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教育“拼妈”?——父母参与子代教育的程度差异及其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教育拼妈"说虽近年来盛传于互联网和坊间,然而其是否普遍存在,存在后会产生何种影响尚不明晰。通过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母亲参与子代教育的程度普遍大于父亲,且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程度越大。母亲普遍高参与证实了时下热议的"教育拼妈"现象"。教育拼妈"趋势的延续将可能再生产性别不平等关系,造成母职"密集化",形成母职焦虑,但也会因高学历母亲的增多及其在子代教育中的高参与度和文化资本输入,而有助于提高人口再生产质量。
- 刘文
- 高校如何防治学生遭遇性骚扰——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中国台湾成功大学的比较与借鉴被引量:5
- 2019年
- 学生遭遇的性骚扰是高校性骚扰的主要类型,近年来多次发生的高校性骚扰事件促使教育部加紧构建防治高校性骚扰机制,以杜绝侵害学生的行为。文章在比较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学生遭遇性骚扰"的释义之基础上,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台湾成功大学为案例,对比分析两所高校防治性骚扰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过程发现,按照政府法规制定反性骚扰的校本政策、具有明确的性骚扰释义、设有受理申诉并展开保密调查的专门机构、提供非正式解决途径、惩处与安抚并举、实施以预防为本的常态教育,是两所高校防治性骚扰的共同特征。然而,在人文关怀取向和制度环境效力上两校存在差异。结合这些共同特征与细微差异,可为大陆高校防治学生遭遇性骚扰提供启示。
- 刘文滕旭广
- 关键词:性骚扰
- 中学生高等教育期望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被引量:3
- 2020年
- 高等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反转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自“威斯康星模型”被广泛认同以来,教育期望是预测教育获得的有效指标,因而高等教育期望性别差异成为解释高等教育获得性别差异的理想视角。运用“CEPS”数据,考察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重要他人对其高等教育期望的影响及影响效应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第一,女生更期望接受高等教育;第二,父母期望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更大,女生获得教师的鼓励更多,且女生同伴群体上进程度更高;第三,女生更期望接受高等教育现象除了可从同伴群体文化中获得部分解释,两性学生高等教育期望固有差异亦是重要原因。
- 刘文
- 关键词:中学生性别差异
- 民族地区大学教师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专业自觉视域被引量:1
- 2018年
- 长期以来因自然、历史以及文化三重因素的叠加与耦合,民族地区大学教师遭遇发展瓶颈。各种依靠外部驱动以实现民族地区大学教师发展的项目,其结果大多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发展是一种生命活动,生命活动的目的不在生命外部而在生命内部,内部自觉是大学教师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专业自觉是内部自觉的核心,据此提出民族地区大学教师应以"专业自觉为主,外部驱动为辅"的动力组合方式发展,并在专业自觉的视域下构建了民族地区大学教师发展的路径。
- 刘文蒋芝云
- 关键词:教师发展大学教师民族地区
-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之变与不变被引量:49
- 2018年
-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将造成冲击,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其能在教师、学生、教学、科研、学科与专业、高校管理、高等教育系统等七个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它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和行政人员,无法代替学生学习,不能改变教学的本质,也难以胜任复杂的科研工作,更不可能冲击人文学科和消除高职院校。其作为一项新科技,仅能以技术革命的形式推动高等教育变革,既无法改变教育的本质及其所决定的教育行为与结构,也无法变更高等教育使命及其所决定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
- 刘文
-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教育本质
- 国际高等教育性别结构转变的脉络、条件与趋势——基于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高等教育性别结构由“男多于女”向“女多于男”转变是国际化的普遍现象。探究国际高等教育性别结构转变的脉络、条件和转变后的趋势,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高等教育性别结构转变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趋势,且可从性别结构变化之维,丰富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内涵。文章基于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分析发现:高等教育性别结构转变的时空秩序不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同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且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于男性”是国际高等教育性别结构转变的普遍条件;高等教育性别结构转变后,女大学生比例高于男生的态势通常不可逆,基本维持在50%~69.5%的区间内。中国高等教育性别结构顺应国际高等教育性别结构转变的潮流和规律,至少在未来中长时期内,中国女大学生比例恒高于男生,日益增多的高学历女性及其带来的“性别红利”将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
- 刘文
-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
- 跨时代之思:学术自由的理念、内涵与困境被引量:1
- 2017年
- 学术自由作为一种权利,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上天恩赐的,必须通过理念的支持和实体的斗争而获得。时代在变革,大学在发展,作为大学办学理念的学术自由也不断变迁,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在理念支持、内涵和困境方面都不同于现代大学的学术自由。然而从中世纪到现代,自由之理念一直是学术自由的合法性来源,大学自治是保障学术自由的根本制度,这两者任何一方存在问题,学术自由就深陷困境;现代大学要突破学术自由的困境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一手抓人文环境建设,一手抓制度环境建设。
- 刘文
- 关键词:学术自由大学自治
- 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的经济学解析被引量:4
- 2004年
- 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过剩”是经济危机的一种反映。我们应该彻底抛弃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凯恩斯高消费理论、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的理想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奈尔的短缺理论,既要靠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要探索解决“过剩”难题的具体途径。
- 刘文
- 关键词:经济学解析萨缪尔森凯恩斯弗里德曼市场经济理论大学毕业生
- 高校法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基于59所高校法务机构设置的分析
- 治理文化的变迁、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迫切要求高校依法治校。然而,高校依法治校的实施工作却推进缓慢。本文对59所高校的法务机构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管窥我国高校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美国高校内...
- 刘文
- 从经济学角度看大学毕业生“过剩”问题的解决被引量:2
- 2003年
- 刘文
- 关键词:经济学大学毕业生高等教育就业理念创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