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荣
-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人群性别、年龄、病理、部位分布等特点的探讨
- 2020年
- [目的]探讨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人群的性别、年龄、病理、部位分布等特点。[方法]入选门诊胃镜及体检中心胃镜检查的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患者480例,将患者一般信息、病理结果、分布部位记录于设计好的记录表中,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录入、整理、统计学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和发病部位分布特点。[结果]480例患者中男332例(69.17%),女148例(30.83%),男性比率大于女性。年龄38~94(平均61.08)岁,男性平均年龄60.81岁,女性平均年龄61.68岁;≤45岁36例,>45~≤55岁92例,>55~≤65岁224例,>65岁128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00例(83.33%),男性288例(16.67%),女性112例(23.3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0例(16.67%),男性44例(9.17%),女性36例(7.50%)。上皮内瘤变发生在胃窦232例(48.33%),胃角172例(35.83%),胃体40例(8.34%),胃底36例(7.50%)。[结论]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人群中,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发病年龄段以>55~≤65岁多见;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病人数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人数多;发生部位以胃窦部较多见,其次为胃角、胃体。
- 叶春荣邹声颖付肖岩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上皮内瘤变病理
- 阑尾开口处肿瘤1例报告
- 2011年
- 患者女性,31岁,入院前3 d"被女儿脚踢右下腹"出血一过性右下腹痛,之后排暗红色稀便5次,每次量约100 ml左右,伴乏力。就诊当地诊所,予"立止血、头孢他啶、替硝唑"静滴治疗3 d,乏力减轻,大便减至1次/d,仍为暗红色稀便,转诊我院门诊。查肠镜示"阑尾开口见一大小约3.0 cm×3.0 cm肿物,中间见1.0 cm×0.8 cm的凹陷,伴活动渗血,周围隆起,凹凸不平"。见图1,图2。夹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并予镜下止血后拟"下削化道出血"收住院。既往1月前因"右下腹痛"在当地县医院拟"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阑尾炎改变。术后未再诉右下腹痛。
- 叶春荣付肖岩王文荣
- 关键词:阑尾肿瘤阑尾炎误诊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上皮内瘤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行胃镜检查的CAG伴上皮内瘤变受试者及单纯CAG受试者资料,将240例CAG伴上皮内瘤变受试者作为研究组,240例单纯CAG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发病部位、中医体质结果等信息,分析不同年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与性别的关系,分析性别、年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部位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关系,比较CAG伴上皮内瘤变和单纯CAG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 240例CAG伴上皮内瘤变患者,不同年龄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65岁年龄段发病多见。CAG伴上皮内瘤变体质分布(兼挟体质纳入其中):血瘀质27例,湿热质100例,气郁质60例,阴虚质33例,痰湿质38例,气虚质45例,阳虚质48例,平和质5例,特禀质5例,以湿热质为主。男性人群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痰湿质和气郁质;女性人群中以气郁质、气虚质为主,其次是阳虚质。湿热质(11.6%)好发于45~55岁年龄段,气郁质(7.8%)、痰湿质(4.4%)和气虚质(5.3%)好发于56~65岁年龄段,阴虚质(3.6%)、阳虚质(6.6%)好发于>65岁年龄段。CAG伴上皮内瘤变质发生部位以胃窦为主,其次是胃体、胃角,发生部位和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伴上皮内瘤变人群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气郁质,然后是阳虚质和气虚质。单纯萎缩性胃炎也是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两组间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伴上皮内瘤变人群中,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发病年龄段中老年人多见,男性人群体质以湿热质为多,女性人群以气郁质、气虚质为主。发病部位与中医体质无明显相关性,CAG伴上皮内瘤变和单纯CAG体质分布具有明显差异。
- 叶春荣邹声颖付肖岩黄灵珊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上皮内瘤变中医体质
- 中西医结合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60例确诊为中晚期胃癌的患者按数字随机表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止痛支持对照组(对照组),其中30例在止痛支持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30例接受单纯止痛支持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其癌痛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癌痛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 张海鸥方文怡黄铭涵胡光宏王文荣黄恒青叶春荣
- 关键词:胃癌中晚期中西医结合生活质量
- 35例早期大肠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期大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内镜治疗。方法对35例早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早期大肠癌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5~81岁,症状以无症状检查而发现的为多,其次为便血、腹痛,部位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多,占85.71%。20例行息肉圈套器切除术,9例行EMR术,6例行ESD术。3例术后病理标本提示有可疑癌组织残留而行腹腔镜手术(8.57%);2例术后延迟性出血(5.71%);1例术后复发(2.86%),追加外科手术。结论早期大肠癌大部分没有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是诊断的有效方法。内镜下治疗疗效满意,避免了外科手术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叶春荣付肖岩黄恒青
- 关键词:大肠癌早期癌内镜
- 放大NBI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放大NBI内镜(ME-NBI)与普通白光内镜(WLE)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评价其鉴别可疑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WLE或ME-NBI内镜检查发现胃部异常病灶患者218例,根据内镜类型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行ME-NBI检查,对照组行WLE检查,2组病变均进行组织活检或内镜下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对比2组内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情况,计算内镜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对照组患者WLE内镜下诊断癌性病变80例,经最终"金标准"病理诊断证实其中癌变10例,非癌变70例;WLE内镜下诊断非癌性病变28例,经最终"金标准"病理诊断证实均为非癌变。观察组患者ME-NBI内镜下诊断癌性病变14例,经最终"金标准"病理诊断证实其中癌变13例,非癌变1例;ME-NBI内镜下诊断非癌性病变96例,经最终"金标准"病理诊断证实其中非癌变94例,癌变2例。对照组108例患者中,病理诊断证实非癌性病变为98例,癌性病变10例。观察组11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证实非癌性病变95例,癌性病变15例。观察组诊断EGC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的筛查首选WLE,对于WLE发现的疑似病灶进一步行ME-NBI检查并在ME-NBI指引下靶向活检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 叶春荣付肖岩黄恒青
- 关键词:早期胃癌放大胃镜窄带成像技术
- 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CAG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瑞巴派特片,0.1 g/次,每日3次,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益胃宁胶囊,2 g/次,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监测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无病例脱落。研究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0.0%(28/40),研究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分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中医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67.5%),研究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表现及黏膜病变程度,疗效显著。
- 叶春荣何友成汤水华严锦贤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
- 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类型关系探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1年2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治疗的胃黏膜病变患者142例,根据辨证标准将患者中医证型分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电子胃镜下确认胃黏膜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类型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黏膜内癌(M癌)及黏膜下癌(SM癌),分析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胃黏膜病变在胃窦部多发以脾胃湿热证为主,脾胃虚弱证其次,在胃角部多发以肝胃不和证为主(P均<0.01);隆起型多发以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为主,平坦型、凹陷型多发均以脾胃虚弱证为主(P均<0.01);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弱证胃黏膜病变在胃窦部发生率高,肝胃不和证在胃角部发生率高。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弱证隆起型胃黏膜病变发生率高,肝胃不和证隆起型、凹陷型胃黏膜病变发生率相当,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证为主。
- 叶春荣廖春丽付肖岩黄灵姗
- 关键词:胃癌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类型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37
- 2017年
- [目的]研究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28例作为治疗组,同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2±19.5)min、(68.6±l1.2)ml、(6.5±2.1)d、(1.2±0.2)万元、7.14%,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5.3±17.9)min、(100.3±12.5)ml、(10.8±1.0)d、(5.1±0.3)万元、25.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随访过程中有2例复发,均发生在术后3个月左右;对照组有1例复发,发生在术后5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叶春荣付肖岩
-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