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英
- 作品数:29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展的预测标志物及多因素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2024年
- 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iRBD)被认为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α-突触核蛋白病的前驱阶段。目前已有系列研究报道iRBD向神经退行性变发展的预测因子,本文从嗅觉色觉障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肌电活动以及磁共振成像、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等影像学标志物,结合α-突触核蛋白等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综述,全面总结目前iRBD神经退行性变的潜在标志物及多因素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iRBD神经退行性变及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 米鸿忻任佳封尹蔚芳周俊英
- 关键词:Α-突触核蛋白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日间嗜睡与清醒安静状态下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清醒安静状态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合并日间嗜睡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至4月在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OSAS患者410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每例都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自评Epworth嗜睡量表(ESS),并将OSAS患者分为日间过度嗜睡组(EDS)和非日间过度嗜睡组(No-EDS);比较两组之间的人群结构特点及其睡眠参数.结果 176例EDS(ESS评分:15±3)与234例No-EDS(ESS评分:6±3)纳入研究,与No-EDS相比较,EDS组具有较大的体质量指数(BMI)(28±4比26±4,P<0.001)、清醒安静状态下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93.4±4.3比95.5±1.9,P<0.001)、REM睡眠潜伏期缩短(99±65比125±80,P=0.011)、AHI明显增加(56±21比45±22,P=0.006);此外,两者间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减饱和指数和觉醒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DS组清醒状态下平均SaO2(93.4±4.3比95.7±1.9)和重度OSAS患者清醒安静状态下SaO2(92.8±4.4比94.9±1.9)明显低于No-EDS组(P<0.001).结论 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是重度OSAS患者合并嗜睡重要发生机制,纠正低氧血症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嗜睡症状的重要手段.结合测定清醒安静状态下SaO2以及ESS评分,可以初步筛查和预测患者病情程度.
- 钟泽其陶媛张宗平周俊英雷飞杜丽娜唐向东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EPWORTH嗜睡量表
- 缺血预处理及乐脉颗粒对增强局灶性脑缺血耐受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局灶性的脑缺血预处理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以及给予乐脉颗粒干预治疗后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1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和眼科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①预缺血组:二次线栓法建立脑缺血耐受模型,预缺血10min,3d后给予大脑中动脉完全阻塞2h,再灌注22h。②假手术组:未进行缺血预处理,而单纯暴露动脉处的解剖结构10min,余同预缺血组。③乐脉颗粒组:预缺血10min,给予乐脉颗粒(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香附,木香等组成)1.5g/(kg·d)灌胃,3d后给予大脑中动脉完全阻塞塞2h,再灌注22h。各组大鼠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4分,0分为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4分为不能自发行走);在再灌注22h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测定脑梗死体积;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比较各组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以评估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正常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体积:乐脉颗粒组明显小于假手术组与预缺血组[(96.84±4.99),(147.62±4.70),(114.33±7.81)mm3,P<0.01]。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乐脉颗粒组显著低于预缺血组(2.06±0.08,2.18±0.22,P<0.01),两组均低于假手术组(3.18±0.16,P<0.01)。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的IA值:预缺血组与乐脉颗粒组均高于假手术组(6610.83±741.43,11937.70±868.34,3500.53±143.34,P<0.05,0.01),但乐脉颗粒组增高更为明显。④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的IA值:乐脉颗粒组高于预缺血组和假手术组(9773.58±614.77,5459.82±605.14,2666.12±359.72,P<0.01);预缺血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①局灶性缺血预处理10min能够对3d后的SD大鼠脑再梗死提供脑保护,诱导缺血耐受的形成。②局灶性缺血预处理能够诱导缺血耐受的产生,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促进�
- 刘小利周俊英商慧芳罗祖明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几发作间期的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研究
- 目的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部分性癫痫综合征.本文旨在观察BECTS患儿发作间期全夜自然睡眠结构特点,探讨用药情况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探寻睡眠与癫痫的相互关系.方法 研究纳入21名BE...
- 王婷婷周俊英雷飞唐向东周东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睡眠的影响
-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和客观睡眠结构的影响以及LEV疗效与睡眠结构改变的相关性
- 周俊英唐向东周东
- 文献传递
- 心肺耦合分析技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心肺耦合分析技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5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并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的睡眠障碍患者44例。所有受试者同时进行PSG和心肺耦合监测。对心肺耦合与PSG睡眠参数进行比较,并分析心肺耦合呼吸紊乱指数(RDI)与PSG各参数的相关性。以PSG为金标准,计算心肺耦合分析技术对OS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44例患者中男37例,女7例,年龄(46.3±12.5)岁,体质指数(25.6±3.7)kg/m2;其中诊断为OSA者33例。心肺耦合分析的RDI与PSG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耦合分析的RDI、低频耦合与AHI均呈正相关(r=0.849、0.850,均P〈0.001);高频耦合与AHI呈负相关(r=-0.767,P〈0.001)。当AHI分别35、10、15、20、30次/h时,心肺耦合诊断敏感度分别为0.82、0.93、0.96、0.96、0.77,特异度分别为0.50、0.75、0.72、0.80、0.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85、0.87、0.83、0.85、0.8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55、0.86、0.93、0.94、0.7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892、0.915、0.942、0.921。心肺耦合分析的RDI≥20.4次/h时,OSA可能性增加,其敏感度为0.79,特异度为0.91。结论心肺耦合与PSG诊断OS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谢敏雷飞郭丹马彦唐向东周俊英
-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呼吸紊乱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 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自然病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青年不同严重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自然病程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以打鼾为主诉进行2次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的52例中青年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第1次监测(2009年9月至2017年9月)时的PSG结果及临床资料作为基线,随访时(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第2次PSG,患者随访期间未接受任何治疗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基线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度组、重度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和随访时一般临床资料和PSG参数,运用一般线性相关分析OSAHS严重程度[AHI、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最低SpO2]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52例,其中轻中度组28例,基线年龄(39.7±10.2)岁;重度组24例,基线年龄(41.0±7.1)岁.与基线相比,随访时OSAHS患者AHI显著增加[(45.0±25.3)比(33.6±27.3)次/h,P<0.001],但以轻中度组AHI增加明显[(32.1±22.2)比(13.6±8.7)次/h,P<0.05],重度组AHI变化不显著[(60.7±19.5)比(58.0±21.5)次/h,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轻中度组AHI改变量与年龄改变量呈正相关(r=0.531,P=0.004).结论在中青年OSAHS患者中,轻中度患者的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而重度患者无此明显改变.
- 张艳艳任蓉李桃美谭璐张烨周俊英雷飞杨玲慧唐向东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多导睡眠描记术
- 癫痫患者心境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周俊英罗祖明
- 关键词:抗抑郁治疗癫痫患者心境障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神经科疾病神经影象学
-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的临床和多导睡眠图特征
- 周俊英雷飞杨劲唐向东
-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儿发作间期的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研究
- 目的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部分性癫痫综合征.本文旨在观察BECTS患儿发作间期全夜自然睡眠结构特点,探讨用药情况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探寻睡眠与癫痫的相互关系.方法 研究纳入21名BE...
- 王婷婷周俊英雷飞唐向东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