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永红

作品数:14 被引量:251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矸石
  • 7篇煤矸石
  • 5篇土壤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4篇淮南矿区
  • 3篇污染
  • 3篇煤灰
  • 3篇粉煤灰
  • 2篇土壤中重金属
  • 2篇迁移
  • 2篇重金属元素
  • 2篇微量元素
  • 2篇金属元素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专业
  • 2篇环境意义
  • 2篇环境影响
  • 2篇沉积物
  • 2篇创新能力培养

机构

  • 9篇安徽理工大学
  • 7篇湖北民族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4篇史永红
  • 7篇崔龙鹏
  • 6篇白建峰
  • 6篇唐修义
  • 4篇黄文辉
  • 3篇颜事龙
  • 2篇李洪伟
  • 2篇黄文胜
  • 2篇魏世勇
  • 2篇翟琨
  • 2篇胡友彪
  • 2篇向东山
  • 2篇谭远斌
  • 2篇吴德勇
  • 1篇金德
  • 1篇熊彦
  • 1篇高良敏
  • 1篇沈卫星

传媒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矿业科学技术
  • 1篇山西建筑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淮南粉煤灰环境影响及沉陷地生态修复模式初探
本文淮南粉煤灰环境影响及沉陷地生态修复模式进行了研究。文章追踪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系统分析了淮南采煤沉陷地特征,着力研究了粉煤灰中有害元素的可迁移性和环境效应,依据《淮南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20年),初...
史永红
关键词:粉煤灰采煤沉陷生态修复淮南矿区
文献传递
煤矸石堆积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被引量:16
2004年
以开采历史达百年煤炭城市-淮南矿区为例,研究煤矸石长期堆积对矿区土壤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从不同开采历史的矿井区选择7条土壤采样线,系统采集煤矸石堆附近的土壤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全谱直读光谱仪(ICP-AES)对土壤中主要有害元素(Cu、Ni、Pb、Zn、Sn、Cr、Co)进行分析,并用沉积物标样(LKSD-1)控制分析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长期风化、淋溶已导致其堆边土壤中重金属发生累积性污染;不同矿井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呈现随煤矸石堆积和风化时间长短呈递减趋势,且Cu、Co、Zn、Ni、Pb相对较易迁移,其含量在部分矿井区土壤中超过国家土壤一级污染标准,但均未超过二级污染标准,这说明煤矸石中重金属向周围土壤的迁移是一个缓慢过程。
白建峰史永红崔龙鹏唐修义
关键词:煤矸石土壤重金属淮南矿区
淮南煤矸石中有害元素汞迁移性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通过对淮南矿区井下原始煤矸石、地面风化煤矸石、煤矸石堆附近土壤和塌陷区水塘底泥中Hg分析,调查煤矸石中Hg迁移性,结果表明,风化煤矸石对Hg有吸附作用,煤矸石中淋溶出Hg量较少,但已表现向周围环境(土壤和水体)迁移和污染,迁移过程缓慢.
崔龙鹏白建峰史永红黄文辉唐修义李洪伟沈卫星
关键词:煤矸石土壤沉积物迁移性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2014年
从学生、教师、学校等方面分析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措施,以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黄文胜翟琨向东山史永红魏世勇吴德勇谭远斌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环境科学专业
安徽淮南矿区煤矸石中环境意义微量元素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淮南矿区开采历史长,煤矸石累计堆存量大,从环境意义角度研究该矿区煤矸石具有其典型性和现实性。本文依据矿区煤层和岩性特征,采用综合柱状系统采样法,运用现代环境微量元素分析技术(INAA、ICP—MS)测定煤矸石38种元素,并用冷原子吸收法分析Hg、选择性电极法分析F。进而,筛选出11种金属元素(Cd、Cu、Ni、Sn、Hg、Mn、As、Cr、Pb、Zn)和非金属元素F为具有环境意义的元素,并以总量法初步预测和评估这些元素的含量水平和潜在的环境影响。对比淮南、华北、中国、世界土壤背景值等,As、Cd、Cu、Ni、Sn、Hg等超出土壤背景值,这些元素在矿区环境的迁移性和累积性的环境效应,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史永红白建峰崔龙鹏唐修义
关键词:煤矸石微量元素环境意义
应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被引量:12
2010年
对清江河沉积物中4种典型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它们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清江河恩施段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Cd的潜在生态风险最大。
金德史永红高良敏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AAS
曝气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是环境工程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涉及众多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得数据,采用Excel和Matlab进行处理,结果表明:Excel和Matlab处理结果一致,其中Matlab功能强大且快速准确,是一种较好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的数据处理方法.
向琴史永红
关键词:曝气数据处理MATLAB
煤矸石释放重金属环境效应研究——淮南煤矿塌陷区水体试验场实例调查被引量:24
2004年
概要分析了淮南新孜 5号井煤矸石所含的重金属元素对塌陷区鱼塘水质的影响 ,指出除个别水样中Zn、Cu超标外 ,其他均不超标 ,该鱼塘水质适宜养鱼要求。矸石样与华北及整个地壳泥岩中元素的丰度比 ,矸石中Cr、Pb、Zn与泥岩丰度基本持平 ,而Cd、Cu均超过其他泥岩中丰度值。因此 ,煤矸石在地面遭受风化 ,其所含有害物质可能会释放到环境 ,在煤矸石堆放处适当进行监测还是必要的。
白建峰崔龙鹏黄文辉胡友彪唐修义史永红
关键词:煤矸石重金属元素环境影响淮南矿区
淮南煤矸石中的铅及其环境效应被引量:3
2006年
对淮南煤矸石作了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淮南煤矸石的物质组成,采用ICP-MS分析了淮南煤矸石中重金属Pb的质量分数,并探讨了重金属Pb的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淮南煤矸石中Pb总体质量分数不高,有向周围释放迁移的趋势;煤矸石中Pb及其风化后产物不会对煤矸石堆周围水、土壤环境构成明显污染,为实施淮南煤矸石填充沉陷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史永红
关键词:煤矸石PB迁移环境效应
采矿活动对煤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研究被引量:149
2004年
以国家亿吨煤建设基地、已有百年开采历史的淮南矿区为例 ,研究长期采矿活动 (尤其是煤矸石堆积 )造成的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从不同开采历史的 3个矿井区 (大约分别为 10 0、5 0、2 5年 )选择 4条土壤采样线 ,系统采集煤矸石堆附近的土壤样品 ,使用美国IRISIntrepi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全谱直读光谱仪对土壤中主要有害元素 (Cu、Ni、Pb、Zn、Sn、Cr、Co)进行分析 ,用土壤标样 (GBW0 74 0 3)控制分析质量。采用元素富集系数法 (Al为参比元素 )来评价重金属的富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矿区土壤已表现来自采矿活动的重金属污染贡献 ,且具有累积性。不同矿井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呈现随开采历史及堆积煤矸石风化时间长而递减的趋势 ,且Co、Cu、Zn、Ni、Pb表现相对较强的迁移性 ,其含量在部分矿井区土壤中超过国家土壤一级污染标准。但矿区土壤中分析的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污染标准 。
崔龙鹏白建峰史永红颜事龙黄文辉唐修义
关键词:矿区土壤土壤采样采矿活动煤矿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