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志勇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造血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CD
  • 1篇递呈
  • 1篇毒性
  • 1篇移植后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造血重建
  • 1篇杀伤
  • 1篇失败后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机构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5篇俞志勇
  • 4篇胡亮钉
  • 3篇秦茂权
  • 3篇宁红梅
  • 3篇陈虎
  • 3篇江岷
  • 2篇徐晨
  • 1篇董陆佳
  • 1篇刘娜
  • 1篇周振山
  • 1篇杨树军
  • 1篇尹秀云
  • 1篇王景文
  • 1篇赵辉
  • 1篇金欣
  • 1篇克晓燕
  • 1篇左向华
  • 1篇曹履先
  • 1篇赵岩
  • 1篇王书杰

传媒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患者尖端赛多孢子菌与细菌多重感染的实验诊断及治疗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尖端赛多孢子菌及细菌引起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多重感染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连续采集患者左侧腹股沟分泌物或坏死组织行真菌和细菌培养,同时对阴茎冠状沟和包皮做病原菌检查;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真菌培养的菌落特点和镜下形态鉴定致病真菌,采用MIC方法进行真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抗真菌治疗前患者左侧腹股沟分泌物连续4次行真菌培养,均检测出尖端赛多孢子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对伏立康唑有较低的MIC值,而对两性霉素B高度耐药;左侧腹股沟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分别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阴茎冠状沟和阴茎包皮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耐氨基糖苷类高水平粪肠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敏感;耐氨基糖苷类高水平粪肠球菌敏感抗菌药物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亚胺培南。结论尖端赛多孢子菌的感染少见,且难治疗,极易感染免疫低下的患者合并细菌引起多重感染;及时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早进行病原学诊断,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尹秀云陈建魁俞志勇宋世平胡亮钉左向华赵辉于农金欣
关键词:尖端赛多孢子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的防治研究
陈虎胡亮钉江岷曹履先宁红梅李渤涛李欲航俞志勇徐晨秦茂权冯凯刘娜周振山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病等。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原理是指通过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最大限度的杀伤肿瘤细胞并用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替代病人的恶性造血系统并使正常造血细胞长久植入,同时获得...
关键词: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MSC并发症GVHD
外周血CD_(34)^+细胞的纯化及其移植后造血重建被引量:1
2001年
江岷陈虎黄云中许勇钢沈悌胡亮钉秦茂权王书杰俞志勇麻柔王景文宋永平克晓燕王良绪宁红梅徐晨白春梅赵岩杨树军
关键词:外周血CD34^+细胞纯化造血重建
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介导的CTL细胞的肿瘤杀伤效应研究
研究目的: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之后肿瘤治疗的又一新方法,其技术、方法日趋成熟,治疗过程的安全性逐步提高。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复发率及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
俞志勇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白血病抗原递呈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HLA半相合CD_(34)^+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失败后二次移植一例被引量:1
2000年
胡亮钉陈虎徐世侠江岷董陆佳秦茂权俞志勇宁红梅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HL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