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信

作品数:58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8篇家蚕
  • 18篇饲料
  • 18篇人工饲料
  • 15篇基因
  • 12篇摄食
  • 12篇摄食性
  • 12篇食性
  • 10篇性状
  • 9篇转基因
  • 8篇杂交
  • 8篇植物
  • 8篇生物防治
  • 8篇转基因植物
  • 8篇物防
  • 8篇基因植物
  • 8篇害虫
  • 8篇害虫生物防治
  • 8篇蚕品种
  • 6篇经济性状
  • 6篇家蚕品种

机构

  • 57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宜宾市农业科...
  • 1篇四川省南充蚕...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8篇刘庆信
  • 24篇崔为正
  • 17篇张升祥
  • 15篇刘训理
  • 14篇吴亚群
  • 10篇牟志美
  • 10篇程洋
  • 10篇王洪江
  • 8篇杨洋
  • 7篇徐欣
  • 7篇崔海波
  • 7篇陈永波
  • 6篇高绘菊
  • 6篇郭晓琪
  • 5篇刘朝阳
  • 5篇周启升
  • 5篇于奇
  • 4篇赵晓
  • 4篇王彦文
  • 4篇王洪利

传媒

  • 13篇蚕业科学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7篇昆虫学报
  • 3篇第十二届家(...
  • 2篇中国蚕业
  • 2篇生理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蚕桑通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北方蚕业
  • 1篇THE 1S...
  • 1篇中国蚕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1
  • 2篇2017
  • 1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araconiothyium variable GHJ-4木质素降解酶的酶学性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木质素降解子囊菌Paraconiothyrium variabile GHJ-4分泌的漆酶(laccase)、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3种木质素降解酶的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酶学性质,为利用该菌株进行木质素降解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愈创木酚、2,6-二甲基苯酚和黎芦醇为底物测定laccase,MnP和LiP的酶活性,研究3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温度和pH稳定性及金属离子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GHJ-4菌株发酵18,15和21天后,分别获得laccase,MnP和LiP最高酶活为1 390.3,30.3和52.5 U·mL^(-1)。laccase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左右,最适反应pH为5.5左右,在55℃以下、pH 4.0~7.0的范围内较为稳定;MnP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左右,最适反应pH为5.0左右,在55℃以下、pH 4.0~9.0的范围内较为稳定;LiP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左右,最适反应pH为3.0左右,在40℃以下、pH 2.0~4.0的范围内较为稳定。Mg^(2+),Zn^(2+),Cu^(2+),K^+对laccase起促进作用,Na^+和Zn^(2+)对LiP起促进作用,Mn^(2+)对MnP起激活作用,而Fe^(3+),Ca^(2+),Pb^(2+),Co^(2+),Al^(3+)对3种酶均起抑制作用,其中尤以5 mmol·L^(-1)Fe^(3+)对3种酶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温度、pH及金属离子对Paraconiothyrium variabile GHJ-4 3种木质素降解酶的酶学特性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王凤娟李伟庆牟志美王彦文刘庆信高绘菊
关键词: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酶学性质
家蚕新品种泰·丰、晓·晖的育成被引量:1
1997年
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在春、夏、秋不同环境条件下,经严格的后代选择,育成抗逆性强.老熟、眠起齐一的中系蚕品种泰、丰和日系蚕品种晚、晖,其组配成四元杂交种菜·丰×晓·晖,经过多次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该四元杂交种产茧量比对照种菁松×皓月提高6%,产值提高6%~9%,茧丝长1400m,解舒率77%,净度95分,同时具有制种容易的特点,是一个优良的蚕品种。
刘庆信牟志美刘训理
关键词:家蚕杂交育种
miR-995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miR‑995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过表达miR‑995能够显著减小翅面积,并抑制翅的发育;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为:miR‑995直接抑制Hippo信号通路靶基因diap1的表达,进...
周紫章刘庆信赵云贺于璇
文献传递
南极拟三列真藓BpMBF1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极拟三列真藓BpMBF1基因及其应用,具体涉及南极拟三列真藓的BpMBF1基因的克隆、抗低温机制的研究及转基因植物抗低温能力的分析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南极拟三列真藓的BpMBF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刘庆信吴萍刘训理赵晓周启升
文献传递
家蚕多代食性歧化选择对后代摄食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利用桑叶粉含量不同的人工饲料饲养及全龄桑叶育,调查了经过定向选出的菁松A、菁松B、皓月A、皓月B等4个家蚕品系的高食性和低食性新品系及高食性品系杂交组合的主要性状,以探讨连续多代食性选择对后代摄食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用含...
