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伴有老视的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 ileusis,LASIK)后双眼近视力及远视力、立体视觉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伴有老视的近视患者62例(124眼),预行LASIK手术,年龄40~52岁,平均(44.4±3.2)岁。治疗方案:依据单眼视法,主视眼远视力矫正至最佳,非主视眼预留一定度数(-0.75~-2.25D)。术后随访1个月、6个月和1a时的最佳矫正远、近视力;15d、1个月、6个月双眼立体视觉及满意度。结果术后15d时,近立体视锐度有所降低(P<0.05),其他立体视锐度均无明显改变(均为P>0.05);双眼最佳矫正远视力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6个月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术后1a有所降低(P<0.05);术后1个月、6个月、1a双眼最佳矫正近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术后患者对远视力总满意度为95.16%。结论伴有老视的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时,非主视眼预留一定度数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延缓了术后视近不清的老视症状的出现。
目的观察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中眼球旋转的特点与规律。方法选择行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的近视患者560例(1117眼),其中,右眼558眼,左眼559眼。采用Zywave波前像差仪(美国博士伦公司)采集患眼在暗室瞳孔自然散大状态下及明光小瞳孔时的虹膜数据及波前像差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在切削角膜瓣后掀开角膜瓣前,启动虹膜定位功能,记录眼球旋转类型和度数(系统默认顺时针旋转角度为正值,逆时针旋转角度为负值)。结果双眼的外旋发生率明显大于内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右眼外旋377眼(占33.75%),左眼外旋373眼(占33.40%);双眼的旋转度:右眼-0.1°^-11.4°(平均-3.33°±2.28°),左眼0.1°~14.1°(平均3.03°±2.26°)。双眼内、外旋转度≤5.0°者共950眼(占85.05%),其中右眼内旋169眼,外旋304眼;左眼内旋170眼,外旋307眼。结论角膜行屈光手术时,从坐位的术前检查到仰卧位的屈光手术,眼球会发生内、外旋转,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能将眼球内、外旋转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