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诗意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理性主义
  • 2篇媒体
  • 2篇媒体暴力
  • 2篇教育
  • 2篇悲观主义
  • 1篇学前教育
  • 1篇审美
  • 1篇审美体验
  • 1篇童年
  • 1篇情感
  • 1篇消逝
  • 1篇教育启示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模式
  • 1篇儿童
  • 1篇《童年的消逝...

机构

  • 4篇宁波大学
  • 1篇市人大常委会
  • 1篇宁波市妇联

作者

  • 4篇何诗意
  • 2篇陶志琼
  • 1篇伊敏芳

传媒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母亲素养工程”实践模式
2013年
宁波市的"母亲素养工程"基于继承与创新探索出了自己的实践模式:通过统筹规划与整合资源创建"母亲素养工程"运行体系;立足实际和力求实效,创新"母亲素养工程"课程设置;采取多种举措创新"母亲素养工程"培训模式;继承创新,开创"母亲素养工程"的新天地。
伊敏芳李晓东何诗意
儿童在童诗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研究——基于情感现象学的视角
基于情感现象学理论,想要“内在地察觉”儿童在童诗阅读之时的内心体验,需要立足于每一儿童自身的经历和经验,观察他们体验的表情域----身体。本研究运用了马克思·范梅南的生活体验研究方法,从儿童生活的空间性、时间性、可感性和...
何诗意
关键词:学前教育审美体验教学模式
《童年之死》与《童年的消逝》中的媒体暴力观及其教育启示
2014年
媒体暴力观是在媒体暴力对儿童产生何种影响的争议中产生的。《童年消逝》一书中所体现的悲观主义媒体暴力观在帕金翰的《童年之死》一书中看来有以下几点不足:没有从正面探讨儿童与媒体暴力的关系;证据的刻板化;掩盖了儿童犯罪的背后真相。帕金翰所持的理性主义媒体暴力观从多个角度对媒体暴力进行理解,认为媒体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是非直线性的。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媒体暴力观的解读和比较分析得到了三点教育启示:媒体暴力不是导致少年犯罪的唯一因素;管制责任的履行既在家长又在儿童;教育是减少媒体暴力的负面影响的切入点。
何诗意陶志琼
关键词:悲观主义
两种媒体暴力观比较
2015年
媒体暴力观是在媒体暴力对儿童产生何种影响的争议中产生的。尼尔·波兹曼的《童年之死》一书中体现的是悲观主义媒体暴力观,大卫·帕金翰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体现的是理性主义媒体暴力观。本文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的媒体暴力观的比较分析,获得让我们正确看待媒体暴力的启示:媒体暴力不是导致少年犯罪的唯一因素;管制责任的履行既在家长又在儿童;教育是减少媒体暴力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
何诗意陶志琼
关键词:悲观主义理性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