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浩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吊带
  • 1篇悬吊
  • 1篇悬吊带
  • 1篇治疗方法选择
  • 1篇区块
  • 1篇内固定
  • 1篇肩峰
  • 1篇肩骨折
  • 1篇肩胛
  • 1篇肩胛骨
  • 1篇跟骨
  • 1篇跟骨骨折
  • 1篇骨折内固定
  • 1篇浮肩
  • 1篇浮肩损伤

机构

  • 2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周浩
  • 2篇孙晓海
  • 2篇王敏
  • 1篇孙玉强

传媒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上肩部悬吊带复合体稳定性在浮肩损伤治疗方法选择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根据上肩部悬吊带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的稳定性来选择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34例FSI患者。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24-67)岁。根据SSSC的稳定性,结合肩胛颈骨折的Miller分型来选择具体手术治疗方案。分别采取了固定锁骨骨折、锁骨肩峰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固定肩胛颈骨折或二者同时固定的方式,并对8例患者利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喙锁韧带,13例患者直接缝合修复肩锁韧带及关节囊,3例合并肩峰骨折者行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12-72)个月,Herseovici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优21例(61.8%),良9例(26.5%),可3例(8.8%),差1例(2.9%)。肩关节主动外展或屈曲范围〉120°者24例,90°-120°者8例,〈90°者2例。术后遗留肩关节僵硬5例,肩关节疼痛6例。结论FSI患者SSSC组成部分的损伤及其稳定性的正确评估,对于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而FSI患者SSSC稳定性的重建与否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
王敏周浩孙玉强叶湛孙晓海
关键词:肩峰肩胛骨肩骨折
Zwipp分型与跟骨骨折区块化固定的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索根据Zwipp分型及Sanders分型对跟骨骨折块区块化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6~54岁,平均48.5岁。其中双侧骨折4例,共手术62足。合并跟骰关节骨折11例。SandersⅡ型17足,Ⅲ型38足,Ⅳ型7足。按Zwipp分型,4部分+1关节14足,4部分+2关节19足,5部分+2关节29足。均行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将跟骨骨折块分为5大区块,以外侧钢板为中心,每一区块保证至少2枚螺钉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22.1个月。术前Bhler’s角平均为-12.05°,Gissane’s角平均为93.12°。术后Bhler's角平均为29.35°,Gissane’s角平均为124.26°。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30例,良19例。AOFAS评分优31例,良14例。结论:结合Zwipp分型及Sanders分型,将跟骨骨折块区块化,从而指导螺钉的固定方式,手术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王敏周浩叶湛孙晓海
关键词:跟骨骨折区块骨折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