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

作品数:17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6篇内障
  • 6篇白内障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 5篇晶状体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超声
  • 4篇超声乳化
  • 3篇植入
  • 3篇手术治疗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人工晶状体植...
  • 3篇外伤性
  • 3篇晶状体植入
  • 3篇玻璃体
  • 2篇血管
  • 2篇眼眶
  • 2篇视网膜

机构

  • 17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作者

  • 17篇刘晓
  • 6篇姜倩钰
  • 4篇郭涛
  • 3篇史要武
  • 3篇韩雪梅
  • 2篇沙英虹
  • 2篇徐红
  • 1篇李添天
  • 1篇史跃武
  • 1篇高声娣
  • 1篇白晶
  • 1篇胡秀玲
  • 1篇周健
  • 1篇王晶
  • 1篇郭淑香
  • 1篇金蕾
  • 1篇杨明

传媒

  • 13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丝裂霉素、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周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能有效提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
徐红刘晓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干扰素
泪道激光探通合并泪道插管治疗化脓性泪囊炎被引量:1
2005年
郭涛白晶刘晓
关键词:泪道激光泪囊炎
眼眶滑车骨化的CT征被引量:3
2007年
眼眶滑车是附着于眼眶前部内上角的软骨环,呈“U”形,上斜肌肌腱通过此环。由于软骨在CT检查中不显影,故通常CT影像检查中无法显示滑车的影像。但部分人的滑车软骨在成年后可以发生骨化,因此这部分人的滑车就可在CT等影像学检查中被发现。由于放射线科的医师对眼眶内滑车的结构并不十分了解,常将骨化的滑车报告为眼眶高密度异物影。
郭涛姜倩钰刘晓史要武
关键词:CT检查眼眶内滑车骨化影像检查影像学检查
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 2 6例老年性白内障 (近成熟期至过熟期 )行巩膜隧道切口 ,外切口距角膜缘 1~ 1 .5mm ,宽 6mm ,内切口达角膜缘内 2mm的透明角膜处 ,3 .2mm穿刺刀刺入前房 ,开罐截囊 ,水分离 ,隧道刀扩大内切口至 8~ 1 0mm ,用晶状体钩将晶状体核旋入前房 ,用镊子压住切口后唇 ,加压使核娩出 ,植入光学部分为 5.5~ 6mm的PMMA人工晶状体 ,切口不缝合。结果 术后 1周内裸眼视力高于 0 .5者 2 3例占 89%。术中无虹膜脱出 ,术后未发生切口渗漏或浅前房。结论 本手术后早期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 ,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手术费用低 。
刘晓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老年性白内障联合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例(26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0眼(76.92%);视力不变者5眼(19.23%);视力下降者1眼(3.85%)。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角膜上皮水肿7眼(26.92%),前房炎性反应6眼(23.08%),玻璃体再积血3眼(11.54%),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眼(7.69%),后发性白内障8眼(30.77%),术后虹膜后粘连4眼(15.38%)。术后15眼需补充眼内激光光凝。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大多数患眼视力改善,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
刘晓郭涛高声娣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
严重眼外伤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法探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效果。方法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内异物摘出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等治疗严重眼外伤34例(34眼)。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6眼(76.47%),术后视力不变者6眼(17.64%),术后视力下降者2眼(5.89%);眼内异物14眼(41.17%)均一次成功摘出,视网膜脱离者13眼(38.23%),手术后成功复位11眼(84.62%)。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掌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则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挽救大多数严重外伤眼,并能获得一定的视功能。
刘晓韩雪梅郭涛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外伤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效果。方法对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根据其晶状体脱位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摘出脱位的晶状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包括:角膜缘切口摘出脱位于前房的晶状体;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平坦部切口晶状体切除,合并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或睫状沟缝线固定等。结果22例(22眼)术后矫正视力低于0.05者3眼(13.64%),0.05~0.25者9眼(40.915),0.3~1.0者10眼(45.45%);有19眼(86.36%)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方法根据脱位晶状体位置及有无并发症而定。选择不同手术的适应证及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刘晓姜倩钰胡秀玲
关键词:晶状体脱位手术
青光眼术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手术技巧,并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32眼)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4~21月,观察视力、滤过泡、眼压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有30眼(93.75%)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眼术后视力无提高者系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者。术后矫正视力低于0.05者3眼(9.38%),0.05~0.25者8眼(24.99%),0.3~1.0者21眼(65.63%)。所有病例术后滤过泡均无影响,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和虹膜炎症反应。结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可提高视力并保持滤过泡的功能。
刘晓姜倩钰沙英虹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透明角膜切口
腱膜性上睑下垂手术的体会
2009年
目的探讨腱膜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并总结手术的体会。方法对32例(50眼)腱膜性上睑下垂进行上睑提肌折叠术和上睑成形术,术后随访1-5年,平均3年。结果32例(50眼)中有30例(48眼)占98%眼术后效果较满意,2例欠矫,占4%。结论上睑提肌折叠和上睑成形术是矫治腱膜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但须重视根据术前检查和术中观察掌握手术量。
韩雪梅刘晓史要武
关键词:上睑下垂手术
羊膜移植眼表重建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评价保存羊膜移植重建眼表治疗眼表疾患的疗效.方法2001年7月~2004年7月我院住院的眼表疾病16例(16眼)(化学烧伤引起的睑球粘连、瘢痕性结膜囊狭窄8例,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3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大面积结膜缺损5例)进行单层保存羊膜移植重建眼表,术后随访6~12月,行视力及裂隙灯显微镜等眼科常规检查,观察羊膜植片及角结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术眼均未见羊膜植片溃烂或溶解.术后早期(1周内)羊膜植片有轻度水肿,后逐渐透明.所有术眼眼表得以重建,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羊膜作为一个含基膜和基质成分的胶原支架,可以使受体的结膜或角膜上皮细胞扩展及移行于其上,达到真正的结膜及角膜眼表的重建,是眼表重建术的一大进展.
姜倩钰刘晓周健史跃武
关键词:羊膜移植眼表疾病眼表重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