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正育

作品数:8 被引量:94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地膜
  • 4篇地膜覆盖
  • 4篇土壤
  • 4篇膜覆盖
  • 4篇秸秆
  • 3篇小麦
  • 3篇马铃薯
  • 3篇旱地
  • 1篇单轮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产量
  • 1篇蓄水
  • 1篇蓄水量
  • 1篇选育
  • 1篇穴播
  • 1篇叶片
  • 1篇有效容积
  • 1篇雨强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机构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兰州城市学院

作者

  • 8篇包正育
  • 7篇柴守玺
  • 6篇常磊
  • 4篇程宏波
  • 3篇逄蕾
  • 3篇黄彩霞
  • 2篇杨长刚
  • 2篇杨德龙
  • 2篇马军民
  • 1篇韩凡香
  • 1篇龙瑞军
  • 1篇孙飞达
  • 1篇周建军
  • 1篇李敏强
  • 1篇陈斐
  • 1篇路承香
  • 1篇王立

传媒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旱地春小麦品种西旱4号
柴守玺常磊程宏波黄彩霞逄蕾马军民杨德龙包正育
课题来源于背景:该品种是由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柴守玺教授主持选育而成,选育过程中得到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4)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2-49)的资助。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春小麦西旱...
关键词:
关键词:春小麦杂交选育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马铃薯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2022年
为了探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叶片抗氧化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于2018—2020年在西北半干旱区设置了秸秆带状覆盖(SM)、黑膜大垄覆盖(PM)和露地无覆盖(CK)3种栽培处理,研究了不同覆盖条件下马铃薯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膜脂过氧化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SM处理显著提高马铃薯植株细胞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能力,维持了较高的渗透性,与CK相比,SM处理在全生育期平均显著降低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分别降低14.4%、10.0%;平均显著提高可溶性糖(WSC)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17.1%、15.4%、22.5%和27.5%。与CK相比,PM处理在全生育期平均显著提高MDA、Pro、WSC含量和SOD、CAT活性,分别提高14.3%、38.6%、17.1%、15.2%和8.5%;平均显著降低POD活性17.1%。覆盖显著提高了马铃薯鲜薯产量,与CK相比,SM处理3年平均显著增产12.9%,PM处理3年平均显著增产29.2%。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SM处理产量与POD、SOD、CAT活性高度关联,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5321、0.5556和0.5433,而PM处理产量仅与Pro含量高度关联,关联度系数为0.7090。可见,秸秆带状覆盖能增强马铃薯叶片抗氧化能力,提高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有效延缓马铃薯早衰,提高马铃薯产量。
黄金文杨成存韩凡香包正育柴守玺程宏波马建涛黄彩霞逄蕾常磊
关键词:地膜覆盖马铃薯旱地
品种稳定性不同分析模型在西北小麦区域试验中应用探讨被引量:20
2013年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本研究利用GGE模型、AMMI模型、Shukla模型和Ebehart-Russell模型对2009年国家旱地春小麦区试西北9个试点、8个参试品种(系)小麦品种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结果发现,Shukla简便,而GGE模型、AMMI模型分析结果更为全面、直观,两种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比较,GGE模型能更有效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评价基因型稳定性以及环境的代表性和区分能力。
常磊岳云柴守玺包正育黄彩霞逄蕾杨长刚
关键词:小麦
秸秆带状覆盖对半干旱雨养区冬小麦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5
2019年
