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鼻咽
  • 6篇鼻咽癌
  • 4篇调强
  • 4篇放疗
  • 3篇复发
  • 2篇调强放疗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鼻咽癌
  • 2篇局部晚期
  • 2篇局部晚期鼻咽...
  • 2篇复发鼻咽癌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咽肿瘤
  • 1篇尼妥珠单抗
  • 1篇肿瘤
  • 1篇显像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周珺珺
  • 5篇胡超苏
  • 5篇应红梅
  • 4篇杜承润
  • 3篇黄爽
  • 3篇陈俊超
  • 3篇孔芳芳
  • 2篇王孝深
  • 2篇翟瑞萍
  • 1篇朱国培
  • 1篇沈春英
  • 1篇蒋津津
  • 1篇高云生
  • 1篇程竞仪
  • 1篇何霞云
  • 1篇孔琳
  • 1篇陈晓慧

传媒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应用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复发鼻咽癌诊治困难,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研究应用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复发性鼻咽癌,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临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将2006年6月—2010年9月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08例原放疗区域再次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按照AJCC/UICC2002版分期划分为Ⅰ~Ⅳ期的患者人数分别占31.5%、8.3%、32.4%、27.8%。中位复发间期为51个月(8~276个月)。所有患者接受了IMRT的照射,运用6MV光子照射7~9个野。不良反应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CTC 3.0评估标准(common toxicity criteria,version 3.0)进行评估。结果:至2012年9月,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及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9%、56%、52.9%及55.8%。随访期间死亡44例,19例死于鼻咽大出血,其余死亡原因为器官衰竭及肿瘤转移。有24例患者出现不同部位3~4级的不良反应。在预后分析中,年龄、T分期及总分期为总生存及无复发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其中T分期也是无进展生存及无转移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总分期对总生存预后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为复发性鼻咽癌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更好地增加局控并有效提高生存率,但高剂量的再次放疗易导致鼻咽黏膜坏死和大出血,多数患者因此突然死亡;且再次放疗后部分患者后遗症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年龄较小、T分期以及总分期较早是IMRT治疗的良好预后因素。
周珺珺应红梅胡超苏何霞云朱国培孔琳沈春英王孝深高云生
关键词:鼻咽癌复发调强放射治疗
鼻咽癌IMRT后局部与区域失败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IMRT后局部与区域失败的剂量学模式,为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分析2007--2012年我院收治的364例初治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的局部与区域失败模式,失败模式定义为V95%(95%等剂量曲线包括的复发灶体积)≥95%定义为野内复发,20%≤V。〈95%为野边缘复发,V95%〈20%为野外复发。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3—84个月),3年LFFS、RFFS、DMFS、OS、PFS分别为94.1%、95.4%、86.5%、90.9%、78.7%。全组患者局部或区域复发共35例,其中81.1%复发灶属于野内复发,野边缘和野外复发各占8.1%和10.8%。结论野内复发为鼻咽癌IMRT后局部与区域失败的主要剂量学模式,提示可能与肿瘤细胞的放射抗拒相关。
孔芳芳应红梅黄爽杜承润周珺珺陈俊超陈晓慧孙力宁胡超苏
关键词:复发剂量学分析
鼻咽癌相关耐药蛋白临床意义分析及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耐药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目的:回顾性的检测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标本相关耐药蛋白的表达及初步探讨免疫组化结果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的在我院经...
周珺珺
关键词:复发鼻咽癌耐药蛋白
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目的 评价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9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期20例及Ⅳ期19例)均接受以铂类为主的诱导化疗及根治性调强放疗,原发灶...
翟瑞萍应红梅杜承润黄爽周珺珺孔芳芳陈俊超胡超苏
双时相^(99m)Tc-MIBI SPECT/CT显像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对含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价值被引量:11
2013年
背景与目的: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中,含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可能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如果能在化疗前预测鼻咽癌对含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将有助于更合理地为鼻咽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前期研究发现,99mTc-MIBI显像能够预测鼻咽癌对经典的顺铂联合5-氟脲嘧啶(5-FU)的化疗敏感性,但99mTc-MIBI显像对含多西他赛方案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双时相99mTc-MIBI SPECT/CT显像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对含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3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别于注射99mTc-MIBI后即刻和2 h后进行早期和晚期99mTc-MIBI SPECT/CT显像。所有患者行2个疗程TP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FU)新辅助化疗。分析99mTc-MIBI SPECT/CT显像中早期摄取率、晚期摄取率和清除率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关系。结果:根据磁共振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化疗高反应病灶的早期摄取率为2.67±0.83,而化疗低反应病灶的早期摄取率为1.69±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晚期摄取率分别为1.46±0.39和1.06±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清除率在化疗高反应病灶(44.9%±13.9%)和化疗低反应病灶(35.5%±30.5%)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ROC曲线分析,早期摄取率AUC=0.84,最佳诊断界点为1.97,其灵敏度为74.2%,特异度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5.8%,阴性预测值为46.7%,准确率为76.9%。结论:99mTc-MIBI SPECT/CT显像早期摄取率和晚期摄取率能够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对含多西他赛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
杜承润应红梅程竞仪周珺珺蒋津津王孝深胡超苏
关键词:鼻咽癌99MTC-MIBI新辅助化疗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短期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索在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及联合化疗后短期内甲状腺功能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剂量相关性,为放疗中保护腺体及监测内分泌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入组了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鼻咽癌患者.收集各项临床资...
翟瑞萍应红梅杜承润周珺珺黄爽孔芳芳陈俊超胡超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