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卫军

作品数:5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刺
  • 3篇卒中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卒中
  • 3篇梗死
  • 2篇阳陵泉
  • 2篇张量成像
  • 2篇针刺阳陵泉
  • 2篇吞咽
  • 2篇卒中后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 2篇弥散张量成像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脑卒中后
  • 2篇成像
  • 1篇序贯
  • 1篇延髓
  • 1篇延髓麻痹

机构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河北省沧州中...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沧州中西医结...

作者

  • 5篇司卫军
  • 3篇张华
  • 2篇谭中建
  • 2篇王朋
  • 1篇崔方圆
  • 1篇单永琳
  • 1篇刘丽
  • 1篇崔景军
  • 1篇田雯艳
  • 1篇崔友祥
  • 1篇王传尊
  • 1篇刘国华
  • 1篇白晶
  • 1篇马培锋
  • 1篇邹忆怀
  • 1篇徐树岭
  • 1篇张媛
  • 1篇段洪波
  • 1篇李宝栋
  • 1篇宋佳

传媒

  • 2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针刺阳陵泉对脑梗死患者白质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研究针刺阳陵泉穴后脑卒中患者白质结构的变化。方法 6例脑卒中恢复期左侧偏瘫的患者,以假穴为对照,在针刺左侧阳陵泉前后对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仪采集数据,应用FSL软件包中的基于传导束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对针刺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针刺阳陵泉穴对脑白质各向异性(FA)的影响强于假穴的区域包括左侧中央前、后回,颞中、下回,辅助运动区,额下回,内囊,穹窿和双侧顶下回。这些区域中走行的纤维束有锥体束、弓状束、胼胝体纤维和皮层间联络纤维,涉及运动代偿、体感、语言和记忆等多个功能网络。结论与假穴相比,针刺阳陵泉可使脑梗死患者的白质超微结构出现变化,主要的变化区域出现在健侧半球,与多个脑功能网络相关。
张华司卫军谭中建袁永娥邹忆怀
关键词:脑卒中阳陵泉穴针刺弥散张量成像
“阿呛穴”速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局部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及局部针刺治疗方法中的临床优势方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有假性延髓麻痹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阿呛穴速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溶栓、调脂、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等西医治疗基础上,阿呛穴速刺组直刺"阿呛穴"8~12mm,至针下有落空感后,再缓慢进针约2mm患者出现咳嗽,即刻出针,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20次;常规针刺组取廉泉穴,针尖向舌根部,刺入约40mm,行捻转手法,使舌根部有酸胀感后留针30min,每天1次,共治疗20次。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阿呛穴速刺组的痊愈率为80.0%(32/4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55.0%(22/40,P〈0.05);阿呛穴速刺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常规针刺组为90.0%(36/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治疗后两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局部穴位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有效,"阿呛穴"速刺法在痊愈率方面优于常规针刺廉泉穴。
马培锋徐树岭田雯艳段洪波王传尊单永琳刘国华刘丽崔友祥司卫军
关键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随机对照试验
针刺康复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康复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吞咽功能神经通路各环节的影响。方法选取9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成针康综合组、咽部针刺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3例、34例、32例。针康综合组采用皮层咽部舌根针刺法及基础治疗,咽部针刺组采用吞咽穴单穴治疗及基础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基础治疗,每日1次,疗程为4星期。收集治疗前后FOIS评分及CNSAT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康综合组治疗后CNSAT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咽部针刺组治疗前后CNSAT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综合组治疗后CNSAT各项评分与咽部针刺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咽部针刺组治疗后CNSAT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FO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针康综合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咽部针刺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康综合组和咽部针刺组治疗后FO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采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配合康复手法,能够有效干预脑卒中后口咽相各种吞咽问题,改善口咽相吞咽障碍患者进食能力,减少误吸风险。
李宝栋白晶崔景军司卫军宋佳张玉曼
关键词:卒中吞咽障碍针刺
针刺阳陵泉对脑梗死患者被动运动的即刻效应观察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观察针刺阳陵泉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被动运动的中枢即刻效应,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6例右侧脑梗死恢复期左侧偏瘫患者,在针刺左侧阳陵泉前后被动对指运动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并以假穴针刺作对照,观察其相应脑部的即刻激活部位。结果:所有患者被动运动的激活区集中在右侧运动感觉皮层,与假穴相比,针刺阳陵泉在左侧岛叶前部、额下回、中央前回、梭状回、小脑等区域,中枢效应强于假穴,这些区域涉及多个大脑网络。结论:针刺阳陵泉可能通过调节运动相关网络促进偏瘫恢复。
司卫军张华王朋谭中建崔方圆
关键词:脑梗死功能磁共振阳陵泉
基于弥散张量配准和皮层分割的白质纤维束追踪技术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实现弥散张量图像与标准模板的非线性对齐,并以自动分割的皮层和皮层下区域为感兴趣区域进行纤维追踪。资料与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DTI、DWI和T1WI扫描,对DTI图像进行预处理,应用ART矫正DTI图像变形、使用dtitk将张量图像与标准模板进行非线性对齐,随后将对齐结果应用到T1WI中;应用FreeSurfer对标准化的T1WI进行皮层和皮层下脑区分割,在MedINRIA软件包中以分割后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进行白质纤维追踪,经过在CINCH软件包中修剪后,在三维背景中显示白质纤维。结果在标准脑空间中可清晰显示全脑表面、运动皮层、脑干以及锥体束。结论利用张量图像配准和自动皮层分割技术,提供三维背景下较准确的白质纤维图像,可为临床诊断、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张华王朋张媛司卫军
关键词:脑梗死弥散张量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