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梅
- 作品数:39 被引量:190H指数:8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Graves眼病对血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冲击治疗Graves眼病对血糖的影响,以了解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Graves眼病时是否需要进行血糖监测和相应的干预治疗。方法选择83例诊断明确的Graves眼病患者,给予甲强龙1.0g静脉滴注,共3天,冲击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饭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心电图(EKG)、血压,询问消化道症状。结果接受甲强龙冲击治疗的83例患者中76例无糖尿病史,冲击后有37%(28/76)患者血糖增加,第1天冲击治疗后FBG升高的幅度最大(43%),第2、3天升高幅度减少,PBG无明显变化;7例有糖尿病史者6例血糖于冲击后增加明显;大部分患者血糖增加都是一过性的,于冲击治疗1周后均回到基线水平;而心电图、血压、血钾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甲强龙冲击治疗Graves眼病对非糖尿病者(FBG<6.1mmol/L,PBG<7.8mmol/L)不必进行血糖监测,仅对合并糖尿病者要严密监测血糖,必要时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
- 殷松楼殷寒秋凌宏威周冬梅李伟
- 关键词:GRAVES眼病血糖
- 浅谈粗放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 2008年
- 笔者提出的粗放型教学是一种重视教学基本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强调老师在课堂上应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本色,使老师以一个轻松的姿态进行教学工作,实现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和谐统一,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周冬梅周伟曹靖
- 关键词:教师教学能力
- 散发性无痛性甲状腺炎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提高对散发性无痛性甲状腺炎(SPT)的认识,以防误诊。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SPT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毒症期临床表现与Graves病相似;6例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在正常范围,40例患者FT3和或FT4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所有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下降;红细胞沉降率平均(28±3.5)mm/1h;22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正常,24例TGAb和(或)TPOAb升高;41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正常,5例轻度升高;46例摄碘率均明显降低;15例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实质回声不均,多发片状低回声区,4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未提示血流增加。结论 SPT临床表现复杂,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加以判断,摄碘率及TRAb测定有助于SPT的诊断及鉴别。
- 李培培韩猛范静静周冬梅李伟
- 关键词:摄碘率TRAB
- 糖尿病足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脑钠肽、尿微量白蛋白关系的临床研究
-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在不同的控制状态下,脑钠肽(BNP)、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5月瑞金医院糖尿病足治疗中心的糖尿病足病患者60例(Wagner分级≥2级),以HBA...
- 周冬梅汤正义李伟周云飞
- 桃红四物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性细胞因子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本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服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每日1剂,煎汤400 m L,2次/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HRV时域指标、FBG、Hb Alc及炎性细胞因子脂联素、TNF-α及TGF-β1血清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RV时域各参数SDNN、SDANN、r MSSD及PNN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Hb Alc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BG、Hb Alc降低更加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明显升高,血清TNF-α以及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明显升高,血清TNF-α以及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其机制除了与血糖控制有关外,还可能与调节炎性细胞因子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有关。
- 于一江周冬梅陈丽娟殷学超周兴武李成柴海兰王文爱
-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糖尿病心率变异性炎性细胞因子
- 血糖波动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 目的 观察血糖波动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血糖控制标准及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NS组),其余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
- 周冬梅李伟
- 阿米替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阿米替林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的治疗效果。方法 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2)和对照组(n=52)。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更快,VA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米替林治疗PDPN效果更佳。
- 孙卓浩刘妍周冬梅李伟
- 关键词:阿米替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病理性疼痛
-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DM)大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发大鼠DM模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一般饲养,观察组用吡格列酮灌胃;8周后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和左心室心肌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与0周比较,两组8周时血糖、HbA1c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对照组血清和心肌MDA升高、血清SOD降低(P均<0.05),观察组血清MDA降低、SOD升高(P均<0.05),心肌MDA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8周时血清和心肌SOD升高(P<0.01)。结论 DM大鼠血清和心肌MDA升高,SOD下降;吡格列酮可降低其血清MDA,升高SOD,此作用不依赖其降血糖效应。
- 殷松楼周冬梅刘春梅李朝红殷寒秋
- 关键词:糖尿病吡格列酮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AGEs及脂质代谢指标的变化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晚期糖基化代谢终产物(AGEs)及脂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3例,按照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分为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非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分别为101例和10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AGEs及血清脂质代谢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6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以及神经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 DPN组患者AGEs、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NDPN组[(20.1±3.2)μg/L比(15.1±2.5)μg/L,(2.3±0.2)mmol/L比(1.6±0.8)mmol/L,(5.7±1.4)mmol/L比(3.4±1.5)mmol/L,(3.6±0.8)mmol/L比(2.2±0.7)mmol/L,(1.3±0.3)g/L比(0.6±0.2)g/L,(2.8±0.7)比(1.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PN组患者治疗后Hb 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治疗前[(7.3±1.2)%比(10.2±2.9)%,(6.9±1.9)mmol/L比(9.5±2.1)mmol/L,(8.4±1.7)mmol/L比(10.9±2.3)mmol/L],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7±4)m/s、(37±4)m/s]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2±5)m/s、(43±4)m/s]均高于治疗前[(42±3)m/s、(42±4)m/s;(46±5)m/s、(48±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GEs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相互作用导致糖尿病外周神经的进一步病变,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需待进一步研究。
- 孙卓浩庞德水周冬梅李伟
- 关键词:糖尿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脂质代谢紊乱周围神经病变
- 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护骨素水平与尿蛋白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肾病(T1DN)患者血清护骨素(OPG)水平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T1DM组)、尿蛋白组(T1DN组);40例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OPG含量。结果与NC组比较,T1DM组和T1DN组血清OPG增高(P<0.05);与T1DM组比较,T1DN组血清OPG增高(P<0.05)。血清OPG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UAER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是T1D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1DN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护骨素作为重要的血管条件因子,可能在T1DN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 应长江范静静周晓燕周冬梅凌宏威孙娟李伟
- 关键词:1型糖尿病血清护骨素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