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晓军

作品数:32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免疫
  • 6篇缺血
  • 6篇细胞免疫
  • 6篇脑缺血
  • 6篇红细胞免疫
  • 5篇中性粘多糖
  • 5篇急性
  • 5篇病理
  • 4篇硬化症
  • 4篇再灌注
  • 4篇脑梗
  • 4篇肌萎缩
  • 4篇肌萎缩侧索硬...
  • 4篇肌萎缩侧索硬...
  • 4篇灌注
  • 4篇病理学
  • 4篇侧索硬化
  • 4篇侧索硬化症
  • 3篇蛋白

机构

  • 3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泉州市中医院
  • 1篇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32篇侯晓军
  • 19篇丁素菊
  • 14篇郑惠民
  • 7篇毕晓莹
  • 7篇邓本强
  • 6篇郭峰
  • 5篇吴涛
  • 4篇管阳太
  • 3篇涂来慧
  • 3篇刘筱蓓
  • 3篇张仁琴
  • 3篇李永生
  • 2篇胡小吾
  • 2篇姜秀峰
  • 2篇曹依群
  • 2篇周晓平
  • 2篇崔毅
  • 2篇梁晋川
  • 2篇金爱国
  • 2篇郝斌

传媒

  • 6篇中风与神经疾...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临床神经科学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5篇199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性粘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红细胞β-内啡肽和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
2000年
观察中性粘多糖(neutralmucopolysaccharideNM)对缺血再灌注沙土鼠红细胞 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免疫粘附功能(redcellimmuneadherence,RCIA)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NM对防治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蒙古种沙土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红细胞β-EP(RBC -β-EP)以及RCIA ,观察两者相互关系。结果提前喂服NM在沙土鼠缺血再灌注时RBC -β-EP含量明显降低 ,RCIA能力增强 ;随RBC -β-EP含量下降 ,RCIA功能有所加强。结论NM在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时具有阻断RBC
丁素菊郑惠民侯晓军郭峰王成海
关键词:Β-内啡肽免疫粘附功能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杆状体肌病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杆状体肌病 (NM)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报告 1例成人晚发型杆状体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肌肉病理检查 ,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方面的讨论。结果 电镜下观察到多数肌纤维中含有大量源于 Z线的杆状体 ,确诊为 NM。结论 对于有近端肢体无力特别是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行 MGT染色或电镜检查将避免
韩燕郑惠民丁素菊邓本强吴涛侯晓军
关键词:杆状体肌病肌肉活检病理发病机制
颞动脉炎与脑卒中被引量:1
1996年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颞动脉炎致命并发症之一。颞动脉炎可影响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颅外段。患者血小板增高的程度与血管炎的严重程度及缺血并发症发生的频率有关。大剂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冲击是治疗脑缺血并发症的主要方法,推荐在静注大剂量激素的同时辅以抗凝或抗血小板疗法。认为血小板计数可作为疗程判断的依据。
侯晓军
关键词:颞动脉炎脑卒中病理预后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骨骼肌非电生理变化
2004年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缓慢进展、进行性加重、致死性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
侯晓军郑惠民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伴视网膜变性一家系报告
2002年
目的 报告一橄榄 -桥脑 -小脑萎缩 (OPCA)伴视网膜变性家系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先证者进行临床、电生理和头颅 MRI检查 ,并对家系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此家系 4代中 8例罹患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存在早现现象。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视网膜变性、眼球运动障碍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先证者视网膜电图示潜伏期延长 ,视觉诱发电位 (VEP)、体感诱发电位 (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异常 ,事件相关电位 P3 0 0 和 N40 0 正常 ;MRI示桥脑、橄榄体和小脑萎缩。结论  OPCA伴视网膜变性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呈早现现象。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进行性视力下降、眼肌麻痹和视网膜变性。
吴涛丁素菊崔毅彭亚军涂来慧侯晓军邓本强毕晓莹
关键词:橄榄-桥脑-小脑萎缩视网膜变性诱发电位MRI
中性粘多糖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1999年
目的:探讨中性粘多糖( N M )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 N M 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R B C S O D)和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 R B C M D A)的含量,同时与淀粉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N M 可使沙土鼠再灌注时 R B C免疫粘附功能得到恢复; R B C S O D的含量轻度提高; R B C M D A 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N M 通过抗氧化作用对 R B C免疫粘附功能有调节作用,从而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时红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
丁素菊郑惠民张仁琴侯晓军邓本强
关键词:中性粘多糖红细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土鼠
脑缺血再灌注时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中性粘多糖对其的影响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采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沙土鼠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变化: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RBC—C_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中性粘多糖(NM)对沙土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血时RBC—C3bRR下降不明显(P>0.05),再灌注时明显下降(P<0.001);(2)缺血和再灌注时RBC—ICR均升高(P<0.001);3.提前用NM可提高再灌注时RBC—C_3bRR,降低RBC—ICR,说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可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NM可能具有红细胞免疫调控作用。
丁素菊郑惠民郭峰侯晓军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红细胞免疫中性粘多糖病理学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临床随访研究
姜秀峰梁晋川胡小吾周晓平曹依群郝斌侯晓军金爱国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骨骼肌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本研究利用可以大通量、平行条件下分离和鉴定组织细胞所表达所有蛋白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双向电泳技术,对ALS患者萎缩肌细胞的总蛋白、周围神经离断伤患者受累肌肉总蛋白与正常人肌细胞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对所得...
侯晓军郑惠民丁素菊吴涛邓本强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骨骼肌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
文献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调控因子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调控因子对红细胞免疫粘附 (RCIA)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 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红细胞免疫促进率 (RFER)与抑制率 (RFIR)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 ICR) ,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RCIA功能随缺血程度加重 ,RBC C3bRR活性、RFER逐渐降低 ,以 72小时明显 ,而RBC ICR、RFIR逐渐增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RCIA功能降低与红细胞免疫调节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平衡失调有关。
丁素菊李永生侯晓军邓本强赵玉武郭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