲
杂交中籼新组合冈优36被引量:2
2013年
冈优36是重庆师范大学用四川农业大学育成的不育系冈46A与自育恢复系科恢3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适应性和丰产性好,农艺性状优良。201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渝审稻2012008)。
赵正武唐安军罗安才柳建平张友义肖淑君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沿阶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通过比较分析沿阶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率、发芽势、平均萌发时间和萌发指数,发现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其中20/30℃的变温更有利于萌发。种子经不同浓度的GA3或CaC l2处理后,其发芽势和萌发指数均有较大的提高,以50 mg/L的GA3或1%CaC l2处理效果最好,但对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
田美华唐安军宋松泉
关键词:赤霉素萌发种子活力
非深度生理休眠的落地梅种子的萌发行为
2016年
休眠是许多植物种子的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状,但对许多观赏植物的种苗培育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查明落地梅种子的休眠原因及萌发行为,本研究以我国特有的观赏植物落地梅(Lysimachia paridiformis)的种子为材料,充分分析了低温层积和赤霉素溶液在休眠解除中的效果,比较了光照和黑暗下的种子萌发行为。结果表明:落地梅种子的休眠是非深度生理休眠,且是光中性。90d或120d的低温层积(4℃)能有效地打破休眠;在20℃/10℃且光照的条件下,其萌发率分别为77%和75%。此外,赤霉素(GA3)溶液能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0mg/L的GA3能将种子的萌发率从20%提高到71%。无论是在光照下,还是在黑暗中,非休眠的落地梅种子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萌发温度偏好,以20℃/10℃为最佳。
田美华张有义杨永清唐安军
低温保存技术在顽拗性种子种质保存中的利用被引量:11
2007年
由于顽拗性种子不耐脱水且对低温敏感,常规保存方法难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因此,(超)低温保存顽拗性种子种质是最理想的方法。顽拗性种子的低温保存,应用较多的是玻璃化法和两步法。诸多因素影响着低温保存的成败,如种子或胚的含水量水平、溶液低温保护剂效应、降温冰冻与解冻方式、水合过程以及后培养等,这些需深入探索与解决。除顽拗性种子脱水耐性和低温敏感性机理外,植物细胞的冻害和抗冻机理也亟需探明,以便找到最佳冷冻方法,制定长期保存种质基因的最佳方案。
唐安军龙春林
关键词:顽拗性种子玻璃化法两步法种子含水量
蒲葵种子的脱水耐性和贮藏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蒲葵种子自60~200 DAA(DAA表示花后天数),含水量和电导率逐渐降低,果实及种子千粒重、种子干重和生活力逐渐增大。130 DAA达到生理成熟,190 DAA完全成熟。60~190 DAA种子脱水耐性不断增强,190 DAA最大。蒲葵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0~35℃。含水量为20%和24%的种子分别在4℃和15℃下保存一段时间后,生活力逐渐降低,电导率却增加。
李朋唐安军柳建平张有义罗安才
关键词:蒲葵种子萌发脱水耐性种子贮藏
银杏‘渝成1号’扦插育苗
2025年
为了建立银杏‘渝成1号’硬枝扦插繁殖技术,本文研究了不同生根液和扦插基质对银杏‘渝成1号’扦插生根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6月份,以一年生枝条为插穗,用300 mg/L生根粉(ABT-1)配制的溶液处理插穗5 h后,插穗在营养土基质中的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成活率分别是85%、72%和72%,这3个指标均高于其余三类基质的同类指标。据此认为,1年生枝条 + 300 mg/L ABT+ 5 h + 营养土的组合处理适用于银杏‘渝成1号’扦插苗的繁殖。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hardwood branch cuttings of Ginkgo biloba ‘Chengyu No.1’,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utions and cutting substrates on rooting and seedling establishment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ttings from one-year-old branches were feasible after they were treated by 300 mg/L ABT-1 for 5 hours, and the callus formation rate, rooting rate, and survival rate of these cuttings in the substrate of nutrient soil were 85%, 72%, and 72%, respectively. These three indicator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hree types of cutting substrates. Thu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one-year-old cutting + 300 mg/L ABT-1 + 5 h + nutrient soil could be suitable for cutting propagation of G. biloba ‘Yucheng No.1’.
黎袁媛艾丽娇唐安军
关键词:银杏扦插
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快速成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快速成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将成熟的七叶一枝花种子清洗干净、并去除外种皮,置于浓度为1%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5分钟;S2、层积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种子置于20℃、黑暗条件下层积处理3...
唐安军田美华胡可
四川大头茶种子贮藏行为的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四川大头茶(Gordoniaacuminata)是中国西南地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之一,可用作行道树或园林景观植物。迄今尚未见有关四川大头茶种子贮藏生理的研究报道。为促进该植物种子的离体保存,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四川大头茶种子贮藏行为及其生态意义。通过测量得知,成熟的四川大头茶种子千粒重约18.3g,初始活力为94%;初始含水量为33.1%的种子在25、30℃和变温30/20qC(光周期为12h/d)的萌发率分别为91.7%、86.7%和90%。因此,四川大头茶种子是非休眠的。用硅胶脱水后,含水量≥10.3%的种子能较好地萌发(萌发率〉86%),但是,当含水量为8.1%时,种子萌发率降至53.3%。而且,在脱水过程中,超氧化岐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含水量10.3%时最强,进一步脱水,CAT活性显著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因种子失水而不断增加。此外,控制条件的贮藏试验表明,含水量≥10.3%的四川大头茶种子可以在O-10℃之间短期贮藏。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子是中间性的。在功能生态进化层面,产生中间性种子是四川大头茶繁殖生态的适应性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进化策略。
田美华唐安军
关键词:脱水敏感性贮藏行为四川大头茶
棕榈种子萌发特性及其贮藏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对3个不同种源地的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种子进行了不同时间的脱水处理和两种不同温度(4℃和-20℃)下贮藏(120d),对其萌发特性和贮藏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棕榈种子脱水耐性低和对低温较敏感,且含水量较低的种子也受低温伤害。经不同含水量与温度的组合试验后发现,已实验的棕榈种子极可能是一种中间性种子,且其特性受其自然生境的深刻作用,尤其是海拔高度的影响。
唐安军龙春林刀志灵宋松泉田美华
关键词:棕榈种子萌发特性贮藏行为脱水耐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