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
- 作品数:3 被引量:7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三种树种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1
- 2014年
- 使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法,于2009年6—9月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3种主要树种(紫椴(Tilia amurensis)、色木槭(Acer mono)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结合环境因子的同步观测,分析各树种树干液流的动态特征,并探讨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液流速率具有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规律,相同天气条件下,液流启动时间和到达峰值时间相同,但停止时间不同,紫椴停止时间最晚。3个树种的日均液流速率季节变化趋势相同,均在8月份最大,6月份最小,液流速率日均值表现为紫椴>色木槭>红松。相关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3个树种液流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建立了依据环境因子推算液流速率的各月逐步回归模型。
- 于萌萌张新建袁凤辉何秀关德新王安志吴家兵金昌杰
-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液流速率光合有效辐射
-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近22年的气候动态被引量:25
- 2005年
-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作为典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其长期的气候动态状况对研究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气象观测场1982~2003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光能因子(包括年日照时数、年日照百分率)、热量因子(包括年平均气温、1月、7月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年积温)、水分因子(包括年总降水量、年最大雪深、相对湿度、年总蒸发量)、以及年平均风速与风向等气候因子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这些因子22年的平均值及其动态变化趋势,进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张弥关德新韩士杰吴家兵张军辉金明淑徐浩何秀戴冠华
- 关键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气候因子
-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长季热量平衡变化特征被引量:34
- 2004年
- 根据长白山阔叶红松林 2 0 0 1年 5月下旬至 10月上旬微气象梯度观测资料和辐射、土壤热通量资料 ,用波文比 -能量平衡方法 (BREB方法 )计算了森林的显热通量和感热通量 ,并计算了森林大气和植被体的储热量 ,分析了阔叶红松林热量平衡各项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结果发现 ,热量平衡 (净辐射 )与太阳总辐射呈线性关系 ;热量平衡各项都与净辐射有相同的日变化特征 ,为昼正夜负的曲线 .各项的绝对值一般表现为净辐射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储热变化 .受日照时间的影响 ,6~ 10月各分量正值的日持续时间逐渐缩短 .月平均结果 ,白天净辐射 6月份最大 ,10月上旬最小 ,变化于 0~ 5 2 7W·m-2 ,夜间的净辐射在 0~ - 12 1W·m-2 .潜热通量白天和夜间分别在 0~ 4 4 1、0~ - 81W·m-2 ,感热通量昼夜分别在 0~80、0~ - 2 6W·m-2 .储热变化则为 0~ 4 4、0~ - 2 6W·m-2 .白天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 8~ 10月逐渐下降 ,而感热通量和储热变化的比例 9~ 10月明显上升 ,特别在严霜后 2~ 3d ,出现潜热通量比例突减、感热通量比例突增的现象 .文中还对通量观测仪器、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
- 关德新吴家兵王安志赵晓松金明淑徐浩戴冠华何秀
- 关键词:热量平衡感热储热量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