为探索半干旱雨养区小麦高产高效的覆盖种植技术新途径,于2013-2015年连续进行定位试验,设秸秆带状覆盖3行(覆盖带和种植带各30 cm,播种3行,SM1)、秸秆带状覆盖4行(覆盖带和种植带各40 cm,播种4行,SM2)、秸秆带状覆盖5行(覆盖带和种植带各50 cm,播种5行,SM3)、全膜覆土穴播(PMF)、不覆盖露地(CK)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西北雨养区冬小麦的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能显著改善作物土壤墒情,秸秆带状覆盖处理的土壤墒情好于地膜覆盖处理,且SM1>SM2>SM3,0~2 m土壤贮水量在小麦开花期分别平均比CK高15.4%~20.8%、11.2%~14.7%和10.1%~14.5%;秸秆带状覆盖显著提高了生育期耗水量,降低了播种至开花阶段耗水量,增加了开花至成熟阶段耗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覆盖会提高小麦对120 cm以下深层贮水的调用比例.与CK相比,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1.9%~19.5%和26.9%~27.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9.8%~13.9%和18.4%~22.0%.因此,秸秆带状覆盖种植模式有利于降低冬小麦前期耗水比例,改善土壤墒情,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适宜于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冬小麦的绿色种植技术.
常磊韩凡香柴雨葳包正育程宏波黄彩霞杨德龙柴守玺
关键词:玉米秸秆地膜覆盖土壤蓄水量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强度对农地土壤侵蚀的影响被引量:32
2007年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仪器自身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设5种不同的降雨强度分别研究半干旱区林地、草地、人工草地和耕地的产流产沙特征。模拟天然降雨最大雨强5.05 mm/min,雨量118.2-300.3 mm/h;雨滴落地速度、雨滴动能等降雨特征值与天然降雨特征值是一致的;不同立地条件下径流量、侵蚀模数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并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关系。
孙飞达王立龙瑞军路承香包正育
关键词:人工模拟降雨降雨强度土壤侵蚀产流产沙
秸秆带状覆盖种植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度及其气温响应特征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为探明西北半干旱雨养区秸秆带状覆盖马铃薯田地温变化特征。【方法】于2014~2015年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区,设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大垄(PMP)、全膜双垄沟(PMF)和露地平作(CK)4个处理。【结果】不同处理在各生育时期、各土层土壤温度存在显著差异,各层次土壤温度日变化随气温呈正弦函数变化,土壤温度随气温的变化滞后2 h左右;无论平水年,还是丰水年,秸秆覆盖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均出现降温效应,地膜覆盖则表现为增温效应,与CK相比,秸秆覆盖全生育期0~25 cm土层土壤温度平均降低0.8~1.4℃,PMP、PMF分别提高1.6~2.3℃、1.0~1.1℃;秸秆覆盖可延长苗期-成熟生育天数,较CK延长6~7 d,较覆膜延长8 d;同时,秸秆覆盖降低日振幅,土壤温差较CK降低1.9℃,增加马铃薯膨大~成熟期土壤有效积温。【结论】秸秆带状覆盖有效调控地温变化,有利于马铃薯生长。
韩凡香陈倩包正育李辉周建军柴守玺
关键词:地膜覆盖土壤温度马铃薯
自排种穴播轮
一种自排种穴播轮,主要包括鸭嘴、动盘、鸭嘴开启机构、播量调节装置、定盘、导种管,所述定盘嵌合在动盘中构成穴播轮的轮体,两者之间形成轮腔;所述动盘的圆周上设有落种孔,与该落种孔对应位置的动盘的内侧设有种室,与该落种孔对应位...
包正育陈斐韩凡香柴守玺常磊李敏强马军民杨长刚
文献传递
不同覆盖时期和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于2018-2019年连续两年定位试验,设置秸秆带状秋覆盖(FSM)、黑膜大垄秋覆盖(FPM)、秸秆带状春覆盖(SSM)、黑膜大垄春覆盖(SPM)和不覆盖露地平作(CK)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时期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带状覆盖和黑膜大垄覆盖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平均贮水量,秋覆盖大于春覆盖,与CK相比,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分别平均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平均贮水量5.8%、8.6%;秸秆带状覆盖具有普遍的降温效应,而地膜覆盖存在普遍的增温效应,FSM和SSM处理0~25 cm土层平均温度分别较CK降低0.8℃和0.5℃,FPM和SPM处理分别增加0.5℃和0.6℃,秋覆盖降温幅度大于春覆盖,秋覆盖增温幅度小于春覆盖;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4.8%~7.6%、水分利用效率13.5%~22.6%,增产效应秋覆盖优于春覆盖。此外,秸秆带状覆盖显著提高纯经济收益和产投比且秋覆盖提高幅度大于春覆盖。因此,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增产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模式,适宜于西北半干旱雨养区秸秆资源较为富余地区推广应用。
杨成存黄金文韩凡香包正育柴守玺程宏波马建涛黄彩霞常磊
关键词:地膜覆盖土壤水热马铃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