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峰

作品数:58 被引量:81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天文地球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盆地
  • 18篇凹陷
  • 14篇油气
  • 11篇东营凹陷
  • 8篇运移
  • 7篇地质
  • 7篇油气运移
  • 5篇流体
  • 4篇志留系
  • 4篇石油地质
  • 4篇超压
  • 4篇沉积盆地
  • 3篇地层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页岩
  • 3篇油气勘探
  • 3篇曾母盆地
  • 3篇输导
  • 3篇塔里木盆地

机构

  • 58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广州海洋地质...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58篇刘晓峰
  • 22篇解习农
  • 8篇张成
  • 8篇姜涛
  • 5篇陆永潮
  • 3篇张莉
  • 3篇郭秀蓉
  • 3篇张翠梅
  • 2篇吴庐山
  • 2篇王华
  • 2篇邱燕
  • 2篇魏俊浩
  • 2篇任建业
  • 2篇周江羽
  • 2篇杜学斌
  • 2篇苏明
  • 2篇刘睿
  • 2篇袁艳宾
  • 2篇冷济高
  • 2篇帅庆伟

传媒

  • 8篇地球科学(中...
  • 8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地球科学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地学前缘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中国锰业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沉积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换伸展型盆地异常压力的分布与成因机制分析:以惠民凹陷临南洼陷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370口钻井试油实测(DST)压力数据分析了临南洼陷异常压力的分布特征和异常低压的成因机制。临南洼陷不仅发育低压,而且存在超压。低压在井深1 300~4 000m区间内普遍发育;超压出现在井深3 200~4 400m区间内。沙三段的低压和超压共存。异常压力的分布与转换伸展型盆地的应力场密切相关。低压主要分布在转换伸展型盆地的最大伸展区域,超压主要沿挤压轴方向展布,且靠近洼陷中央。转换伸展断裂的泵吸作用导致流体低压和低压油气藏的形成。
刘晓峰
关键词:低压超压临南洼陷
陆相细粒混合沉积分类、特征及发育模式——以东营凹陷为例被引量:12
2020年
细粒混合沉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对其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基于持续多年对东部陆相页岩的研究,重新定义了细粒混合沉积概念,综合钻井、录井、测井、岩心、薄片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资料,按照岩相发育特征、砂/灰/泥比值、混积组构方式和沉积微相分带4项分类原则,提出陆相细粒混合沉积扇形分类方案,将细粒混合沉积划分为灰-泥二元混积、砂-泥二元混积和砂-灰-泥三元混积3种类型,并进一步细分为12个亚类。在此基础上,以东营凹陷为例,从点、线、面3个维度分析了陆相细粒混合沉积的发育特征和展布规律,提出细粒混积相带分布模式,认为细粒混积在平面上具有环带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细粒沉积中的天文节律特征,认为其可以很好地反映细粒混合沉积中的旋回特征,对于混合沉积精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杜学斌杜学斌刘晓峰陆永潮张守鹏马义权赵珂魏巍
关键词:东营凹陷
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样式和成因机制分析被引量:16
2005年
以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为基础,借鉴典型盐或泥构造的研究成果,文中确立了东营凹陷盐-泥构造样式:盐-泥枕构造、盐-泥滚—滑脱断层簇—滚动背斜构造、盐-泥核背斜—拱顶断层簇构造。区域伸展作用下的重力滑动作用是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主导成因机制。重力滑动作用表现为触发盐-泥层的聚集—隆升和引起薄皮滑脱作用。由此文中将盐-泥构造演化历程划分为盐-泥枕发育期和滑脱断层—盐-泥滚—盐-泥核背斜发育期。最终建立了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成因-演化模式。
刘晓峰解习农张成姜涛
关键词:构造样式东营凹陷
上扬子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沉积期火山活动对页岩有机质富集程度的影响被引量:38
2018年
利用等时地层格架内建立的火山活动事件与海洋古生产力及氧化还原环境的对应关系,对上扬子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沉积期火山活动及其对页岩有机质富集程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斑脱岩主要发育在五峰组沉积期海侵体系域(TST1)与龙马溪组沉积期海侵体系域(TST2)中,这两个体系域均对应高硅高炭的优质页岩相。根据斑脱岩发育的分段性特征,将TST1划为斑脱岩密集段,TST2划为斑脱岩稀疏段,前者斑脱岩发育频次大于1.5层/Ma且斑脱岩累计厚度比(斑脱岩厚度/页岩厚度)大于1%,后者斑脱岩发育频次小于1.5层/Ma且累计厚度比小于1%。TST1(密集段)较TST2(稀疏段)火山活动强度大且频次高,造成TST1有机质含量普遍较TST2高。剧烈且频繁的火山活动对页岩有机质富集具有双重促进作用,一方面火山灰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海洋生物生产力,另一方面火山作用产生极度缺氧的环境提高有机质的埋藏量和保存率。
