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伟
- 作品数:31 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4例手术患者保存的胃癌标本,病理诊断标准均参照WHO标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检测上述所有标本中EpCAM和Claudin-18的表达,比较EpCAM与Claudin-18的表达和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与EpCAM和Claudin-18表达的关系。结果EpCAM的表达比例随肿瘤的增大以及远处转移的发生而升高(χ^2=4.526、36.090,P=0.033、0.000);不同年龄、肿瘤TNM分期、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患者Claudin-18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仅肿瘤大小和远处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RR=50.076、1.617,P=0.016、0.032),EpCAM和Claudin-18的表达均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EpCAM与Claudin-18与胃癌侵袭性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异常表达不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贾长河谢毅宋晓霞袁媛刘博伟谢甲贝于静
-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黏附分子连接蛋白类
- 白细胞介素10基因修饰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炎症和肝再生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移植对大鼠纤维化肝脏的炎症反应和肝再生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组(10只):皮下注射澉榄油3ml/kg,2次/周,首剂加倍,共注射8周;(2)模型组(16只):皮下注射体积分数40%CCl4和橄榄油(CCl4:儆榄油=2:3),3ml/kg,注射次数和时间同正常组,于第4周末经门静咏分支输注1ml无菌等渗盐水(NS);(3)BDLSC组(12只):造模方法同模型组,于第4周末经门静脉分支输注BDLSC 1ml(每毫升NS含BDLSC 2×10^5个),后续处理同模型组;(4)BDLSC/IL-10组(12只):造模方法同模型组,于第4周末经门静脉分支输注IL-10基因修饰BDLSC 1ml(每毫升NS含BDLSC 2×10^5个),后续处理同模型组。大鼠于造模第8周末处死,留取肝组织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IL-10、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根据不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DLSC能顺利种植于肝内,并至少维持4周。大鼠肝组织的IL-10/TNF-α比值,模型组为0.05±0.01,正常组为0.26±0.04(F=57.538,P〈0.01),BDLSC/IL-10组为0.68±0.21,BDLSC组为0.08±0.03,模型组比正常组明显降低,BDLSC/IL-10组比正常组明显升高。单纯BDLSC移植未能改善IL-10/TNFα比值降低情况。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炎症反应重,BDLSC组炎症有所减轻,BDLSC/IL-10组的肝组织形态接近正常组。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增强,分别为0.0049±0.0009和8511.80±4560.34,F值分别为84.945和82.376,P�
- 兰玲陈源文孙超刘博伟孙巧玲李定国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细胞移植
- 结直肠癌并发肌少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并发肌少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9月收治的341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肌少症将其分为合并组(合并肌少症)和未合并组(未合并肌少症)。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因素。结果34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合并肌少症104例,占比30.50%;未合并肌少症237例,占比69.50%。两组的年龄、原发肿瘤部位、体质量指数(BMI)、合并肺转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症状、浸润深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60岁、原发肿瘤位于直肠、高水平BMI、合并肺转移、浸润深度T_(3)~T_(4)期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原发肿瘤部位、BMI、肺转移、浸润深度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危险因素,需警惕此类危险因子,从而减少或预防肌少症的发生。
- 王燕燕李琼李琼陈艳陈艳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s)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 bead cell sorting,MACS)方法分选大鼠β2m-/Thy-1+BDLSCs.将腺病毒介导的IL-10基因转导至BDLSCs,采用ELISA法检测IL-10蛋白分泌水平.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BDLSCs组及BDLSCs/IL-10组.采用PCR法检测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采用VG染色法观测肝组织胶原沉积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采用碱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细胞外基质含量.结果:MASC法能成功分选纯化BDLSCs.IL-10修饰BDLSCs持续高浓度分泌IL-10蛋白至胞外,移植后能顺利种植于肝内,减轻胶原沉积,减少α-SMA表达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与BDLSCs组比较,BDLSCs/IL-10组大鼠肝组织Hyp水平显著降低(255.0±50.5μg/gvs373.0±26.7μg/g,P<0.01),血清HA,LN及PCⅢ水平也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5±7.7μg/Lvs79.4±10.3μg/L,61.5±16.4μg/Lvs77.7±12.6μg/L,14.3±0.8μg/Lvs14.9±1.5μg/L,P<0.01或0.05).结论:IL-10基因修饰BDLSCs移植能有效减少肝纤维化大鼠ECM的积聚,为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了新思路.
