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荫祖
- 作品数:62 被引量:16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坚持历史辩证法 反对历史机械论——兼驳我国社会主义“超前论”和“失败论”
- 1991年
- 江泽民同志在建国40周年国庆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讲话充分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体现了历史决定论与非决定论有机统一的历史选择论,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有机统一。既反对了社会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又反对了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我国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客观基础和总方向。
- 周荫祖
- 关键词:历史辩证法历史决定论资产阶级自由化主体性人类社会
- 关于新时期道德建设若干关系的哲学思考
- 1996年
- 关于新时期道德建设若干关系的哲学思考周荫祖(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南京210001)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议》紧紧抓住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个根本,...
- 周荫祖
- 关键词: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集体主义经济人道德规范
- 我所理解的邓小平理论的体系及系统结构被引量:6
- 1995年
- 我所理解的邓小平理论的体系及系统结构周荫祖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曾就如何深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建特”理论)的学习问题时指出:“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联系实际,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党...
- 周荫祖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基石什么是社会主义
- 论江泽民的创新精神——江泽民文化精神研究之二被引量:4
- 2003年
- 创新精神是文化精神的生命力和本真基础 ,也是江泽民文化精神的活的灵魂。在创新根据上 ,江泽民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在创新理念上 ,突出地提到至尊的价值高度 ;在创新内容上 ,建构了多层次的创新体系 ;在创新方法上 ,阐发了创新思维方法论 ;在创新成果上 ,首次使“创新”
- 周荫祖
- 关键词:创新思维
- 解放思想与主体性要求
- 2008年
- 周荫祖
- 关键词:实事求是
- 新技术革命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
- 1987年
- 一场引人注目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这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和特征是:一、四组(微电子、宇航、海洋开发、遗传工程)新技术、新产业群的逢勃兴起。它不象以往那样的单项技术革命,而是以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全面的科技进步;二、传统产业与新产业的结构明显变化,即所谓“朝阳工业”
- 周荫祖
- 关键词:传统思维方式因果决定论因果性机械决定论
- 论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精神
- 2012年
- 综观党的90年历史,其主题和主线、本质和主流不仅是党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人民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历史。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正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深入研究并坚持、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党的创新精神,具有非凡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周荫祖
- 关键词:文化精神革命论科学发展论
- 论胡锦涛的文化精神
- 2010年
- 胡锦涛创造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他科学构建的当代先进文化核心理念、价值主导的精华的集中体现和最高反映,而其文化精神又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深邃的文化哲学底蕴,并成为其理论大厦的阿基米德支点。胡锦涛文化精神至少是由其理性精神、哲学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构成的辩证统一的有机系统。
- 周荫祖
- 关键词:文化精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自主创新
- 创新思维的光辉典范——破解“弗里德曼之谜”的重要里程碑
- 2001年
-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 ,是我国破解“弗里德曼之谜”的重要里程碑。关键在于它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措施 ,都有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至少包括 :一是课题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历史性难题。二是思路创新。突出了发展理念、素质理念和整体理念。三是结构创新。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 ,形成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四是制度创新。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五是技术进步主体创新。第一次提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主体在企业。六是机制创新。首次提出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队伍及其激励约束机制。七是政策创新。诸如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企业运行机制、融筹资途径。
- 周荫祖
- 关键词:创新思维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家队伍
- 论“一国两制”构想与当代哲学思维的关系
- <正> 一、“一国两制”形成的过程性历时性、过程性的观点实质即为发展的观点,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恩格斯高度赞扬过黑格尔“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列宁也指出:“辩证...
- 周荫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