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12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DNA条形码在龟鳖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0年 研究中获得了龟鳖类18个个体长度为660bp的COI基因序列。利用MEGA软件采用P-距离法计算龟鳖类种间及种内遗传距离并构建序列间的UPGMA和邻接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龟鳖类的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在系统树中,龟鳖类每一物种的个体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分支。基于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在识别龟鳖类物种方面和传统形态学基本一致,而且该基因可以探讨龟鳖类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龟鳖类进行物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辛翠娜 王莹 彭建军 吴玉春 于冬梅 王利利 胡诗佳 张宇姝关键词:DNA条形码 COI基因 龟鳖类 物种鉴定 椰心叶甲及其检疫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08年 本文对椰心叶甲发生为害、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检疫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便为该害虫的进一步研究和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李德伟 于冬梅 朱斌良 叶建平 谭敏关键词:椰心叶甲 生物入侵 生物学特性 生态位 Effects of Evolution Rate of Cyt b and 12S rRNA Genes on Constructing Phylogenetic Trees 被引量:2 2011年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prove that the mitochondrial genes of Cyt b and 12S rRNA with different evolutional rates have effects on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s of phylogenetic trees.[Method]The complete sequences of Cyt b and 12S rRNA from 15 species in 12 families of snakes were downloaded and extracted from GenBank,while their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constructed by Maximum Likelihood(ML) method with GTR +I +G substitute model based on PAUP4.0 software.[Result]With the same software,methods and species,the difference in topological structures of phylogenetic trees was mainly due to different evolutional rates of Cyt b and 12S rRNA genes.[Conclusion]In studies on phylogenetic trees,aimed to different research species and purposes,phylogenetic trees should be constructed by choosing the correct and appropriate genes. 王利利 彭建军 于冬梅 胡诗佳 高赛飞 傅美兰 刘曦庆关键词:SNAKE 利用特异引物和直接测序法鉴定圆鼻巨蜥和孟加拉巨蜥 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特异引物扩增法和直接测序法对圆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和孟加拉巨蜥Varanus bengalensis进行了物种鉴定。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引物扩增COI基因部分序列,根据电泳结果和产物的blast比对结果,成功鉴定两种巨蜥,并对这两种方法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探讨,解决了实际执法中两种巨蜥物种鉴定的需要。 王利利 彭建军 于冬梅 胡诗佳 辛翠娜 张宇姝关键词:物种鉴定 巨蜥 COI基因 特异引物 DNA测序 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23 2010年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是一种通过使用短的标准DNA片段来快速、准确的识别与鉴定物种的技术.这几年一直是物种分类和生物多样方面研究的热点,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DNA条形码也开始广泛应用于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本文简单概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状况、原理、标准基因片段,着重阐述了其在生物分类学和遗传多样性等中的应用,以及其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和意义. 傅美兰 彭建军 王莹 于冬梅 王利利 张宇姝关键词:DNA条形码 物种分类 广东省平胸龟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为的滥杀滥捕,平胸龟野外资源数量急剧下降,现已处于濒危状态。将13条可重复的、扩增图谱清晰的RAPD引物用于广东省内20个平胸龟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扩增所得的条带显示,多态性位点含量为60.7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196,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1966,表明平胸龟遗传多样性仍较丰富。同时,计算20个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507-0.2925,并采用UPGAM方法绘制聚类分析树状图,20个个体聚类较分散,主要聚为1个大群体,表明广东省内的野生平胸龟并没有形成明显的种群的分化。了解平胸龟的遗传现状、种群结构,可为该物种的种质资源保护、野生资源恢复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于冬梅 彭建军 沈梓粤 王莹关键词:平胸龟 RAPD 中华穿山甲的研究及保护现状 被引量:22 2010年 通过查阅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研究的文献,从形态分类学、生态学、遗传学几方面综述了中华穿山甲的研究现状。结合当前中华穿山甲的研究状况,建议应加强和深入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以此来澄清其分类地位问题,提供其资源保护的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和解决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问题。 胡诗佳 彭建军 于冬梅 王利利 辛翠娜 张宇姝利用超声波技术对鲟鱼早期性别进行鉴别 鲟鱼作为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其产品中价值最高的就是被称为"黑色黄金"的鱼子酱,因此雌性鲟鱼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但鲟鱼的第二性征不明显,性别鉴定及性腺发育时期鉴别困难,严重制约了鲟鱼养殖业的发展。现已报道的鲟鱼雌雄鉴别技术... 于冬梅 王斌 师伟 夏永涛 陈金平关键词:超声波技术 性别鉴定 文献传递 微卫星标记在穿山甲个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0年 在对非法走私和捕杀穿山甲的犯罪案件研究中,所涉及的穿山甲个体数量是量刑的重要依据,然而对于一些穿山甲鳞片、肉块及其深加工产品,从形态学上却无法进行个体识别。微卫星标记已证实是一种用于动物个体识别的可靠的遗传标记。本研究从已发表的34对穿山甲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6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用于穿山甲鳞片的个体识别。结果表明:6个位点的观测值杂合度(Ho)为0.653-0.234;期望值杂合度(He)为0.926-0.861;MJA03的PIC最高(0.918),MJA13的PIC最低(0.852),平均PIC为0.884。单个座位的个体识别能力在0.826-0.956之间,累积个体识别能力为99.9999%,表明采用的6个位点适用于国内穿山甲走私案中的个体识别。 高赛飞 于冬梅 王莹 彭建军关键词:穿山甲 微卫星标记 圆鼻巨蜥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采用RAPD技术对圆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20个随机引物对圆鼻巨蜥36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有10对引物能扩出清晰稳定的条带,共扩增出2952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82个条带,其中47条具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为57.32%,36个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35 9~0.335 9,平均遗传距离为0.135 92。Nei s基因多样性指数H=0.181 9,Shannon s多样性指数I=0.263 0,表明圆鼻巨蜥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采用UPGMA法构建了36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子聚类图,发现没有形成明显的种群分化。 傅美兰 于冬梅 王莹 彭建军关键词:RA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