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湫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常见肿瘤的核磁共振(MRI)表现,用以提高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病理证实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资料,总结其MRI表现特征。结果:68例患者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20~65岁,平均(43.5±8.1)岁,其中听神经鞘瘤30例、脑膜瘤23例、表皮样囊肿9例、三叉神经鞘瘤3例、蛛网膜囊肿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前定位准确性极高,并具有特征性的MRI特点。结论:MRI是检查桥小脑角区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叶德湫许淑惠黄永础颜晓兰
- 关键词:MRI桥小脑角区脑肿瘤
- 肾上腺肿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总结其特征性CT表现。结果:55例中,皮质腺瘤24例,有功能者瘤体较小,无功能者瘤体较大,有包膜,密度均匀且较低,强化程度较轻;皮质腺癌2例,瘤体体积较大,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匀、环状强化的肿块,其中1例可见其与周围软组织分界不清;嗜铬细胞瘤11例,患者阵发性高血压,单侧,瘤体大,边缘光滑,内部密度不均匀,实质呈血管样明显强化;转移瘤10例,其中5例呈双侧性,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肿块较大的密度不均匀,强化较明显;节细胞神经瘤2例,表现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囊样肿块,边界清,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肾上腺囊肿2例,表现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囊样占位,增强扫描未见强化;髓质脂肪瘤3例,肿块内见均匀的脂肪密度区是其特征性CT表现,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畸胎瘤1例,CT可见脂肪密度和钙化,增强无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是检查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肾上腺肿瘤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 颜晓兰叶德湫黄永础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
- 缺血性脑白质病额顶叶白质的扩散峰度表现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白质病的额顶叶脑白质扩散峰度表现,并评价高级别Fazekas的病灶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白质病的46例患者的扩散峰度成像(DKI)资料,Fazekas 0~3级,比较其额顶叶正常脑白质及病灶的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系数(MD)、各向异性分数(FA)、峰度各向异性分数(FA_k)、轴向扩散峰度(Ka)、径向扩散峰度(Kr)、轴向扩散系数(Da)、径向扩散系数(Dr)加权值的差异。结果 1病灶加权MD、Ka、Dr与Fazekas分级呈正相关(r=0.795、0.863、0.668,P〈0.05),加权MK、Kr、Da与Fazekas分级呈负相关(r=-0.616、-0.682、-0.807,P〈0.05);2额顶叶正常白质各DKI参数MK、MD、FA、FAk、Ka、Kr、Da、Dr加权值与Fazekas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3 4个Fazekas分级组的额顶叶正常白质各参数MK、MD、FA、FA_k、Ka、Kr、Da、D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azekas 0级与Fazekas 3级组各参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 4个Fazekas分级组的额顶叶病灶MK、MD、FA、FA_k、Ka、Kr、Da、Dr的加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 Fazekas 3组额顶叶病灶的加权MK值与FA值、加权Kr与FA值呈正相关(r=0.69、0.72,P〈0.05),加权Kr值与Dr值呈负相关(r=-0.95,P〈0.05)。结论 DKI能早期反映额顶叶正常白质扩散峰度变化的差异,能先于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敏感地探测出缺血性脑白质病额顶叶白质病变;DKI可以发现缺血性脑白质病额顶叶白质扩散峰度的变化特点。
- 叶德湫陈向荣黄永础许淑惠连涛蔡建忠
- 关键词:脑白质病进行性多灶性脑缺血
- 螺旋CT在矽肺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矽肺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矽肺的早期诊断及矽肺患者合并症、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泉州市第一医院行矽肺普查的300例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T和X线检查,比较分析CT检查和X线检查在不同分期矽肺检出率及合并症的检出率。结果 CT检查共确诊矽肺患者83例,检出率为27.67%,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16.67%(P<0.05),其中经CT检查确诊Ⅰ期矽肺41例,检出率为13.67%,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5.00%(P<0.05),两组Ⅱ、Ⅲ期矽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确诊病例合并症45例,检出率为16.67%,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9.67%(P<0.05)。结论螺旋CT更清晰地显示小结节、肺气肿、小叶间隔增厚、纤维化及其他病变,在矽肺早期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孙炳庆叶德湫
