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天航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定位装置
  • 3篇应变片
  • 3篇无砟轨道
  • 3篇路基
  • 3篇轮轨
  • 3篇轮轨力
  • 3篇镜像
  • 3篇镜像对称
  • 3篇CRTS
  • 2篇动力特性
  • 2篇液压
  • 2篇液压马达
  • 2篇油路
  • 2篇油压
  • 2篇散热
  • 2篇散热问题
  • 2篇外置
  • 2篇力特性
  • 2篇精准
  • 2篇减震

机构

  • 8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8篇吕天航
  • 3篇赵春发
  • 3篇翟婉明
  • 3篇王开云
  • 3篇蔡成标
  • 3篇高建敏
  • 2篇孟祥玲
  • 2篇刘雪强
  • 2篇宋小林

传媒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板边离缝对CRTS Ⅲ型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研究板边离缝对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CRTSⅢ型板式轨道-路基全尺寸试验模型开展了落轴试验,实测了轨道板与自密实充填层一侧界面处离缝的几何分布,并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板边离缝对轨道和路基结构冲击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相应的试验结果对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板和自密实层界面处单侧离缝的平均宽度和平均高度分别为28.18 cm和2.15 mm;板边离缝宽度对基础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要大于离缝高度;在0~800 mm的范围内,随着离缝宽度的增加,轨道和路基位移以及钢轨加速度、轨道板加速度和基床底层加速度都持续增加,其中轨道板的位移和加速度的增幅均为最大,分别为56.8%和143.3%,充填层、支承层和基床表层的垂向加速度随离缝宽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离缝尖端扩展至钢轨正下方附近时达到最大值;在0~3 mm的范围内,轨道和路基垂向位移与加速度均随离缝高度的增大而略微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8%和12%;越靠近离缝界面层面,离缝高度对其冲击动力特性的影响也越显著.
宋小林吕天航裴承杰
关键词:无砟轨道路基动力特性
一种具有外置油路的油压减震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外置油路的油压减震装置,由油缸、活塞和辅助油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油缸的端头并联设置外部油路,外部油路具有一液压马达7,液压马达的一端通过一对并联倒置的单向阀1和2与油缸的下端头油路连通;液压马达的另...
孟祥玲吕天航刘雪强
文献传递
CRTSⅢ型无砟轨道基础结构冲击试验与数值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系统实尺模型开展落轴冲击试验,同时运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轨道-路基落轴冲击动力有限元模拟分析,在试验结果和数值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落轴荷载作用下轨道和路基结构动应力分布规律,比较落轴高度和加载位置对动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果和数值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可以相互验证,互为补充。轨道结构各层动应力均在钢轨正下方达到最大值,动应力幅值沿线路横向分布总体上呈驼峰形分布;沿线路纵向大致呈正态分布,自密实层应力幅值在板端附近有明显地回弹。路基动应力幅值底座板宽度范围内,沿横向分布比较均匀,在底座板宽度范围外快速衰减;沿线路纵向大体上呈正态分布;路基动应力幅值沿深度的衰减速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基床内衰减较快,基本呈线性或者分段线性衰减,在路基本体内衰减非常缓慢。轨道和路基动应力幅值总体上随落轴高度增加而线性增加,但沿线路纵横向分布规律不变。相对于板中加载,板端加载时轨道和路基各层面动应力幅值均有所增大,越靠近加载点增幅越明显,但是2种加载条件下轨道和路基结构应力幅值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裴承杰宋小林吕天航
关键词:无砟轨道路基动应力
一种具有外置油路的油压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外置油路的油压减震装置,由油缸、活塞和辅助油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油缸的端头并联设置外部油路,外部油路具有一液压马达7,液压马达的一端通过一对并联倒置的单向阀1和2与油缸的下端头油路连通;液压马达...
孟祥玲吕天航刘雪强
文献传递
轮轨力应变片快速精准定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轨力应变片快速精准定位装置,用于在轮轨研究实验中在轮轨上准确确定应变片的设置位置。定位装置由镜像对称的两块标定板,即左标定板10和右标定板20构成,标定板具有与被实验轮轨的轨腰及轨底相一致的外形结构,标...
宋小林翟婉明吕天航蔡成标王开云赵春发高建敏裴承杰
板边离缝对CRTS Ⅲ型轨道-路基系统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16年年底,运营总里程将超过2.36万公里,超过国外所有高速铁路总里程。如何保证如此大规模高速铁路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营是我国高速铁路工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由于...
吕天航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结构
轮轨力应变片快速精准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轨力应变片快速精准定位装置,用于在轮轨研究实验中在轮轨上准确确定应变片的设置位置。定位装置由镜像对称的两块标定板,即左标定板10和右标定板20构成,标定板具有与被实验轮轨的轨腰及轨底相一致的外形结构...
宋小林翟婉明吕天航蔡成标王开云赵春发高建敏裴承杰
文献传递
轮轨力应变片快速精准定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轨力应变片快速精准定位装置,用于在轮轨研究实验中在轮轨上准确确定应变片的设置位置。定位装置由镜像对称的两块标定板,即左标定板10和右标定板20构成,标定板具有与被实验轮轨的轨腰及轨底相一致的外形结构,标...
宋小林翟婉明吕天航蔡成标王开云赵春发高建敏裴承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