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俊杰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玉米
  • 2篇斑病
  • 2篇大斑病
  • 1篇玉米品种
  • 1篇抗病
  • 1篇抗病性

机构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彭化贤
  • 2篇余俊杰
  • 1篇周小刚
  • 1篇邓先明

传媒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玉米品种对大斑病慢发性抗病性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选择了7个抗性较稳定的玉米品种作为试材,研究了大斑病慢发性抗病性的品种因素。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慢发性抗病性的品种具有以下特性:(1)潜育期较长;(2)病情发展较缓慢;(3)单株总病斑数少,百分病叶面积小;(4)穗三叶病斑数少及病叶面积小;(5)病斑扩展速度较慢;(6)产量影响不显著。利用潜育期。
周小刚余俊杰彭化贤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抗病性
玉米慢大斑病性研究
1993年
玉米慢大斑病性的潜育期、病斑大小、穗3叶病斑面积/穗3叶叶面积、单株粒重和病害发展速率5个组分间高度相关(r=0.8082~0.9741),可作为衡量其抗性的有效组份。供试的10个品种可划分为三类:4003×5003,材61—3323×中黄64为抗大斑品种;292×4012,5005×4003,8326×118,77—53×7913为慢大斑品种;12×3732、多黄22×综系78、67×4003、32×200为感大斑品种。
苟明强邓先明余俊杰彭化贤周晓刚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