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燕群
- 作品数:22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 亚失稳研究——地震预测是地震研究的终点么?
- 1.亚失稳的定义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及断层稳定性,可将一次完整的地震循环划分为稳定态、亚稳定态、亚失稳态和失稳态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稳定态(Ⅰ),为理想弹性体加载阶段,意味着材料均一、无结构或材料上的缺陷;亚稳态(Ⅱ),考...
- 郭彦双刘培洵卓燕群陈顺云王凯英齐文博
- 关键词:地震预测
- 推测强震发生时间和地点的讨论
- 马瑾郭彦双卓燕群
- 断层亚失稳阶段变形场时空演化的实验研究
- 断层粘滑过程的差应力-时间曲线可以分成线性、偏离线性、亚失稳和失稳四个阶段。亚失稳阶段是指差应力从峰值时刻到产生快速应力降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也是断层失稳之前的最后阶段。利用在实验室既能通过压机观测到标本应力状态,又能使...
- 卓燕群
- 关键词:变形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 文献传递
- 2020年1月19日伽师M_(S)6.4地震前后的基岩温度变化被引量:2
- 2021年
- 2020年1月19日发生的伽师M_(S)6.4地震正好位于基岩温度观测区内,且西克尔观测台距离微观震中仅约1.3km,这为分析地震前后的地温变化提供了机会。结果显示:(1)在伽师M_(S)6.4震前及同震均观测到了清晰的地温变化。同震响应的出现,意味着震前的这些变化与地震有关,可能属于前兆信号。(2)时间上,伽师地震前的基岩温度先是在稳定背景上出现异常变化,变化达到峰值后回落,一段时间后才发生地震。临近地震时,基岩温度呈现明显的加速上升变化。这种临震前的加速特征可能与地震亚失稳或成核过程有关。(3)空间上,震前变化出现在发震断层或附近,而在距离发震断层较远的测点基本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异常信息,预示着短临前兆更倾向于“近场”信息;从深度上看,只有局部深度的位置能观测到震前变化,前兆观测在深度上存在较明显的不确定性,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开展多深度联合观测,避免漏掉关键的前兆信息。(4)结合2014年11月22日康定M_(S)6.3地震的观测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伽师地震类似,康定M_(S)6.3地震前发震断层或附近基岩温度测点的观测结果也出现了明显变化,这意味着伽师地震前的温度变化并不是孤例。总之,从地震前后的基岩温度变化看,前兆信息具有近场、构造相关及对应力变化敏感的特征。
- 陈顺云宋春燕闫玮刘琼颖刘培洵卓燕群张智河
- 关键词:伽师地震地震前兆
- 岩石加载变形过程中超声尾波与声发射变化的实验被引量:3
- 2020年
- 文中采用尺寸为50mm×50mm×150mm的花岗闪长岩、大理岩以及砂岩3种不同的岩石样品,开展了超声尾波和声发射同步观测研究。结果显示:1)尾波变化与声发射演化过程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声发射频度增加时尾波的变化随之改变,尤其是声发射频度增加的早期阶段尾波便出现变化。这预示了分析尾波可获得岩石早期的损伤信息。2)不同变形阶段,尾波变化的物理机制不同。加载初期,尾波变化存在明显的散射体改变特征;随后,在线弹性变形阶段则以波速变化为主;加载后期,散射体的改变增加,且与波速变化共存,散射体的改变效应与岩石微破裂的程度有关。3)随着载荷的增加,波速增加的幅度总体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这与通过直达波获得的认识基本一致。4)岩石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微破裂会改变尾波变化的物理机制,散射体效应将显著增强。同时,声发射波形将对超声尾波造成干扰,因此在仅利用尾波资料分析岩石损伤时需要关注相关的问题。总之,超声尾波变化和声发射均可反映岩石内部的损伤情况,且不同的变形阶段尾波的变化机制不同,二者的联合观测可起到相互验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 杨海明陈顺云刘培洵郭彦双卓燕群齐文博
- 关键词:声发射波速变化
- 平直断层失稳前应变场演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 <正>了解与认识地震发生前一段时间内断层的应力应变等物理场的演化过程及其变化特征对于识别断层的状态信息与地震的孕育与发生机理十分重要。断层上何时何地进入亚失稳状态的识别对于预测可能发生的失稳事件尤其关键。在实验室采用30...
- 郭彦双马瑾卓燕群
- 文献传递
- The growth of laboratory earthquake from aseismic slip,tremor and foreshock activities on the existence of fault barrier
- Nucleation phase on the planar fault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aseismic sliding process in both laboratory and ...
- 王丽凤卓燕群马胜利
- 一种便于自行重组的模块化压力机
-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于自行重组的模块化压力机,包括多孔平台、驱动模块以及采集和控制单元,驱动模块安装在多孔平台上,驱动模块的驱动端用于对实验样品从不同方向施加压力,采集和控制单元通过采集和控制线缆与驱动模块连接。本发明提出的...
- 汲云涛卓燕群刘力强
- 文献传递
- 断层接触非均匀性对米尺度断层黏滑失稳成核过程的控制
- 2024年
- 非均匀性是野外断层的重要特征,我们利用预制的具备接触非均匀性的米尺度岩石断层开展黏滑实验,模拟野外地震失稳过程.通过观测预制岩石断层发生的多个黏滑事件的应变时空演化,并对比断层接触非均匀性测定结果发现:(1)断层的接触弱段是成核最先启动,即最早发生预滑的区域,随失稳临近,预滑区域扩展且滑动速率增加,与厘米尺度均匀断层相比,准静态过程的预滑扩展不明显,向准动态过程转变突然且迅速;(2)断层的接触强段在成核期间一直处于闭锁状态,应力升高,且随失稳临近增幅加强,强段的屈服是断层从缓慢破裂到快速破裂的转折点,接触强段的持续闭锁在以往的厘米尺度均匀断层黏滑实验中较为少见;(3)加载速率以及加载历史是影响米尺度断层成核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随加载速率变慢,成核持续时间变长,随加载历史变长,断层趋于均匀化,成核持续时间变短.上述研究结果明确提供断层接触非均匀性控制成核过程的直接证据.这不仅有助于将实验结果向可操作的地震预测实践转化,也有助于促进(大陆浅源)地震前兆机理的探索及理解.
- 任雅琼谢凡谢凡
- 关键词:地震成核
- 断层亚失稳阶段变形场时空演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断层粘滑过程的差应力-时间曲线可以分成线性、偏离线性、亚失稳和失稳4个阶段.亚失稳阶段是指差应力从峰值时刻到产生快速应力降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也是断层失稳之前的最后阶段.利用在实验室既能通过压机观测到标本应力状态,又能使用多物理场观测手段获取标本表面变形信息的优势,通过分析标本表面全场变形的时空演化,寻找识别标本进入亚失稳阶段的标志,有助于分析野外断层所处的应力状态,进而判断地震危险时刻是否临近.
- 卓燕群
- 关键词:变形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