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建筑
  • 3篇山水环境
  • 3篇校园
  • 3篇高校
  • 2篇党校
  • 2篇适宜性
  • 2篇市委
  • 2篇市委党校
  • 2篇水乡
  • 2篇体育馆
  • 2篇网络
  • 2篇网络图
  • 2篇乡村聚落
  • 2篇校区
  • 2篇校园规划
  • 2篇校园空间
  • 2篇聚落
  • 2篇基地环境
  • 2篇建筑节点
  • 2篇建筑设计

机构

  • 21篇浙江大学
  • 7篇浙江大学建筑...
  • 1篇浙江省建筑设...

作者

  • 22篇劳燕青
  • 7篇李宁
  • 4篇董丹申
  • 4篇沈济黄
  • 4篇胡慧峰
  • 3篇浦欣成
  • 1篇叶长青
  • 1篇钱晨
  • 1篇柴晓敏

传媒

  • 7篇建筑与文化
  • 6篇华中建筑
  • 2篇建筑学报
  • 2篇新建筑
  • 2篇浙江建筑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城市建筑
  • 1篇建筑技艺(中...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融合与拓展——江南水乡的中学校园空间营造
2004年
江南的地形既不似平原的辽阔方整、也不象山地的陡峭险峻 ,而是在大致平缓的起伏错落间 ,有水系蜿蜒。流水与起伏的地形一起孕育了特有的江南韵致 ,在江南水乡的校园自然应该对这种韵致作出回应 。
沈济黄李宁劳燕青柴晓敏
关键词:校园空间环境景观校园规划
浙江瑞安中学体育馆被引量:1
2005年
建筑空间是通过建筑形态来建构的,建筑形态是使用者与所使用的建筑空间的交互界面,也是建筑空间与环境空间的交互界面。建筑形态的生成和适宜性是由建筑环境形态激发和评判的。文章以浙江瑞安中学体育馆的设计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沈济黄李宁劳燕青
关键词:建筑形态建筑环境环境空间适宜性交互界面
追求得体的建筑表达——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设计被引量:4
2007年
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设计为例,分析了基于工程场地及周边环境的建筑与环境综合设计,探讨建筑形态如何针对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作出得体的表达。
董丹申劳燕青胡慧峰
关键词:自然环境得体
基于学生需求的高校学生宿舍功能复合化设计研究——以国内十所高校新建宿舍为例
2025年
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打破传统高校宿舍单一的居住功能、功能复合化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该文结合国内新建高校宿舍的现状考察与在校学生对宿舍多元功能需求的调研,揭示目前高校学生宿舍设计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基于调研结论,以回应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目标,归纳总结了宿舍功能复合化设计的配置类型及要素构成,并针对性地从面积配置、复合方式、使用方式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思路,助力高校学生宿舍育人功能的达成。
劳燕青彭义洁
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
山水环境中党校校园空间的营造——潍坊市委党校新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实践被引量:6
2008年
该文结合潍坊市委党校规划及建筑设计"宜隐不宜显、宜敞不宜闭、宜庄不宜谐"的设计理念,阐述如何在充分尊重原生态地貌的基础上营造融合山水、"就地生长出来"的党校空间格局。
劳燕青董丹申
关键词:人工湿地
乡村建造实践——L宅被引量:1
2015年
缘起 对于大部分中国建筑师来说,能够设计建造自己的私宅是一件幸运的事情,L宅实践正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L宅处于乌镇、南浔、练市等古镇之间一个普通的典型江南乡村,距离杭州、苏州、上海、湖州等城市不到1h的车程。村落沿河而筑,尺度适宜,营造肌理随意而清晰。
劳燕青
关键词:乡村中国建筑师村落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源于基地环境的建筑设计创新被引量:2
2004年
建筑设计的发展动力在于不断创新,建筑设计创新的立足点在于对基地环境的分析与把握,从而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做出有利于建筑进步的选择,对基地给出合适的建筑解答。结合不同类型的工程实例分析,对建筑设计的创新进行讨论。
董丹申李宁劳燕青叶长青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地环境
绍兴托普信息技术学院设计分析——兼谈高校校园的环境营造
2003年
校园规划借助于有效的环境营造,以张-弛、疏-密、刚-柔的对比手法体现其理性与浪漫。通过对绍兴托普信息技术学院的设计分析,讨论了在山水环境中营造富有诗意的高校校园环境。
董丹申李宁钱晨劳燕青
关键词:高校校园规划山水环境
内聚外融——基于高校体育馆实践的设计策略研究
2024年
在“全民健身”的战略背景下,高等院校体育馆高速发展,而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紧张,土地资源稀缺、体育馆规模庞大及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日益显著。应对这一挑战并充分考虑高校体育馆的特点,提出“内聚外融”的设计策略,以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浙大海宁国际校区、抚州医学院体育馆三个工程营造为例,阐述“内聚”在行为流线梳理、多维空间复合、弹性模块转化等方面的聚合,“外融”在契合校园尺度、模糊内外边界、营造场所环境等方面的融合,达到内外空间的和合共生,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馆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金楚豪劳燕青
关键词:高校体育馆
乡村聚落平面形态的建筑节点网络图研究——从有效可视空间到一阶邻域
2024年
在乡村聚落中,建筑是以空间化方式、自组织机制聚集生长,从而在聚落内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部空间;每个建筑都通过一定的局部空间为介质,与其他建筑建立秩序关联;求解所有这些具有空间关联的两两建筑之间的秩序关系量值,便可通过统计汇集为聚落整体的形态秩序趋向。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在既往研究中采用了基于有效可视空间原则的建筑节点网络图来计量两两建筑之间的秩序关系量值。文章在对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空间中轴线划分聚落空间,形成建筑户域,并根据户域相邻性原则和影响距离的限制,确定两两建筑之间是否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进而绘制基于一阶邻域原则的建筑节点网络图。从有效可视空间网络图到一阶邻域网络图的方法提升,能够使研究对象聚焦于更核心的局部空间,进而使网络图更简洁、数据运算更高效。
浦欣成孙锳润徐洁颖劳燕青劳燕青
关键词:乡村聚落秩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