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冯启苗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胃癌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动脉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预后
  • 1篇远端
  • 1篇远端胃
  • 1篇远端胃癌
  • 1篇远端胃癌根治...
  • 1篇直肠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冯启苗
  • 3篇张心浩
  • 2篇陈观明
  • 2篇陶德定
  • 2篇胡俊波
  • 2篇王向阳
  • 2篇李小兰
  • 2篇龚建平
  • 2篇王男
  • 2篇龙小博
  • 1篇张波
  • 1篇刘争
  • 1篇谢大兴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let-7a通过调控BAFF参与嗜酸粒细胞型CRSwNP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2015年
目的 初步探讨嗜酸粒细胞型的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Eos CRSwNP)发病过程中miRNA对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的调控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Eos CRSwNP患者鼻黏膜标本10例和正常鼻黏膜标本10例.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ictar、TargetScan及miRanda)预测对BAFF进行调控的miRNA.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Eos CRSwNP鼻黏膜中let-7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FF蛋白质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s检验分析let-7a与BAFF的相关性.结果 let-7a在Eos CRSwNP表达明显下降(P<0.05),BAFF蛋白质表达升高(P<0.05),两者均表达于上皮细胞且呈负相关(r=-0.66,P<0.05).结论 let-7a可能通过调控BAFF,参与EosCRSwNP中嗜酸粒细胞的活化.
张心浩王男冯启苗龙小博
可吸收性止血颗粒在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吸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止血颗粒(Arista AH)在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吸切术创面止血上的应用效果。方法:5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行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吸切术,随机分为四组,A组20例(压迫止血后喷洒Arista AH),B组15例(压迫止血后双极电凝止血),C组7例(压迫止血后Merocel高膨胀海绵填塞),D组12例(仅压迫止血)。比较四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后出血、咽痛持续时间、恢复正常通气时间等指标,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记录止血难度的主观评估。结果:A组手术时间、止血难度均低于B组、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D组(P<0.05),与B组、C组无统计学差异。A组咽痛持续时间低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恢复正常通气时间与B组、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性止血颗粒可用于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吸切术创面止血,具有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
张心浩陈观明王男冯启苗龙小博
关键词:腺样体手术止血
综合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假性动脉瘤一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女,60岁,因左侧颈部似性动脉瘤术后13d,伤口出血2d入院。患者1年前发现颈部包块,约3cm×3cm,无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无局部疼痛不适,未做特殊处理。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MRI示左侧咽旁可见类圆形混杂信号灶,考虑为血管瘤;局部穿刺示慢性炎症改变,在当地医院行包块切除术,术中大m血,瘤体行缝扎止血术,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我院就诊。
冯启苗陈观明刘争张心浩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颈内动脉颅外段伤口出血颈部包块包块切除术吞咽困难
腹腔镜D2远端胃癌根治术和D2+CME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比较
目的:全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gastrium excision, CME)被认为是胃癌患者做根治性胃切除术时最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降低胃癌患者的局部复发和提高生存时间。在这里我们将比较腹腔镜辅助下D2远...
冯启苗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远端胃癌根治术
文献传递
SPARCLl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SPARCLl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6例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和淋巴结病理切片中的SPARCLl蛋白。结果SPARCLl的表达在正常黏膜中明显高于胃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P〈0.01),其表达与胃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度(LNR)、肿瘤部位、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及生存时间等均有明显相关(P〈0.05),而且是胃癌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SPARCLl表达下调可能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并影响预后。
王向阳周倩男冯启苗张波李小兰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关键词:胃癌预后
抑癌基因DAB2I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DAB2I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3例结直肠癌组织、正常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组织进行蛋白检测。结果:DAB2IP在正常黏膜中的表达远高于结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P<0.05),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临床Dukes分期、CEA和生存时间相关(P<0.05),DAB2IP是结直肠癌重要的预后因素(P<0.05)。结果:DAB2IP下调可能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转移和生存时间减少。
王向阳冯启苗李小兰陶德定胡俊波谢大兴龚建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