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开宏
- 作品数:19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教育中的价值判断
- 2016年
- 教育不仅是描述词,更是价值词,教育本质上是价值的实现活动。在内容上,教育是对本身有价值的事物的承诺,是使人为善;在过程上,教育是采纳自觉自愿的行为并诉诸自主性的引导,是灵魂的唤醒;在结果上,受过教育的人是增进了理解力、把握了知识的活力并具有认知洞见的人。重申教育的内在价值,有助于我们看清教育中的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
- 严开宏
- 关键词:教育
- 论学校共同体及其理想型被引量:2
- 2008年
- 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不同,个体德性的培育离不开共同生活。关于“共同生活”,伦理学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从共同善(common good)的角度所理解的“好生活”。好生活不是个人生活,而是人所共同追求、应当实现的生活。二是从权利角度所理解的“公共生活”。人既有追求好生活的权利又有尊重他人相似权利的义务,
- 严开宏
- 关键词:理想型共同体道德教育德性培养个体德性
- 乡村定向师范生教育情怀培养的伦理内涵与实践模式--基于南京晓庄学院的考察被引量:3
- 2022年
- “晓庄是从爱里走出来的”,晓庄师范的创办、复建与发展,都是爱的传承和爱的表达。95年来,晓庄师范培养出一大批热爱乡村教育、具有扎根乡村的理想信念和扎实学识的乡村教师。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背景下,晓庄以爱为核心,以“教育情怀”为主线,设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方案,形成了标识性很强的晓庄模式。乡村定向师范生教育情怀培养的晓庄模式,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大爱精神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转化,能够为新时代培养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卓越教师提供经验支持。
- 刘霞张波严开宏
- 关键词:教育情怀
- 教育研究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介入被引量:1
- 2004年
-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分别指涉教育研究中两种不同的研究领域。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教育研究可区分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 ,一是偏重于行为层面上的经典实证研究范式 ,追求研究的客观有效性 ,强调价值中立 ;二是偏重于行为意义层面上的意义阐释研究范式 ,追求研究的意义有效性 ,强调研究中价值介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严开宏
- 关键词:教育研究价值介入价值中立
- 生活即教育:涵义与疑义被引量:5
- 2005年
-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命题,其涵义可以解读为三个层面:在内容上,是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具有教育意义;在方法上,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生活法即教育法;在目标上,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同时,该命题存在三个方面的疑义:就教育的范畴言,教育影响不同于教育目的;就教育的功能言,意向之教有别于成功之教,教育的意义存在不同的标准;就教育的实践言,教育中的生活区别于生活中的教育。检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需分析教育在指称和含义上的多歧性。
- 严开宏
-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
- 道德的可认知性与德育课程的形态:兼论儿童公共参与被引量:3
- 2019年
- 道德是否可教,不同的道德理论可认知性各不相同,因而要求不同的德育课程形态。弱认知的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强调通过善的实现活动养成德性,因而可以从活动课程的意义上构建学校的公共活动;非认知的杜威共同体主义伦理学主张通过学校的共同生活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因而可以从隐蔽课程的意义上营造学校公共文化的道德氛围;强认知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学说将公正观念看作是道德的核心,因而可以从研究性课程的意义上拓展学校公共治理的空间。增加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广泛性和真实性是不同德育课程形态的共同要求,儿童公共参与建构了学校和班级生活的公共性。
- 严开宏
- 关键词:德育课程道德理论
- 道徳的可认知性与徳育课程的形态:兼论儿童公共参与
- 2020年
- 虽然一些现代道德哲学家批评传统的美德观念其来源往往是特殊性的文化传统,因而不能得到普遍有效的论证,但是美德伦理学依然是儿童德育中影响最大的道德理论,特别是当我们一般地谈论品格教育而不是狭义的道德教育的时候。
- 严开宏
- 关键词:品格教育道德教育美德伦理学儿童德育道德理论公共参与
- 情感与伦理学的转向:朱小蔓情感教育思想的伦理学谱系考察
- 2020年
- 我和朱小蔓老师相识于22年前的晓庄,她恰巧长我22岁。那时她是我母校的校长,我是青年教师,因为创办小教本科(南师晓院)而有了工作关系,又因为都是从南师大教育系出来的,遂多了层亲缘关系。几年后,她真的成了我的"朱老师"——有幸跟随朱老师读道德教育哲学,这便有了"学缘"关系。二十二年,斯人已去,这层层关系在回忆中如春潮漫堤,记点什么呢?老师生前最爱谈学术问题,聊到学术,总是容光焕发,斯人不老。其实,人总是要老的,不老的是学术追求,就让我谈谈您情感教育思想的学术谱系吧。
- 严开宏
- 关键词:学术追求小教本科学术谱系
- 论个人化教育知识及其建构被引量:7
- 2009年
- 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是构建个人化教育知识的过程。这个命题关乎现代社会中日益发生的知识与人的分离、认识与伦理的分离。教育学知识是独立于个体经验的理论知识,教育知识是本原在主体之中的实践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德性化的知识。实践乃是善的实现活动,指导教育知识的是实践的、反思的认识旨趣。区别于普遍性的知识,个人化教育知识具有经验与反思的品质,情境与情感的品质,内在与多元的品质,意向与规范的品质。区别于理论知识的可教性,个人化教育知识是做了才有的知识,是不断增长的教育经验,它是个体在实践过程中整合而建构出来的知识。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教师教育,这一建构过程依赖于广义的教学做合一,实践性学习是其基本的学习方式。
- 朱小蔓严开宏
- 关键词:教育知识个人化教师教育
- 问题意识与理论创新被引量:1
- 2005年
-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所和《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联合组织了陶行知研究笔谈 ,这里发表的几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陶行知研究的方法论应该有所创新。这个创新主要表现在 :1 ,要在研究领域上有所创新 ,陶行知的思想财富决不仅仅在教育 ,而是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的多个领域 ;2 ,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 ,要改变过去只是用政治学的方法研究陶行知的作法 ,提倡用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方法研究陶行知 ,力争还原出较为符合历史真实的陶行知 ;3,要带着当今现实生活出现的问题研究陶行知 ,任何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必是走在这个时代前列的研究 ,这个研究不是用陶行知的思想论证当代理论和政策的正确性 ,而是用陶行知的思想分析解剖现实生活的矛盾。希望这一组文章能够引起陶行知研究者的思考。
- 严开宏
- 关键词:陶行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