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坤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株
  • 2篇小麦
  • 2篇霉病
  • 2篇赤霉
  • 2篇赤霉病
  • 1篇氮代谢
  • 1篇氮量
  • 1篇氮浓度
  • 1篇氮水平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碳代谢
  • 1篇碳氮
  • 1篇碳氮代谢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硝态氮
  • 1篇全氮
  • 1篇硝态氮
  • 1篇小麦赤霉病
  • 1篇小麦植株

机构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叶优良
  • 2篇刘小宁
  • 2篇黄玉芳
  • 2篇刘海坤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氮水平下小麦植株的碳氮代谢及碳代谢与赤霉病的关系被引量:19
2014年
为明确不同施氮量下小麦植株的碳氮代谢特性及碳代谢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小麦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和大穗型品种‘周麦16’为供试材料,在0kg(N)·hm^-2、120kg(N)·hm^-2、180kg(N)·hm^-2、240kg(N)·hm^-2、360kg(N).hm125个氮肥水平下,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植株可溶性糖含量、C/N以及小麦赤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小麦植株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和C/N由越冬到开花期呈“V”形变化,拔节期最低,分别为80~200mg.g^-1和3~10。开花期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最大,且施氮处理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和C/N比不施氮处理分别低15.4%~47.7%和24.5%~63.1%。植株全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差异最大。两个品种小麦植株的可溶性糖和氮素的累积吸收量在小麦生育期内均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全氮含量与小麦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显著负相关;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的可溶性糖含量、C/N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线性关系。说明小麦拔节期到开花期的碳氮代谢对赤霉病的发生影响较大。
刘海坤刘小宁黄玉芳叶优良
关键词:小麦全氮赤霉病
施氮量、土壤和植株氮浓度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赤霉病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解施用氮肥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情况,探索施氮、土壤供氮、植株氮浓度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多穗型豫麦49-198(YM49-198)和大穗型周麦16(ZM16)为供试品种,设N 0、120、180、240、360 kg/hm25个施氮水平(N0、N120、N180、N240、N360),根据"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调查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情况。【结果】土壤硝态氮含量及0—9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收获期N0、N120、N180处理0—3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及0—90 cm累积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N240和N360处理。两个品种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DI)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豫麦49-198施氮处理的病穗率和DI比不施氮处理分别增加29.5%~132.0%和35.9%~225.2%,周麦16施氮处理的病穗率和DI比不施氮处理分别增加42.4%~161.8%和41.7%~206.9%;两个品种小麦N180处理赤霉病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与N0、N120差异较小,显著低于N240和N360;周麦16较豫麦49-198发病严重,各处理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比豫麦49-198分别高出7%~25%和28.0%~63.6%。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DI与硝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0—90 cm硝态氮累积量呈线性正相关。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茎基部硝酸盐含量和拔节期~开花期植株的全氮含量各处理间差异较大,且与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DI显著线性正相关。【结论】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小麦收获后施氮量低于N 180 kg/hm2时土壤中硝态氮残留较低,赤霉病发病较轻。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施氮量过高会加重小麦赤霉病病害;小麦拔节期~开花期的氮浓度过高会加重赤霉病病害,因此在这一时期,适宜的施氮量、土�
刘小宁刘海坤黄玉芳叶优良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土壤硝态氮施氮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