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昕涛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预适应对心室颤动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兔右冠状动脉缺血预适应 (ischem ic preconditioning,IP)对心室肌心室颤动阈的影响。方法 根据顺序单脉冲刺激原理 ,采用 RS2 程序电刺激法 ,测量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 (I30 m in+R30 m in)及缺血预适应 (IP组 ) (I5 min+R10 m in+I30 m in+R30 min)在缺血 30 min(I30 min)内及再灌注 30 min(R30 min)内心室颤动阈 (VFT)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1IR组及 IP组于I30 min内缺血心室肌 VF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VFT较低 ,差别有显著性 (P<0 .0 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IR组于 R30 min内缺血心室肌 VFT较低 ,差别有显著性 (P<0 .0 1) ,但 IP组同时期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2 IP组缺血心室肌于 I30 m in、R30 min内与 IR组比较 ,VFT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3左心室 IR组及 IP组 VFT与右心室相应指标比较 ,VFT较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结论 右冠状动脉
- 林明叶昕涛蓝玉福陈晓春
-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右冠状动脉心室肌
- 兔右冠状动脉预适应对冠状窦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 2003年
- 吴黎明叶昕涛
- 关键词:右冠状动脉预适应冠状窦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
- 兔右冠状动脉缺血预适应对窦房结功能及房室传导有效不应期的影响被引量:6
- 2000年
- 探讨兔右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 (I/R)损伤时窦房结功能和房室传导有效不应期的影响。随机将 36只健康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I/R损伤组 (IR组 )和缺血预适应组 (IP组 )。对照组只穿线不阻断血流 ;IR组右冠脉阻闭 6 0min ,继以再灌注 6 0min ;IP组阻闭右冠脉 5min后再灌注 10min ,再重复IR方案。在不同时相分别测定IR和IP组心房快速起搏或程序电刺激后的窦房传导时间 (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 (SNRT)、最大起搏峰值 (PCLP)以及房室有效不应期 (AVERP) ,并以电镜观察右心超微结构。结果显示 :①IR及IP组的再灌注5min、IR组缺血 5min时的SACT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 ;②除IP组缺血 10min的SNRT及IP组再灌注 40min的AVERP外 ,两实验组的SNRT及PCLP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1) ;③IP组 4项电生理指标的改变程度均较同期的IR组明显减轻 (P <0 .0 5或 0 .0 1) ;④较之IR组 ,IP组的右心房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提示在体兔右冠状动脉IP可保护右房肌的超微结构 ,减轻I/R对窦房结功能及AVERP损伤。
- 吴黎明叶昕涛蓝玉福王一波
-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窦房结功能
- 兔右冠脉缺血预适应对其缺血再灌注心脏电生理及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 目的:探讨兔右冠脉缺血预适应(IP)降低心室肌易损性及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部分电生理机制,同时观察IP对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组织结构及冠状窦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结论: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作者认为:①IP可减轻I...
- 叶昕涛
-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窦房传导时间窦房结恢复时间房室传导系统
- 文献传递
- 缺血预适应对兔在体心室肌室颤阈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兔右冠脉缺血预适应 (IP)对缺血再灌注心室肌室颤阈 (VFT)的影响。 方法 采用 RS2程序电刺激法 ,测量缺血再灌注 (IR)组 (I30 min+ R30 m in)及缺血预适应 (IP)组 (I5 m in+ R10 min+ I30 min+R30 min)在缺血 30 min内及再灌注 30 m in内 VFT的变化。 结果 (1) IR组及 IP组于 R30 m in内缺血再灌注心室肌 VFT比自身 I30 min内缺血心室肌 VFT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2 ) IP组缺血心室肌 VFT于 I30min、R30 min内比 IR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结论
- 叶昕涛蓝玉福陈晓春
-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右冠状动脉心室颤动
- 兔右冠脉缺血预适应与右心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兔右冠脉缺血预适应 (IP)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IR)的相关性。方法 :以单纯缺血 6 0 min+再灌注 6 0 min(IR)为对照 ,观察经 IP(缺血 5min+再灌注 10 min)后 IR心肌缺血型 S- T段、超微结构改变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较之 IR组 ,IP组的 ST段明显下移 ,电镜下见右室和右房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 ,缓慢型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清醒兔右冠脉 IP可减少
- 吴黎明蓝玉福叶昕涛王一波
- 关键词:冠脉再灌注心律失常右心缺血预适应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