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丽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剩余油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图版法
  • 1篇导流系数
  • 1篇低渗透气藏
  • 1篇动压力
  • 1篇压力梯度
  • 1篇异常高压
  • 1篇油田
  • 1篇剩余油饱和度
  • 1篇启动压力梯度
  • 1篇气藏
  • 1篇滑脱效应
  • 1篇灰色关联
  • 1篇灰色关联分析
  • 1篇含水
  • 1篇含水期
  • 1篇河流相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于海丽
  • 4篇程时清
  • 2篇聂向荣
  • 2篇姜桂芹
  • 1篇张利军
  • 1篇高照敏
  • 1篇周建睿
  • 1篇周雅雪
  • 1篇王峻岭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BZ25-1油田产量递减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以BZ25-1油田为例分析平均渗透率、有效厚度、生产压差水平等因素对油田单井产量的影响。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到BZ25-1油田各个影响因素与单井产油量的灰关联度。获取平均渗透率、有效厚度、比采油指数、生产压差、平均含油饱和度这五个影响参数的最优组合,优化生产压差和比采油指数,可实现油田相对稳定高产的目的。
姜桂芹程时清于海丽
关键词:异常高压低渗透灰色关联BZ25-1油田
一种新的低渗透气藏产能方程被引量:7
2012年
综合分析滑脱效应、启动压力梯度效应和高速非达西效应,依据渗流力学原理建立稳定渗流条件下综合考虑三种效应影响的低渗透气藏产能方程。应用该方程对不同滑脱系数和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下的流入动态曲线进行比较。在相同井底流压下,随着滑脱效应影响因子的增大,气井产能逐渐增大;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气井产能逐渐减小。
聂向荣程时清高照敏于海丽
关键词:低渗透气藏滑脱效应启动压力梯度产能方程
多层系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新方法被引量:9
2012年
剩余油分布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剩余油饱和度、可动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丰度、可动剩余储量丰度、含水率、采出程度、水淹程度、剩余油潜力分级等参数。为准确表征油水间相互干扰造成的流动能力降低,体现实际油藏中不同层系、不同部位流体的流动能力,提出了两相流导流系数。将导流系数应用于XX油田,综合运用地质、油藏动态分析手段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比讨论了两相流导流系数与优势储量丰度定量描述剩余油分布规律,验证了新方法的优越性。新方法为研究剩余油的分布、动用价值及挖潜提供了依据。
于海丽程时清周雅雪聂向荣周建睿
关键词:剩余油
根据油井含水率确定分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图版法被引量:8
2011年
针对开发中后期注采井分层监测作业成本高、分层动态监测资料少、分层水淹状况分析难度大等问题,首次研究了多层系油藏采用油井含水率确定分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图版法。考虑了储层纵向非均质性,认为单井井控范围内分层含水率和分层的流动系数与全井平均流动系数之比具有对应关系,利用油井含水率确定分层含水率,并进一步确定分层剩余油饱和度。经实际生产资料分析,并与分层测试资料对比验证,符合率达到70%以上,说明图版法能应用于类似多层系油田中、高含水期的水淹层含水预测,能够弄清无产液剖面资料情况下分层动用状况,为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调整产液结构、实施有效的增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于海丽程时清张利军姜桂芹王峻岭
关键词:分层含水率剩余油饱和度
河流相多油水系统海上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目前国内外剩余油研究方法主要有油藏工程、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井间示踪剂技术、动态分析和监测、神经网络、测井、灰色理论及数理统计等,可综合地反映全油田的剩余油分布状况,但通用的量化指标一般为剩余油饱和度、剩余可动油饱和度、...
于海丽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图版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