吴蓝宇陆永潮蒋恕刘晓峰何贵松
关键词:页岩火山活动
济阳坳陷细粒混积岩类型与湖盆演化的耦合关系被引量:8
2020年
综合钻井、岩心、薄片和地球化学等资料,详细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细粒混积岩的混积类型、不同类型细粒混积岩的成因、垂向分布以及古湖泊水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细粒混积岩包括层状-纹层状组构混积型和块状矿物组分混积型等2种混积类型;自下而上主要由层状-纹层状组构混积型夹块状矿物组分混积型发育段,过渡为块状矿物组分混积型夹层状-纹层状组构混积型发育段;表明了由潮湿且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明显的深水湖泊,演化为水体较浅、盐度均一且受季节性气候影响不明显的湖泊环境,并建立了高水位早期-高水位中-晚期-低水位期的湖泊演化模式.在湖泊高水位早期阶段的早-中期和高水位中-晚期,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主要是氧化还原条件和古生产力;在湖泊高水位早期阶段的晚期,古生产力是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在湖泊低水位时期,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是氧化还原条件.总体上,适量的陆源供给(粘土矿物和石英含量均小于22%)会促进有机质富集,而过量的陆源碎屑输入以及碳酸盐的快速沉淀都会导致有机质被稀释.
马义权刘惠民张守鹏陆永潮刘晓峰
关键词:沙河街组有机质古气候
东营凹陷低压系统的特征及成因机制被引量:10
2002年
钻井测试证实 :东营凹陷的边缘凸起带、盆倾断裂带及中央隆起带发育有低压油气藏。边缘凸起带上的低压层多分布于小于 2 0 0 0m的浅层 ;隆起带上的位于 2 0 0 0m以下的深层 ;在盆缘断裂带 ,深、浅层均有分布。轻烃的扩散作用、流体 (油气 )沿断裂和不整合面的压力释放作用及因盐度差引起的渗流作用是低压形成的主要原因。东营凹陷不仅气藏具有低压异常 ,而且在稠油油藏和常规油藏中也有广泛的分布。气藏及稠油油藏的低压多集中于 2 0 0 0m以上的浅层 ,常规油藏的低压则多集中于 2 0 0
刘晓峰解习农
关键词:油气藏低压系统东营凹陷
南堡凹陷边界断层及成盆机制被引量:16
2012年
边界断层特征对于盆地演化历史与成盆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揭示了南堡凹陷边界西南庄断层(XNZF)和柏各庄断层(BGZF)的关系,通过边界断层不同区段上产状、活动差异性分析以及与沉积中心和同沉积断层的空间匹配关系,揭示盆地古应力场演化和边界断层的性质,提出南堡凹陷的成盆机制。地震水平切片、重力异常分布和地震剖面显示了XNZF和BGZF在交汇处连续过渡,不存在主次分级和相互切割,表现为同一条断层(简称为西—柏断层)。但西—柏断层的XNZF区段断层倾角小,走向曲折,断面弯曲;BGZF则相反,倾角大,走向和断面平直。边界断层古落差的计算表明,XNZF古近纪整体活动强烈,BGZF仅始新世末期—渐新世在高柳构造带活动强烈。对比同沉积断层、沉积中心与边界断层三者的空间匹配关系发现: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s3)—沙河街组二段(Es2)沉积时期,受NE向同沉积断层控制,沉积中心呈NE向展布,说明盆地呈NW向伸展;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s1)—东营组(Ed)沉积时期,沉积中心展布有NE和NW两个方向,盆地NW向断层左旋走滑作用强烈,并伴随NW向伸展;新近系馆陶组(Ng)沉积以来,沉积中心受NEE和NW断层联合控制,表现为持续的走滑伸展作用。相应地南堡凹陷应力场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弱转换伸展期、强转换伸展期和稳定转换伸展期。研究认为XNZF沿BGZF左旋走滑方向上的伸展形成了南堡凹陷,提出了南堡凹陷古近纪新成因模式——转换伸展断层终止盆地模式。
张翠梅刘晓峰
关键词:边界断层古近纪南堡凹陷
储层超压流体系统的成因机制述评被引量:27
2003年
储层超压流体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压力封闭层、超压流体、岩石骨架和输导通道;由于储层超压系统所处环境的差异,其超压强度可以大于、等于和小于环境的超压强度;超压传递、不均衡压实、裂解气的生成和浮力作用是储层超压形成的重要机制;大多数储层超压是油气聚集的结果;超压释放是超压流体系统内部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研究储层超压流体系统将更直接地揭示超压盆地中油气运移和聚集的过程。
刘晓峰解习农
东营凹陷流体压力系统研究
利用300余口钻井泥岩声波测井资料和实测地层压力资料,分析了东营凹陷流体压力系统结构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单井的压力-深度曲线呈现出“二段式”,即上段正常压力系统(正常压实带),下段异常压力系统(欠压实带)。剖面和平面压力...
刘晓峰解习农
关键词:东营凹陷
文献传递
超压盆地流体动力系统与油气运聚关系被引量:56
2000年
流体动力系统是盆地流体分析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莺歌海盆地和东营凹陷为例 ,分别探讨了泥 流体底辟型和盐底辟型盆地流体动力系统特征。研究表明 ,超压盆地内流体动力系统决定了不同成因流体流动的驱动机制和方向及流体域分布 ,进而控制油气运聚的全过程。
解习农刘晓峰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油气运聚东营凹陷超压流体流动全过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