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正
- 作品数:11 被引量:8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含有β-二酮结构热致性液晶聚醚酮的合成
- 1996年
- 该文首先合成了新单体1,3-二(4′-羟基苯基)-1,3-丙二酮,然后与不同的1,n-二卤代烷缩合得到了一系列含有β-二酮结构的热致性液晶聚醚酮。
- 樊红霓张玲刘美正崔国娣
- 关键词:液晶聚醚酮Β-二酮热致性液晶
- 皂甙中糖链的研究
- 该论文的研究方向是开展强生物活性天然皂甙的全合成和皂甙中糖链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 刘美正
- 关键词:皂甙
- 液晶含氯聚芳酯的热分析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采用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同结构含氯聚芳酯的热性能和液晶性.实验结果表明:含氯聚芳酯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理想的液晶性,其中含柔性链段系列含氯聚芳酯熔融温度最低,液晶相变温度范围宽;萘二酚系列含氯聚芳酯熔融温度高,热稳定性好,但液晶相变温度范围窄.
- 刘美正樊红霓曹志勇王甡
- 关键词: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热性能液晶
- BMI的合成及其固化的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依据芳香二胺的胺基亲核性大小,将其区分为活化二胺和钝比二胺,采用极性不同的混合溶剂一步法高纯度和高收率地合成了4种双马来酰亚胺(BMI),详细地研究了合成的工艺条件,并对所得到的4种 BMI 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固化条件的初步探讨.
- 刘美正樊红霓宋才生王甡
-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
- 皂甙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2
- 1997年
- 本文从下面4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来有关皂甙的一些研究进展:1)皂甙的分离鉴定方法;2)生物活性研究;3)合成研究;4)应用前景。
- 刘美正郭忠武惠永正
- 关键词:皂甙活性
- 间位取代苯基和含氯芳基对PPTA性能的影响
- 1990年
- 本文通过在NMP-CaCl_2(6%)溶液体系中,低温溶液无规共缩聚反应,研究了间位取代苯基和含氯芳基引入量对PPTA分子量、液晶性、溶解性和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PTA分子链中间位取代苯基和含氯芳基引入量的增大,所获得的共聚物分子量、液晶性、耐热性均明显下降,但溶解性增加,热分解温度仍然大于400℃,当间位取代苯基引入量大于30%时,共聚物没有液晶性.含氯芳基引入量为5%-15%时,共聚物耐燃性最好。
- 刘美正宋才生王甡
- 关键词:PPTA
- 耐高温高分子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
- 1994年
- 本文用热重法研究了四种耐高温分子材料:聚芳醚酮酮、热致性液晶共聚芳酯、溶致性液晶聚芳酰胺和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热分解动力学.采用Ozawa方法和Coata-Redforn方法处理并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d、反应级数n、频率因子A.
- 刘美正樊红霓袁卫忠甘虎
- 关键词:聚醚酮酮热分解高聚物
- 固体过氧钨酸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通过粉状白钨酸和过氧化氢反应,制备丁W:O_2^(2-)为1:2的过氧聚钨酸固体,使用IR、Raman和XRD等手段,考察了其性质和结构.
- 石晓波李春根刘美正巫生华
- 关键词:络合物钨酸
- 热致性液晶氯代聚芳酯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6
- 1995年
- 以2,5-二氯对苯二甲酰氯,o-、m-、p-苯二酚,2,7-、2,6-、1,5-、1,6-萘二酚,1,6-己二醇为单体,溶液缩聚得到了3个系列12种热致性液晶氯代聚芳酯,采用红外光谱(IR)DSC/TG、X衍射、热台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等对所获得的聚合物结构、液晶性、耐热性、结晶性、在观形态、溶解性进行了表征分析。较详细地探讨了热致性液晶聚芳酯侧基取代和柔性链段等不同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刘美正樊红霓冯胜华曹志勇王甡
- 关键词:聚芳酯热致性液晶聚合物
- 含有β-二酮结构聚芳酯的合成和性能被引量:1
- 1997年
- 1,3二(4′羟基苯基)1,3丙二酮分别与间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2,5二氯对苯二甲酰氯进行溶液缩聚,获得了一系列主链中含有β二酮结构的全芳香族聚酯.这类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没有液晶性,而通过溶液共缩聚方法在上述聚合物中引入一定比例的柔性脂肪链段后,得到了两个性能优良的主链中含有β二酮结构热致性液晶共聚酯.
- 樊红霓张玲刘美正刘美正
- 关键词:聚芳酯液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