兰凤杰张升祥王洪江程洋吴亚群王洪利刘庆信崔为正
关键词:家蚕食性经济性状人工饲料
文献传递
一种调控昆虫翅发育的miR-318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调控昆虫翅发育的miRNA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过表达miR‑318能够显著减小翅面积,并抑制翅的发育;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为:miR‑318直接抑制Hippo信号通路转录因子Scal...
周紫章刘庆信赵云贺于璇
文献传递
木质纤维素降解白腐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木质纤维素是生物能源领域颇具潜力的原料,其复杂的结构组成是制约高效降解利用这一资源发展生物炼制的瓶颈。白腐菌作为自然界最主要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菌之一,揭示其降解的分子机制是阐明自然界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和该生物质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基础。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菌方面的研究取得许多成果,为深入研究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机理提供了重要信息。从木质纤维素降解白腐菌的胞内蛋白质组学、亚蛋白质组学和分泌蛋白质组学,以及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降解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从蛋白质组学角度阐明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的分子机制。
王凤娟李伟庆牟志美王彦文刘庆信高绘菊
关键词:白腐菌
家蚕新品种性状比较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试验对家蚕10个原原母种和3个杂交种分别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发育经过、生命力、茧质等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育成的蚕品种86A、86B、92C、92D体质强健,茧质性状优良。一代杂交种新三元和86A·86B×92C·92D是两个优良的蚕品种。
刘庆信张伟
关键词:家蚕
转基因家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被引量:5
2011年
转基因家蚕Bombyxmori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家蚕染色体中,使之出现先前不具有的性状和产物,并且可以保持传代,在个体水平可以体现外源基因的功能,使外源基因获得大量表达。目前转基因家蚕研究主要以piggyBac转座系统为常用载体,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为常用报告基因,经显微注射法获得转基因家蚕的成功率可达40%。通过转基因家蚕技术已经探明了家蚕外源导入核受体基因BmFtz-F1,调控家蚕体壁半透明的BmBLOS2基因、蜕皮启动激素(ecdysis-triggering hormone,ETH)基因以及家蚕抗菌肽CecB(cecropin B)基因的功能;获得了具有高品质、高细纤度、高拉伸强度和高弹性丝品种,能吐带绿色荧光或粉红色荧光的蚕丝品种,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品种及抗藤黄微球菌的品种;成功表达纯化了人的Ⅲ型前胶原蛋白、人碱性纤维生长因子、人血清蛋白、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人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猫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生物活性蛋白、疫苗及特殊的生物材料。随着家蚕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转基因家蚕产物将在国防、军工、航天、医药等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周启升于奇刘庆信
关键词:家蚕转基因报告基因生物反应器
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菁优×皓优的育成
2024年
家蚕人工饲料育是我国蚕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培育摄食性好、经济性状优良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是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之一。运用导入杂交、系统选择育种技术,将广食性基因导入现有优良品种,以人工饲料摄食性及茧丝性状为主要选择指标,育成了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菁优×皓优(优食一号)。人工饲料育鉴定表明,该品种收蚁后24 h疏毛率、起蚕率、眠蚕体质量等摄食性指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特别是在M10饲料育时,24 h疏毛率和192 h 3龄起蚕率分别高出对照20.02个百分点和17.40个百分点。该品种全龄经过较对照短21 h,生命力、茧丝质及抗性指标等全面优于对照。农村饲养鉴定表明,全龄桑叶育时万蚕茧层量和鲜茧出丝率与对照基本持平,其他调查指标均优于对照;在1~2龄饲料育、3~5龄桑叶育时,所有指标均高于对照。该品种先后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和河南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合于北方蚕区及其他气候适宜蚕区小蚕饲料育,也可在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中饲养。
张升祥任春久任春久王洪江程洋高绘菊高绘菊刘朝阳刘朝阳刘庆信崔为正
关键词: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选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