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贻玉
- 作品数:18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梁切除术中不同可调整缝线对眼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利用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小梁切除术中角膜埋线式及角膜打结式调整缝线对眼表的不同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100眼),根据术中调整缝线的缝合方式随机分为2组:A组(角膜埋线组)和B组(角膜打结组),分别于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行主观干眼症状问卷评分,利用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SCSF)。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术后1 d及1周A组的主观干眼症状评分、BUT、TMH及SCSF等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2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角膜打结式可调整缝线相比,角膜埋线式可调整缝线在术后早期对眼表的影响更小。
- 杨静钟兴武史贻玉陈海波邢建强
- 关键词:眼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眼内压与房角结构的变化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眼内压与房角结构变化及机制分析。方法:选取因慢性肾衰竭长期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8例(116眼)分别在血透前及血透后应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及用眼前段OCT检测房角开放距离。根据血透前房角镜检查分为窄角组、宽角组及虹膜新生血管组。测量血透前后上述患者尿素氮、肌酐、白蛋白。采并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窄角组及虹膜新生血管组透析后眼压较透析前升高,其中虹膜新生血管组升高显著;宽角组透析后眼压则无明显升高。血透后房角开放距离较血透前变小。患者血尿素氮、肌酐在血透后较血透前显著降低,而白蛋白血透后增高。结论:血液透析可致窄房角及有虹膜新生血管的患者眼压不同程度升高,可能与房水流出通路阻力增加及血透后患者血浆渗透压的改变有关。故对需进行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透前眼部情况的评估,减少血透对患者视功能的损伤。
- 郑海生钟兴武陈海波邢健强史贻玉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眼内压
- 30岁以下青光眼73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 3 0岁以下青光眼的类型 ,构成比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及预后。 方法 对海南省人民医院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 3 0岁以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 本组病例共 74例 10 8眼。青光眼类型以继发性青光眼为主 ,占 5 6 5 % ,其中又以激素性及外伤性青光眼为多。视野检查 ,视野呈管状或仅存颞侧视岛者达 3 6眼占 72 0 % ;药物治疗后眼压和视力改善不大。 结论 3 0岁以下青光眼中继发性青光眼多于先天性青光眼。这些病人就诊时病程较晚 ,视功能受损重 ,即使能有效控制眼压亦难保护视力。建立某种青少年青光眼的筛查机制、防止滥用激素类药物。
- 陈海波史贻玉欧波
- 关键词:青光眼预后
- 双池效应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治疗青光眼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评估巩膜瓣下双池效应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治疗青光眼的近期安全性及远期降眼压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12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62眼)和实验组(58例58眼),对照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实验组行双池效应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随访1年,观察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及滤过泡情况。结果:实验组拆除可调整缝线后,3眼(5.17%)出现Ⅰ度浅前房,对照组Ⅰ度浅前房8眼,Ⅱ度浅前房1眼(共14.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及眼压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巩膜瓣下双池效应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治疗青光眼安全可行,能有效控制眼压,无明显并发症。
- 杨静陈海波史贻玉
- 关键词:青光眼可调整缝线
-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95例病因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史贻玉
- 关键词: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病因
- 大鼠青光眼应激模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TEN基因表观遗传修饰及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大鼠青光眼应激模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TEN基因表观遗传修饰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1)大鼠青光眼模型及处理。选择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30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模型+药物干预组(甲钴胺处理)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大鼠青光眼应激模型,建模完成后模型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正常对照组不参与建模,模型+药物干预组建模成功后采用甲钴胺进行处理,两组均干预11周。3组大鼠处死后,摘取眼球,完成视神经节细胞(RGCs)分离,用DAPI和PITC染色,荧光镜观察凋亡小体和caspase-3和PTEN细胞定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PTE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分析RGCs的PTEN和AKT(Ser473)表达量。(2)大鼠青光眼模型RGCs的PTEN基因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造模后的1、3、5、7、9、11周处死大鼠,摘取眼球,完成RGCs分离,并将组织分为两份,一份用于测定PTEN的表达;另外一份于检测RGCs的PTEN基因启动子组蛋白(H3K9或H4K8)的乙酰化状态。结果模型+药物干预组处理后1、3、5、7、9、11周RGCs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药物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PTE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模型+药物干预组PTEN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药物干预组AKT(Ser473)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药物干预组PTEN基因启动子组蛋白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大鼠青光眼应激模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TEN基因表观遗传修饰及表达能产生明显的影响,能通过改变AKT(Ser473)表达量抑制疾病发展。
- 杨静史贻玉沈沛阳陈海波朱明月李伟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遗传修饰
- 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分析
- 2005年
- 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65眼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93.3%患者术后视力维持不变或提高。术前眼压33.3±15.8mmHg。术后第5天平均眼压9.2±3.0mmHg,均没有出现术后浅前房,前房血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术。
- 史贻玉陈海波
- 关键词:青光眼非穿透小梁手术丝裂霉素
- 钛网联合羟基磷灰石骨板修复眼眶骨折一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毛海燕史贻玉廖天安蒋封运
- 关键词:钛网羟基磷灰石眼眶骨折
- 大白鼠前房内灌注正电荷聚乙烯亚胺后小梁的超微结构变化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大白鼠前房内灌注不同浓度正电荷聚乙烯亚胺 (PEI)后小梁的超微结构变化。 方法 12只大白鼠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的 0 0 5 % ,0 5 %和 5 %PEI在正常眼压下经前房灌注 ,维持 2 0min。组织制成标本后用电镜观察。 结果 在 0 0 5 %PEI灌注组 ,仅在前房侧表层小梁内皮细胞膜上观察到细小的PEI颗粒。在 0 5 %PEI灌注组 ,在小梁的内皮细胞膜表面 ,细胞外成份和管旁组织 ,以及Schlemm’s管的内皮细胞膜观察到大小较一致的PEI颗粒。在 5 %PEI灌注组 ,所见PEI颗粒范围与 0 5 %PEI组基本相同 ,但PEI颗粒较其大而多 ,且小梁部分结构被破坏。 结论 PEI经小梁进入Schlemm’s管与浓度有关 。
- 欧波史贻玉
- 关键词:大白鼠小梁超微结构房水排出眼内压
- 青光眼视乳头筛板中胶原纤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史贻玉欧波
- 关键词:视乳头青光眼胶原纤维脉络膜纤维结缔组织原发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