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涤 作品数:164 被引量:50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短期小剂量应用环孢菌素A治疗银屑病 1997年 何春涤 白兆震 贺为东 马在墀 陈洪铎关键词:银屑病 环孢菌素A 药物疗法 410例辽籍汉族瘢痕疙瘩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统一设计的瘢痕疙瘩流行病学调查表,用Epi Info6.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5进行分析,以探讨瘢痕疙瘩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瘢痕疙瘩的发生无性别差异(P〉0.05),单发者较多发者常见(P〈0.05);无家族史者较有家族史者多见(P〈0.05);患者发病年龄多在10~30岁,平均(24.59±12.81)岁。有家族史患者中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早(P〈0.05);有家族史者或发病年龄早者易多发(均P〈0.05);女性或有家族史的患者瘢痕疙瘩较大(P〈0.05);性别、家族史、早发和迟发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关(P〉0.05);有家族史的患者女性比例较无家族史的患者大(P〈0.05);各个年龄段的发病部位和诱因各有特点。发病部位与发病原因有密切联系。 舒春梅 何春涤 刘勇 庞莹 陈洪铎关键词:瘢痕疙瘩 流行病学 强脉冲光治疗雀斑、咖啡斑、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治疗雀斑、咖啡斑和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方法强脉冲光治疗仪治疗199例患者,其中雀斑69例,咖啡斑58例,伴有明显色素沉着的脂溢性角化病72例。每3周治疗1次,4次为1疗程。每次治疗前采集皮损图像以评估治疗效果。采用5级分类法来统计改善率情况。同时评定医生和患者的主观满意程度。结果雀斑疗效显著,治疗2次后全部患者的改善率达到50%~100%。咖啡斑、脂溢性角化病疗效也显著,治疗4次后有80%以上的患者改善率达到50%~100%。对以上三种疾病的疗效,医生满意率96.73%,患者满意率94.6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P>0.05)。结论应用强脉冲光治疗雀斑、咖啡斑、脂溢性角化病的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刘梅 李远宏 吴严 张丽 高兴华 何春涤 陈洪铎关键词:雀斑 咖啡斑 强脉冲光 免疫抑制剂对HaCaT细胞分泌CXCL11/I-TAC的影响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分泌CXCL11/I-TAC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aCaT细胞中CXCL11/I-TAC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的甲氨蝶呤、地塞米松和雷公藤内酯醇作用后培养24h的HaCaT细胞上清中的CXCL11/I-TAC水平。结果无刺激条件下HaCaT细胞本身不表达CXCL11/I-TAC mRNA。IFN-γ和TNF-α均可诱导HaCaT细胞表达CXCL11/I-TAC mRNA。本研究首次报告,甲氨蝶呤(0.1,1,10ng/ml)、地塞米松(0.01,0.1,1,10ng/ml)和雷公藤内酯醇(0.01,0.1,1ng/ml)均显著抑制IFN-γ和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分泌的CXCL11/I-TA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抑制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甲氨蝶呤、地塞米松和雷公藤内酯醇对Th1占主导的炎性皮肤病的治疗机制可能均与其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分泌CXCL11/I-TAC有关,从而减少Th1细胞进入皮肤,减轻炎性反应。 肖汀 郭英军 吴江 吴剑 王雅坤 何春涤 陈洪铎关键词:HACAT细胞 雷公藤内酯醇 Wegener肉芽肿合并囊虫病1例 2005年 肖汀 杨振海 赵玉铭 何春涤 陈洪铎关键词:WEGENER肉芽肿 囊虫病 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呼吸道 WG 点阵Er:YAG激光辅助外用麻醉药物传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由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外用药物很难经皮吸收。铒:钇铝石榴石(Er:YAG)点阵激光通过点状剥脱的模式穿透角质层,破坏了角质层的完整性,可以加速外用药物经皮吸收的速度。本实验旨在验证外用表面麻醉药之前用点阵Er:YAG激光破坏角质层,可以促进表面麻醉药的吸收速度。方法:在31名受试者的左前臂上划出三块相邻的4cm×3cm区域,分别予以Er:YAG激光加表面麻醉药("点阵+麻药+疼痛"),表面麻醉药对照("麻药+疼痛")和空白对照干预("润肤露+疼痛")。干预后对各区域用YSGG激光治疗,通过受试者对激光治疗的疼痛评分(VAS评分)来验证表面麻醉药的吸收速度。结果:三个区域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84±0.66,3.91±0.79,4.59±0.87。激光加表面麻醉药的区域("点阵+麻药+疼痛")疼痛评分显著小于另外两个区域(P值分别为0.042和0.003)。结论:说明点阵Er:YAG激光辅助外用麻醉药物的经皮吸收有效。 罗瑶佳 吴严 高兴华 何春涤 陈洪铎 李远宏关键词:ER:YAG激光 麻醉药物 经皮吸收 痤疮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焦虑及抑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2012年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发生于婴幼儿期、青春期及成年期,并以青春期最常见。由于痤疮的好发部位以颜面部为主,临床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易遗留色素沉着或凹陷性瘢痕等日,严重影响患者容貌,易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并导致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发生,对患者的心理及生活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痤疮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评价。探讨导致痤疮焦虑和抑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乔杰 陆涛 孙玉鲁 刘春慧 贾婕 何春涤关键词:痤疮 焦虑 抑郁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在皮肤肿瘤细胞凋亡调控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细胞凋亡为一种形态学上的改变,是发生于基因调控下的细胞程序性的死亡。细胞凋亡的通路主要有3条: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通路。在细胞凋亡中执行主要功能的为一类名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蛋白酶家族,通过各种机制的活化,产生级联反应,导致细胞凋亡。近年研究显示,细胞凋亡中caspase与皮肤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深入研究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及其分子机制将为皮肤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金鑫 何春涤关键词:皮肤肿瘤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疣状肢端角化症一家系 先证者,男,46岁,以手足,前臂,小腿皮疹伴痒21年为主诉就诊。患者21年前开始双手背渐起褐色斑丘疹,伴痒,日晒后皮疹颜色加深,痒重,皮疹冬轻夏重。渐增多,波及小腿,前臂,未予治疗。来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其母、同胞兄... 舒春梅 庞莹 何春涤文献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在人瘢痕疙瘩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继发于皮肤创伤的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涉及基因、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及胶原增生等多个方面。转化生长因子(TGF)-β作为一种多重生物学效应因子,在瘢痕疙瘩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通过TGF-β/Smads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通路、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及细胞增殖等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该文对TGF-β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明确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提供可靠依据。 姚婷 刘薇薇 何春涤关键词:瘢痕疙瘩 TGF-Β MAPK通路 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