- 关键词:CT矽肺X线
- 腮腺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腮腺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腮腺嗜酸细胞瘤影像学的认识。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的7例腮腺嗜酸细胞腺瘤患者,术前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由两名资深放射科医生回顾性分析并记录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入选的7例腮腺嗜酸细胞腺瘤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局部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为单侧单一肿块。2例患者的腮腺嗜酸细胞瘤位于腮腺深叶,5例位于浅叶。7例嗜酸细胞腺瘤中6例表现为边界清晰,仅1例边缘毛糙;4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3例形状不规则或呈分叶状,沿茎突下颌间隙生长;3例含有囊性成分,4例呈实性肿块,未见明显的出血、钙化、坏死区域。大多数病变在CT图像上显示为软组织密度,MRI图像T1加权像上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未见强化,2例肿块局部呈裂隙样不强化。结论:腮腺嗜酸细胞腺瘤中老年人好发,单发,通常表现为与周围腮腺组织边界清晰,可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沿茎突下颌间隙生长,增强明显强化,有时伴有囊性成分、呈裂隙样不强化。当临床遇到这些特征时,应考虑到腮腺嗜酸细胞腺瘤的可能。
- 颜晓兰叶德湫陈杰云蔡雅丽
- 关键词:嗜酸性腺瘤腮腺影像诊断计算机断层扫描
- DWI联合DCE-MRI诊断模型对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DWI联合DCE-MRI诊断模型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50例经我院术后病理证实腮腺肿瘤的患者,其中良性肿瘤38例、恶性肿瘤12例,术前均采用GE 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磁共振检查、DWI、DCE-MRI序列扫描,通过GE ADW 4.6工作站分析DWI、DCE-MRI成像技术的主要参数指标。使用统计软件SPSS 24.0版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并获得诊断阈值。结果:腮腺恶性肿瘤的ADC值低于良性,多形性腺瘤ADC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及Warthin瘤,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Warthin瘤ADC值与恶性肿瘤接近,组间无统计学意义。TIC曲线中38例腮腺良性肿瘤有24例为A型,有6例表现为B型,有8例表现为C型,12例恶性肿瘤11例为C型,1例表现为A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I_(pre)、SI_(peak)、SI_(max)、SI_(5min)这四个参数在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Warthin瘤与恶性肿瘤、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W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WI联合DCE-MRI诊断模型时,在C型曲线中,以ADC值小于0.913×10^(-3)mm~2/s诊断为腮腺恶性肿瘤,曲线下面积0.746,敏感性91.7%,特异性67.6%。结论:ADC值及C型曲线在腮腺良恶性肿瘤中存在一定的重叠,通过建立DWI与DCE-MRI联合诊断模型,可提高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
- 颜晓兰叶德湫陈杰云连涛赵育财
- 关键词:腮腺磁共振成像
- CT及MRI检查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CT及MRI检查在腮腺基底细胞瘤(BC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73例疑似BC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以病理组织筛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诊断检出率,并完成其影像学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CT及MRI对BCA的诊断效能。结果73例疑似BCA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40例,确诊率为54.79%;40例患者中经CT检查确诊36例,检出率为90.00%。36例患者共有38个病灶,病灶长度1~4 cm,多数患者病灶边缘光滑、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均未见分叶;增强CT下5个例病灶实性部分平扫CT值17~32;14个病灶相对均匀;40例BCA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MRI检查确诊38例,检出率为95.00%。38例确诊患者共有病灶41个,病灶长度为1~5 cm;21个病灶边界清楚、光滑,18个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2个病灶边界不清,包膜不完整,部分患者可见线状长T1短T2信号包膜;ROC曲线结果表明,CT联合MRI用于BCA患者中诊断灵敏度高于单一CT和MRI(P<0.05);特异度低于单一CT和MRI(P<0.05)。结论CT及MRI用于BCA中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二者联合使用的诊断灵敏度高于单一CT、MRI。
- 赵育财叶德湫颜晓兰
- 关键词: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影像学诊断
