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莹莹
- 作品数:24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大肠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肠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直肠鳞状细胞癌病例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合原位杂交HPV16/18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肠鳞状细胞癌常见于40-50岁年龄组患者,男性略多,多见于乙状结肠和直肠,形态学表现为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表达鳞状细胞癌标记如p63,CK5/6;个别病例可见HPV16感染。结论:大肠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病变,临床表现与常见的腺癌相似,外科手术为最有效的治疗,预后较腺癌差;有时内窥镜镜下易与间质瘤误诊。
- 肖艳景张全武娄欣赵红梅和莹莹
- 关键词:大肠直肠乙状结肠鳞状细胞癌
- 宫颈上皮内瘤变p16、Rb、Ki-67及高危型HPV的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p16、Rb、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探讨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21例CIN病变上皮和36例正常上皮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16、Rb及Ki-67表达情况,其中47例CIN病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16、Ki-67在各级别CIN中均有较高表达(P<0.01),且CIN2和CIN3中的表达较CIN1高(P<0.05);同时二者阳性表达均见分层现象。Rb蛋白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从CIN1到CIN3逐渐下调(分别为54.2%、24.4%、21.9%),在对照组与各级别CIN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CIN2与CIN3之间无差别。CIN1、CIN2及CIN3患者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71.9%)、(85.3%)和(90.6%),随CIN级别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不同级别CIN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及p16、Ki-67及Rb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机制及病变进展相关,联合检测p16蛋白和Ki-67、Rb抗原表达可作为CIN分级诊断的辅助方法。
- 张全武肖艳景赵红梅娄欣和莹莹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RBHPV
- C-myc、hnRNPK在胃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C-myc、hnRNP K蛋白在胃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9例胃上皮内瘤变组织及32例浅表黏膜炎患者胃组织中C-myc与hnRNP K蛋白的表达。结果胃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hnRNP K阳性率分别为77.8%、76.2%,均高于对照组40.6%(P<0.05)。C-myc在胃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6%、4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myc、hnRNP K在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两者与胃上皮内瘤变的发生有关。
- 肖艳景张全武赵红梅娄欣和莹莹
- 关键词:C-MYC免疫组化
- 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道被引量:3
- 2015年
- 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的肿瘤性病变,我们查阅文献,中文文献1994年迄今仅见一例报道,英文文献报道21例。本文报道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
- 张全武和莹莹娄欣肖艳景薛金慧石岩白慧丽康华丽
- 关键词:乳腺肿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C-myc、hnRNP K在71例胃腺癌及39例胃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 2010年
- 目的 探讨C-myc、hnRNP K蛋白在胃癌及胃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71例胃癌组织、39例胃上皮内瘤变组织及71例对照胃组织中C-myc与hnRNP K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胃癌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hnRNP K阳性率分别为78.9%(56/71)、77.8%(14/18)、76.2%(16/21),均高于对照组47.9%(34/71)(P<0.05).C-myc在胃腺癌及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3%(40/71)、55.6%(10/18)、47.6%(10/21),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胃癌组,hnRNP K的表达与C-myc呈正相(r=0.241,P<0.01).结论 C-myc、hnRNP K在胃腺癌及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呈高表达,同时胃腺癌组,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hnRNP K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过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myc基因而产生的.
- 张全武肖艳景赵红梅娄欣和莹莹
- 关键词:HNRNP胃腺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上皮胃组织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nRNP K的表达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hnRNP K)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TCCB组织和21例慢性膀胱炎患者活检组织中hnRNP K的表达。结果 TCCB组织中hnRNP K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膀胱炎组织(P<0.05)。hnRNP K的表达与TCCB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TCCB组织中hnRNP K的表达增高与TC-CB的发生发展有关。
- 肖艳景娄欣赵红梅和莹莹
-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
- 一种病理组织石蜡包埋机
-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理组织包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病理组织石蜡包埋机,一种病理组织石蜡包埋机,包括包埋机,所述包埋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腔开设有空腔,该空腔位于包埋机石蜡出料口的正下方。该病理组织石蜡包埋...
- 和莹莹
- 文献传递
- 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结论 Rho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 娄欣张全武赵红梅肖艳景和莹莹
- 关键词:胃癌RHOC免疫组化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见于女性,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肿瘤呈囊实性,细胞形态一致,核分裂相罕见,瘤细胞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CD56(+)、CD10(+)、CK(-)、CgA(-)。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具有多种组织学结构、细胞形态及多向分化的免疫组化表型;该肿瘤发展缓慢,生存时间长,但少数可复发、转移,为低度恶性肿瘤。
- 娄欣张全武肖艳景赵红梅和莹莹
-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 病理科用标本转运装置
- 病理科用标本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箱,所述转运箱内部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恒温装置,现有技术中病理科的标本转运装置大多数带有恒温装置,但是转运装置在打开之后很容易对内部的温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标本的活性,本实用新型转运箱的内部...
- 和莹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