- 兰玲陈源文孙超刘博伟孙巧玲
- 关键词: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白介素10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
- 靶向bcl-2基因的shRNA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短发夹RNA(shRNA)重组载体介导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bcl-2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HSCs凋亡的影响。方法重组质粒载体pGPU6-GFP-shRNA由脂质体介导转染HSC-T6细胞株。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bcl-2表达;CCK-8法观察质粒转染对HSCs生长和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及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检测分析转染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GPU6-GFP-shRNA能抑制bcl-2 mRNA和蛋白表达;转染后HSC-T6体外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转染后72 h时细胞凋亡率为33.34%,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显著增高。结论shRNA重组载体pGPU6-GFP-shRNA能有效地抑制HSC-T6中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生长并促进凋亡。实验为进一步探索肝纤维化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孙桦李光明虢灿杰刘博伟胡俊杰李定国
- 关键词:RNA干扰BCL-2凋亡肝星状细胞
-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69例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及术后病理分析被引量:3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前后标本病理特点。方法 69例研究对象术前经胃镜活检标本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或食管癌前病变,均经ESD治疗,观察其临床特征、并发症、病灶大小、术前及术后病理特点等。结果手术整块切除率100.00%(69/69),完整切除率95.65%(66/69),治愈性切除率95.65%(66/69)。切除标本最大直径7.0 cm。术前钳取活检总正确率为69.57%(48/69),与活检相比,手术标本诊断更准确。结论 ESD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ESD可一次性完全切除病灶,且可以提供完整标本进行进一步病理学评估,以提高病理的正确诊断率。
- 袁媛周炳喜程黎娜张建民刘博伟谢甲贝贾长河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癌癌前病变食管
- 内源性AcSDKP及其前体胸腺素β4在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发生早期的变化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内源性AcSDKP及其前体胸腺素β4在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早期大鼠肝脏内的生理水平和动态变化。方法皮下注射四氯化碳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2周末和6周末处死动物,取血清检测肝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内源性AcSDKP的前体胸腺素β4水平和非特异性胸腺素β10水平;酶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AcSDKP水平。结果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在2周末和6周末成功复制了肝损伤和早期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肝组织胸腺素β4 mRNA水平在第2周和第6周表达均显著升高,分别为各自对照组的1.8倍(P=0.012)和5.9倍(P=0.003),而胸腺素β10的表达无变化;正常大鼠肝组织内生理性AcSDKP水平在实验第2周时(体质量359 g)为(3.77±0.29)nmol/g,实验第6周时(体质量349 g)为(4.10±1.20)nmol/g,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肝损伤和肝纤维化发展早期,模型组肝组织内源性AcSDKP水平均显著下降,在第2周时较正常对照组下降28%(P=0.025),第6周时较正常组下降33%(P=0.042)。结论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早期大鼠肝脏内胸腺素β4升高显著而其水解产物AcSDKP显著下降,提示内源性AcSDKP分解代谢加速。内源性AcSDKP水平不足可能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早期起重要作用。
- 陈源文董国芳徐雷鸣刘博伟陈颖伟李定国
- 关键词:胸腺素Β4肝纤维化
- 微管相关蛋白样激酶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微管相关蛋白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67例胃癌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67例胃癌组织和13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CLK1的表达,分析DCLK1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Cox风险回归模型回归分析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DCLK1表达水平病人的5年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5年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差异。结果 DCLK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71.9%(192/26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6.1%(36/138)。单因素分析显示DCLK1高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显著关联(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有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DCLK1高表达、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病人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CLK1高表达的胃癌病人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较低(P<0.05)。结论 DCLK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是胃癌病人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 贾长河谢毅袁媛刘博伟任颖
- 关键词:胃肿瘤微管相关蛋白质类免疫组织化学
- HBeAg与原发性肝癌和病毒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点和病毒相关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两组门脉癌栓、AFP水平、HBV DNA定量、Child-Paugh分级及肝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HBeAg阴性原发性肝癌895例,占总数的87.1%;HBeAg阳性原发性肝癌133例,占总数的12.9%;HBeAg阳性组合并门脉癌栓的比例为18.6%,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11.8%(χ2=4.46,P=0.035)。HBeAg阳性组HBV DNA定量对数均值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χ2=12.81,P=0.00);HBeAg阳性组Child-Paugh分级为B级和C级的分别为18.3%和15.0%,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的12.9%和1.0%;HBeAg阳性组肝纤维化分期为4期的比例为35.5%,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的24.5%(χ2=4.98,P=0.026)。两组在AFP等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同HBeAg阴性原发性肝癌相比,HBeAg阳性肝癌患者肝组织学损害程度较重,合并门脉癌栓、肝硬化更为常见,预后更差。
- 于静刘博伟袁媛兰玲张昊贾长河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组织学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胆汁瘀积型药物性肝炎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胆汁瘀积型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胆汁瘀积型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方法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期间每周监测患者肝功能及不良反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8周后实验组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下降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周时总胆红素(TBIL)实验组平均降至51μmol/L以下,对照组平均降至102μmol/L以下。2例应用激素治疗效果差,3例停用激素后有轻度反弹,1例治疗6周后发现有激素引起的轻度面颊肥胖,未发现股骨头坏死、消化道出血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有效,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无严重不良反应。
- 贾长河袁媛刘博伟兰玲张昊于静
- 关键词:药物性肝炎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