-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病理学特点,提高对PNET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本院病理证实为PNET的临床、CT和(或)MRI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34岁,平均18.8岁。影像学检查包括CT检查(n=5)和MRI检查(n=3)。CT检查当中,平扫1例,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MR检查中,平扫1例,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2例。结果 胸壁软组织2例,肋骨1例,上颌窦1例,鼻腔1例,第四脑室1例,右侧额叶1例。发生在中枢的PNET共2例,CT表现为分界清楚的等或低密度肿块,MRI表现为团块状的等、稍长T1等、长T2信号,内部信号混杂,周围可见大片水肿区,伴有脑积水,肿块均有不均匀明显强化;发生在外周的PNET共5例,CT表现为范围较大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MR表现为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一高信号,肿块均有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结论 通过本组病例分析,PNET的CT、MRI表现虽缺乏特征性,但是CT和MRI能提示为恶性肿瘤,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肿瘤侵犯范围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在制定手术计划、评判肿瘤转移和复发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 颜晓兰叶德湫黄永础
-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磁共振成像
- 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
- 2022年
- 目的:对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归纳。方法:回顾性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诊疗过的10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总结该病CT影像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女2例,男8例,平均年龄60.1岁,30%有胸痛,30%有咳嗽咳痰,其余无特殊症状。其中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2例、不典型类癌6例。CT上为前上纵隔体积巨大占位,呈软组织密度影,最大直径为9.1cm,3例出现钙化,6例出现坏死,较大的病灶表现出侵袭性,4例累及邻近血管,6例累及周围胸膜,增强检查呈中度或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7例瘤内可见细小血管强化影,6例合并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3例发生远处转移。结论: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具有体积大、易坏死、明显侵袭性、淋巴结转移等恶性肿瘤表现,其中瘤内细小血管强化影对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但确诊仍需结合病理检查结果。
- 叶德湫颜晓兰郑朝阳陈杰云
- 关键词: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CT
- 临床研究DWI联合DKI、SWI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初步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7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腮腺肿瘤的患者,其中良性肿瘤患者48例、恶性肿瘤患者22例,术前均行常规MRI检查、DWI、DKI、SWI序列扫描,通过工作站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 MK)值、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 Kr)值、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 Ka)值、肿瘤周围静脉分布、磁敏感信号强度(susceptibility signal intensity, ITSS)等级、最大静脉直径Dv-max等功能成像指标。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并获得诊断阈值。结果 腮腺良性肿瘤的ADC值高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及Warthin瘤的ADC平均值[分别为(0.912±0.337)×10^(-3) mm^(2)/s、(0.867±0.181)×10^(-3) mm^(2)/s]明显低于多形性腺瘤ADC平均值[(1.837±0.318)×10^(-3) mm^(2)/s],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Warthin瘤的ADC平均值[(0.867±0.181)×10-3mm2/s]与恶性肿瘤ADC平均值[(0.912±0.337)×10^(-3) mm^(2)/s]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恶性肿瘤的MK、Kr、Ka平均值(分别为1.6772±0.5639、1.7327±0.5135、1.3325±0.4350)高于良性肿瘤MK、Kr、Ka平均值(分别为0.8083±0.2732、0.8821±0.3000、0.6776±0.2221),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腮腺良性肿瘤静脉分布以周边分布为主,恶性肿瘤以中央分布为主,良性肿瘤ITSS等级以1级为主,恶性肿瘤ITSS等级以2~3级为主,恶性肿瘤的Dv-max高于良性肿瘤,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KI、DWI、SWI联合诊断模型中,以MK>1.0400、Kr>1.1500、Ka>0.867
- 颜晓兰叶德湫陈杰云刘佶阳连涛
- 关键词:腮腺肿瘤扩散加权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