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骅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回肠袢式造口及回纳的手术技巧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回肠袢式造口及回纳的手术技巧及时机。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本院75例施行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同时行回肠袢式造口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肠袢式造口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术后2个月~1年行回纳术,回纳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回肠袢式造口术安全简单有效,回纳时机应个体化,灵活运用相关手术技巧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
- 徐一栋戴晓宇林玲莉董明君余永明曹益晟于骅周海萍
- 肠道缺血再灌注在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肠道缺血再灌注(IIR)在出血坏死性胰腺炎(HNP)早期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SO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组(AEP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合并肠道缺血再灌注组(AEP+IIR组)和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HNP组)。于建立模型后0、1、2、3、6h分别检测小肠系膜微循环红细胞流速(EV)、功能毛细血管密度(FCD)及白细胞黏附数(LA),并测定血清TNF-α及IL-6水平。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AEP组EV在1h明显下降,在3h升高,但仍显著低于SO组(t=9.60,P〈0.05);而AEP+IIR组及HNP组EV则持续下降,直至6h升高,但仍显著低于AEP组(t=6.03,6.12,P〈0.05)。AEP组FCD在3h时显著低于SO组(t=8.20,P〈0.05);而AEP+IIR组及HNP组FCD在3h后显著低于AEP组(t=35.60,23.80,P〈0.05)。AEP组IA在1h较sD组明显升高(t=75.00,P〈0.05),在3h达到峰值;而AEP+IIR组及HNP组LA在1、2、3、6h均显著高于AEP组(t=23.00,29.50,53.00,38.70,23.10,48.20,39.20,47.50,P〈0.05)。与s0组比较,AEP组TNF-α在1h显著升高(t=77.00,P〈0.05),3h后逐渐下降,而AEP+IIR组及HNP组TNF-α在2h后显著高于AEP组(t=23.50,18.10,P〈0.05)。AEP组IL-6水平在1、2、3、6h持续高于S0组(t=93.50,146.00,243.60,209.20,P〈0.05),而AEP+IIR组及HNP组IL-6在1h与AE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0,2.03,P〉0.05),但在2h后显著高于AEP组(t=35.63,29.80,P〈0.05)。结论IIR可进一步加重AEP早期炎性反应,提示IIR是HNP早期发生、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 刘林于骅钦琦张军港刘洋邓世昌赵刚王春友
- 关键词: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肠道缺血再灌注
- 回肠袢式造口及回纳的手术技巧初探
- 目的探讨回肠袢式造口及回纳的手术技巧及时机。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科对75例施行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同时行回肠袢式造口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肠袢式造口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次,术后2个月~...
- 徐一栋戴晓宇林玲莉董明君余永明曹益晟于骅周海萍
- 文献传递
- 宁波地区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回顾自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宁波部分地区男性肛周尖锐湿疣患者的资料,采用个体匹配,调查每1个病例的同时,调查3个职业和年龄相同的的正常人作为对照。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社会行为、个人性行为、感染HPV病毒的亚型、复发的情况等,统计并分析其流行性特征。结果:我们发现男性肛周尖锐湿疣患者年龄平均(27.74±7.21)岁,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易发生抑郁,肛交(OR=7.621,95%CI:2.610-22.256)、患有梅毒或艾滋病(OR=3.840,95%CI:2.079-7.093)、使用公共用品(OR=1.860,95%CI:0.721-3.027)、性病防护知识差(OR=1.649,95%CI:1.052-2.585)、多性伴侣(OR=1.109,95%CI:1.075-1.146)是男性患者发生肛周尖锐湿疣的危险因素,嗜酒、熬夜、吸烟、皮损HPV型别为16型、皮损HPV型别为复合型是男性患者发生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的主要促进因素。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应加强性健康教育普及,提高性安全意识,尤其针对男男性行为者应当予以广泛关注并采取良好有效的干预机制,对于男性肛周尖锐湿疣应注意禁止饮酒、不熬夜,以防止复发。
- 于骅余永明陈艳
- 关键词:肛周尖锐湿疣流行病学调查复发
-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接受直肠癌根治术(前切除)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的117例直肠癌患者,回顾性统计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根据肿瘤距肛位置分为上段直肠癌组和中下段直肠癌组,将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肛门直肠测压(ARM)结果以及排便功能问卷调查表结果进行对比,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对患者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末端回场预防性造瘘术在中下段直肠癌组中的应用明显高于上段直肠组(P<0.05)。直肠前切除术在术后3个月、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排便功能均有影响,排便功能得分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上段直肠癌组患者的排便功能有明显改善,得分下降趋势较中下段直肠癌组差异明显。中下段直肠癌组患者根据是否行末端回场预防性造瘘分为两个亚组,亚组分析得出预防性造瘘会影响回纳后短期内(3个月)排便功能,但长期(6个月)与同组未造瘘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上段直肠癌患者,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低位特别是超低位前切除术对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影响较大,术后6个月直肠肛门排便功能仍无法恢复至术前水平,选择保肛手术时须加强术前沟通。
- 曹益晟余永明戴晓宇于骅何宁
- 关键词:直肠肿瘤直肠前切除术肛门直肠测压排便功能
- 呼吸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筛查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营养风险情况,并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呼吸内科248例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按年龄分组(<60岁、60~69岁、70~80岁),进行营养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调查患者临床结局(病死率、出院率)。结果对于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比例仅33.57%,尤其是高龄组患者支持率不足50%,导致2周复查时,高龄组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上升;患者病死率与营养风险成正相关,而出院率则呈负相关。结论呼吸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应加强营养风险筛查,加强营养支持力度,对于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 徐斌斌金科美于骅
- 关键词: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筛查2002
- 呼吸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筛查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
-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营养风险情况,并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呼吸内科248例肺部感染...
- 于骅徐斌斌金科美冯波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经肛拖出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经肛拖出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9月,对45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经肛拖出切除吻合术,均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并行预防性回肠造瘘。结果 45例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切割圈均完整,无输尿管损伤。手术时间185~260 min,平均215 min,术中出血量50~250 ml,平均110ml。切除淋巴结15~20枚,平均16.5枚,术后病理9例有阳性淋巴结。术后回肠造瘘排气时间3~5 d,平均3.5 d,留置导尿3~4 d。术后无切口感染、肠粘连、切口裂开,术后住院时间12~17 d,平均15 d。随访15~28个月,平均23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回肠造瘘回纳后,肛门控便、控气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经肛拖出切除吻合术安全可行,为瘤体较小、组织学分型好的早、中期的低位直肠癌提供一种较好的术式选择。
- 余永明戴晓宇董明君曹益晟徐一栋于骅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
- 结直肠癌合并肌肉减少症诊治相关研究进展
- 2023年
- 相关文献报道,肌肉减少症是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结直肠癌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容易被忽视,从而增加围术期的不良风险。本文拟对结直肠癌合并肌肉减少症的诊治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发病机制与诊断结直肠癌合并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可能的机制有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与分解、激素水平变化及营养与运动[2]等。
- 徐伶俐于骅戴晓宇
- 关键词:线粒体功能障碍激素水平变化结直肠癌预后不良发病机制
-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近年来,从基因水平研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热点。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相关蛋白酶9(CRISPR/Cas9)已成为编辑生物体基因的一项有力工具。它首次在细菌和古生菌内作为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被发现,CRISPR/Cas9已广泛用于编辑基因组以及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表达。因此,CRISPR/Cas9通过提供有效的技术来分析肿瘤发生机制,鉴定靶向基因药物,有望加快癌症研究。
- 沈伟男谢阳阳范晓翔戴晓宇戴晓宇余永明赵坚培于骅
- 关键词: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