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海波

周海波

作品数:13 被引量:308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集群
  • 3篇交通基础设施
  • 3篇产城融合
  • 3篇产业集群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生产率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劳动力
  • 2篇环保
  • 2篇环保产业
  • 2篇环保产业园
  • 1篇调查数据
  • 1篇新兴产业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要素资源
  • 1篇园区
  • 1篇运输设备
  • 1篇战略性
  • 1篇战略性新兴产...
  • 1篇知识演化

机构

  • 1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3篇周海波
  • 10篇胡汉辉
  • 6篇谢呈阳
  • 1篇王贤梅

传媒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软科学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识演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模式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首先界定了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的两种模式——STI模式与DUI模式,并对两种模式下创新绩效的差别进行了探讨。然后,基于小世界网络理论,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的数理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产业集群创新升级过程,研究了不同升级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国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的最优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周海波胡汉辉
关键词:产业集群知识演化小世界网络仿真
“园区升级”中区域创新集群的体系重构及创新效率评价:基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园区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并解读了"区域创新集群"概念,将其创新体系分为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和社会创新3个层次。其中,企业创新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创新;产业创新的本质是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而社会创新则是融合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和创新设施的宏观生活方式,在这种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集群创新效率得以最大化。协同和共享是区域创新集群的重要特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群因其高创新效率而具有应对外界冲击的自我修复性。论证了区域创新集群的可复制性,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实践,对区域创新集群的体系重构和推广提出了启发性建议。
谢呈阳周海波胡汉辉
关键词:创新效率评价案例分析
产城融合视角下服务业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以盐城环保产业园为例
四化同步是新一届政府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产城融合是这一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产城融合的根本要求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促进,实现竞争力的共同提升,而产业集群正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纵观目前我国各地的产业...
周海波
关键词:产城融合产业集群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效率差异——基于时间、空间及所有制形式的动态异质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借助Malmquist-DEA模型,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5~2013年期间运行数据从时间动态维度、空间区域维度以及所有制形式维度进行效率差异测算,最后提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善是未来产业的主要提升之路。
王贤梅胡汉辉周海波
关键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陷阱:表现、成因及预防被引量:4
2014年
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对发达国家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路径。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部署下,各地掀起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但在内外因的作用下,一些地区却可能陷入发展陷阱之中。探究当下我国应如何避免陷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陷阱,梳理国内外对于新兴产业发展陷阱的已有研究,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陷阱的表现形式,然后探析陷阱的可能成因,最后对我国科学合理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建议:我国需要立足现实,保持冷静,通过自主创新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胡汉辉周海波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城融合视角下服务业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以盐城环保产业园为例
四化同步是新一届政府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产城融合是这一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产城融合的根本要求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促进,实现竞争力的共同提升,而产业集群正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纵观目前我国各地的产业...
周海波
关键词:产城融合产业集群
文献传递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被引量:131
2016年
"产城融合"对中国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遵循"理论-模型-实证"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人本导向"下"产城融合"的含义、机理与作用路径,认为"产城融合"应该是"产"、"人"、"城"三者的融合,而"产"、"城"的协同互促是以"人"为连接点,通过产品及要素市场的价格调节和因果循环机制实现的。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大多数城镇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和工业发展缺乏城市功能配套的问题,这不利于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动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因此,需控制城镇空间的盲目扩张,围绕"人"的需求,重视服务业匹配,有条件的地区甚至可以适度超前推进以服务业为载体的城市功能建设。
谢呈阳胡汉辉周海波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服务业
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与效率分析
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时代大背景下,推动增长、增加就业、调整结构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中国经济正经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持久深入的增长放缓,处于阶段转换的新常态之中。改革...
周海波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集聚
文献传递
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与地区收入——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地区收入影响的空间溢出模型,利用中国29个省市区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产业布局在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地区人均收入的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的区内与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地区人均收入的影响,发现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都有利于促进产业在当地的集聚,进而对地区人均收入产生正向效应,但是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而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会促进产业集聚,进而推动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但在中西部地区可能会导致产业转移,对人均收入的增长产生抑制效应,而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
周海波胡汉辉谢呈阳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
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被引量:65
2014年
在平衡地区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与要素资源迁移速度不匹配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造成了经济效率的损失。借鉴要素资源行业间错配的研究方法,本文引入空间维度,在将劳动力细分为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基础上构建了存在要素价格扭曲的N行业M地区生产模型,以江苏为案例,采用1500家企业调研的一手数据,测算了目前作为产业转移主体的传统产业中资金、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错配形态、程度和由此导致的产出缺口。测算结果描绘出要素资源空间错配的形态:经济先发地区供给不足,而后发地区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剩,这表明产业转移的速度滞后于要素迁移的速度,应当进一步推进产业由先发地区向后发地区的转入。测算结果还表明,高端人才错配对经济发展起到的影响超过资本及普通劳动力。根据分析,本文最后从调整产业和要素流向、创造先发地区产业转出"推力"及增强后发地区产业转入"拉力"角度提出提高经济效率的建议。经测算,纠正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将提升不同传统产业10%至41%的产出。
谢呈阳周海波胡汉辉
关键词:产业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