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清
  • 2篇蛋白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转录
  • 2篇疾病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功能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化学发光免...
  • 1篇电化学发光免...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凝血酶
  • 1篇血浆纤维

机构

  • 10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深圳市宝安人...

作者

  • 10篇唐娟
  • 3篇肖静
  • 3篇吴永国
  • 1篇刘文毅
  • 1篇王兆春
  • 1篇梁燕
  • 1篇蒋艺勤
  • 1篇杨晓玲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蛋氨酸γ-裂解酶法测定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方法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L-蛋氨酸γ-裂解酶法测定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范围等指标进行评价。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通过定量测定亚甲蓝在670nm处的吸光率来计算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通过精密度、回收试验、线性试验、干扰试验、参考范围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比等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2.5%、2.9%;日间CV分别为3.9%、4.5%,总CV分别为5.2%、5.6%;回收率分别为98.5%、92.7%;线性范围1.0-40.0μmol/L;本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Y=1.020 X-0.868,R2=0.966,t=2.01,P>0.05,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浓度的干扰物显示对结果无明显干扰;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男性(11.74±4.08)μmol/L,女性(8.96±3.11)μmol/L。结论:L-蛋氨酸γ-裂解酶测定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方法的建立成功,方法学评价效果良好。
肖静杨元好唐娟吴永国程明岗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L-蛋氨酸γ-裂解酶法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与L-蛋氨酸γ-裂解酶法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9月于本院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组和L-蛋氨酸γ-裂解酶法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变异系数、回收率及准确度。结果:两组不同浓度批内和日间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浓度回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蛋氨酸γ-裂解酶法组检测准确率为99.24%,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组的89.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中,两组检测稳定性无明显差异,相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而言,L-蛋氨酸γ-裂解酶法检测准确率较高。在临床检验中,可以根据检测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杨元好肖静蒋艺勤吴永国唐娟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型半胱氨酸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在孕前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19年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在孕前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中的作用。选取2018年1—6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进行孕前乙型肝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的6000例女性体检者,在征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下分别采用ECLIA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及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进行检测和比较。ECLIA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均略优于ELIS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前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中ECLIA取得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作为优选筛查手段加以推广使用。
唐娟梁燕佘秋民王兆春
关键词:乙型肝炎甲状腺功能电化学发光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一种L-蛋氨酸γ-裂解酶质粒的构建及高效表达
2012年
目的:拟通过构建人阴道毛滴虫的L-蛋氨酸γ-裂解酶质粒,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纯化表达产物,从而获得重组蛋氨酸裂解酶。方法:PCR法从人阴道毛滴虫的基因组中获得L-蛋氨酸γ-裂解酶获得L-蛋氨酸γ-裂解酶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GEX4T-2质粒,获得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中,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下,实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L-蛋氨酸γ-裂解酶。结果: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68000处出现高浓度的GST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大小相符;薄层扫描显示重组蛋白占总菌量的33.6%。结论:人阴道毛滴虫的L-蛋氨酸γ-裂解酶质粒构建成功,并成功地获得高效表达。
肖静杨元好吴永国唐娟
关键词:逆转录PCR基因克隆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人偏肺病毒快速诊断的方法建立与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人偏肺病毒(hMPV)快速诊断的方法建立与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纳入研究。分离获取hMPV阳性病毒株,检索Genbank数据库,检索hMPV株基因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通过靶向特定区域,对hMPV的N基因和L基因2个位点进行检测,并设计引物及荧光探针,使用病毒株和阴性对照品对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hMPV的方法进行性能评估。同时,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以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测方式诊断hMPV的效能。此外,分析hMPV感染患者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情况。结果:以RT-PCR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诊断hMPV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均P<0.05)。hMPV感染患者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发生率为26.83%,其中主要涵盖冠状病毒9.76%、呼吸道合胞病毒7.32%、流感病毒4.88%等。结论: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hMPV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有望成为替代传统PCR的有效检测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娟刘文毅刘霄
关键词:人偏肺病毒
糖化蛋白与血脂、血糖及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研究糖化蛋白与血脂、血糖及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12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合并微血管疾病分为微血管疾病组1620例以及无微血管疾病组1380例。分别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并对各项因素与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关系予以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微血管疾病组患者年龄、病程相比无微血管疾病组高(P<0.05)。微血管疾病组糖化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酸、肌酐以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相比无微血管疾病组高(P<0.05)。经logisi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酸、肌酐以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是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糖化蛋白与血脂、血糖及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从而有利于早期预测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发生,进一步为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作用。
唐娟杨晓玲聂石婵
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疾病血脂血糖肾功能
血清降钙素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早期诊断中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8月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区间,在该时间区间中从该院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在同一时间段内从该院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评价两组研究对象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早期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灵敏性和特异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诊断阳性病例数分别为7例、0例,观察组中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诊断阳性病例数分别为41例、21例,血清降钙素原阳性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灵敏度(82.00%)高于高敏C反应蛋白诊断(42.00%)(P<0.05),血清降钙素原阳性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特异度(84.00%)与高敏C反应蛋白诊断(100.00%)相比,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较高,早期诊断血清降钙素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利于及时获知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佘秋民陈嘉俊唐娟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Fg、PT、AT-Ⅲ及血清Cysc的临床检验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胱抑素C(Cysc)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进展性脑梗死32例,完全性脑梗死34例,就诊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5名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Fg、PT以及AT-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进行检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凝血指标及血清CysC水平,以及不同病情患者与对照组凝血指标及血清CysC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7 d、14 d及1个月后再进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检测,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Fg、Cys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T、AT-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Fg、CysC水平及PT与完全性脑梗死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性脑梗死组除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14 d、30 d后凝血功能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CysC在治疗后7 d、14 d及30 d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在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急性期完全性脑梗死进行Fg、PT以及AT-Ⅲ等凝血功能检查无临床意义。
赵冰文相儿唐娟
关键词:胱抑素C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血浆凝血酶
深圳松岗地区不同孕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分布特征
2022年
目的探讨深圳松岗地区不同孕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指标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深圳市松岗地区医院的50名孕早期(1~13周)女性作为孕早组,50名孕中期(14~27周)女性作为孕中组,50名孕晚期(28~40周)女性作为孕晚组,并选取同期30名非孕期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_(4))、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四碘甲腺原氨酸(T_(4))]水平。结果孕早组的FT_(3)水平高于对照组,孕中组、孕晚组FT_(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孕中组、孕晚组FT_(3)水平均低于孕早组,孕晚组FT_(3)水平低于孕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组、孕中组FT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孕中组、孕晚组FT_(4)水平均低于孕早组,孕晚组FT_(4)水平低于孕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与孕中期的T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孕晚期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孕晚组的TSH水平高于孕早期与孕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组、孕中期、孕晚组的T_(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孕晚组的T_(3)水平低于孕早组与孕中组(P<0.05)。孕早组、孕中期、孕晚组T_(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松岗地区孕早、中、晚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各指标会发生变化,FT_(3)水平孕早期上升,孕中期开始逐渐下降,FT_(4)水平孕中期起下降,孕期T_(3)、T_(4)水平升高,TSH水平孕早期起下降,孕中期回升,与女性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变化基本一致,可为初步建立松岗地区孕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区间提供参考依据。
李维军陈嘉俊唐娟
关键词: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
探讨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5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均行生化检验,对比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CHE、ALB、TP水平低于对照组,γ-GT、ALP、AST、ALT、DBL、TB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佘秋民陈嘉俊唐娟
关键词:肝硬化疾病生化检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