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源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法医学院法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AK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改变
  • 1篇云南少数民族
  • 1篇人类群体遗传...
  • 1篇少数民族
  • 1篇酸性磷酸酶
  • 1篇腺苷酸
  • 1篇腺苷酸激酶
  • 1篇磷酸酶
  • 1篇民族
  • 1篇脑震荡
  • 1篇类群
  • 1篇基因
  • 1篇基因频率
  • 1篇PGM

机构

  • 3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3篇刘源
  • 2篇欧炯文
  • 2篇申滨
  • 2篇吴春燕
  • 2篇邹浪萍
  • 2篇赵丽萍
  • 2篇刘友祥
  • 2篇李建京
  • 2篇韩晓华
  • 2篇赵永和
  • 1篇姚凤升
  • 1篇钱纬
  • 1篇于建云
  • 1篇刘汉钧
  • 1篇韩丹
  • 1篇李树华
  • 1篇赵以诚

传媒

  • 1篇遗传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1996
  • 1篇199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豚鼠脑震荡实验模型的建立和形态观察被引量:11
1992年
实验用健康豚鼠46只,予以编号。用暴力撞击头部,建立脑震荡的动物模型。30只动物出现昏迷,于数分钟內恢复正常,无感觉和运动后遗症。分别于3、6、12、24、48、72h,1、2、3、4周处死。肉眼观察脑表面无异常,光镜和电镜下,72h以内各组胼胝休和脑干传出传入纤维轴索肿胀成串珠状或断裂成节段形,髓鞘崩解。其中24、48h有数量不等的巨噬细胞浸润;银染色可见轴索断端有收缩球。大脑皮质神经细胞部分有缺血固缩或肿胀变性,尼氏体溶解及卫星现象。血管反应及胶质细胞增生,偶见结节。伤后1~4周反应逐渐减轻。其余16只动物有不同部位的脑组织挫伤。对照组7只动物无上述阳性发现。
姚凤升于建云赵以诚刘汉钧韩丹钱纬缪华英李树华刘源
关键词:脑震荡动物模型形态学改变
云南22个少数民族人群红细胞酶EsD、PGM_1、GLOI、EAP、ADA和AK_1多态分布调查
1996年
酯酶D(EsD)、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PGM1)、乙二醛酶Ⅰ(GLOI)、红细胞酸性磷酸酶(EAP)、腺苷脱氨酶(ADA)和腺苷酸激酶(AK1)都是存在于人类红细胞及某些组织中的具有遗传多态性的同工酶类,它们的表型分布在不同人类群体中不尽一致,因而受到人类群体遗传学、法医学及临床医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视。为了解上述6种红细胞酶在云南少数民族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以提供遗传学、人类学、民族学。
申滨邹浪萍欧炯文赵丽萍韩晓华李建京赵永和吴春燕刘源张怀谊张华健刘友祥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人类群体遗传学
云南23个少数民族人群腺苷酸激酶(AK_1)多态分布调查
1996年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对云南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布依、独龙和苦聪人等23个少数民族人群的红细胞腺苷酸激酶(AK1)的多态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3个人群中均未检出AK12纯合子。但在彝、回、景颇、布朗、怒和德昂6个民族中检出了杂合子,基因频率在这6个民族中的分布在0.0045-0.0446之间,其中,仅回族的AK12基因达多态水平。
申滨邹浪萍欧炯文赵丽萍赵永和韩晓华李建京吴春燕刘源刘友祥
关键词:少数民族腺苷酸激酶多态性基因频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