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伟
- 作品数:56 被引量:236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4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94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化验指标、治疗方案及疗效、生存及预后因素。结果:94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多为中老年起病,中位发病年龄50.5岁,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1.35;72.3%的患者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25.5%的患者起病时存在B症状;57.4%起病时即存在结外器官侵犯,其中以骨髓侵犯最为常见,占36.2%;BCL-2/IGH基因重排的检测阳性率为33.9%,FL 3级的患者占24.5%;起病时Ⅲ-Ⅳ期为71.3%;87例可追踪并可评价疗效的患者,ORR为92.0%,其中CR率为79.3%,复发率为35.2%,其3、5和10年OS分别92.1%,84.6%和77.4%,3、5和10年PFS分别为68.5%,61.4%和41.9%;应用美罗华组患者累积OS及PFS均较未应用组患者改善,但二者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FL分期、ECOG评分、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消化道受累、初治是否达CR对患者OS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受累与否、初治是否达CR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CL-2、CD10、ECOG评分、白蛋白、淋巴细胞百分数是否正常、血红蛋白、血沉、LDH正常与否、消化道受累与否对FL患者PFS有显著影响(P<0.05);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初治是否CR、有无消化道受累、LDH正常与否、ECOG评分为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L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确诊时多为晚期,骨髓受累常见。CD10阴性为FL预后不良因素。消化道受累与否,初治是否达CR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治是否CR、有无消化道受累、LDH正常与否、ECOG评分为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杜晓艳胡凯赵伟杨萍万伟景红梅克晓燕
-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免疫分型美罗华预后因素
- 应用三色双融合探针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及ASS1基因缺失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BCR/ABL/ASS1三色双融合探针在CML和B-ALL所出现的各种异常信号模式的意义,并探讨其在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及ASS1基因缺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50例初诊CML患者和50例初诊B-ALL患者采用BCR/ABL/ASS1三色双融合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同时对所有病例应用24 h短期培养法R显带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0例CML患者中,49例Ph^+,余1例可见5个正常中期核型;通过FISH发现,所有患者(100%)均存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信号特征分别为1R1G2B2F 39例(78%)、2R1G2B1F 2例(4%)、1R1G1B1F 6例(12%)、同时伴有1R1G2B2F和1R1G2B3F 2例(4%)、2R2G2B1F 1例(2%)。伴有ASS1基因缺失(1R1G1B1F)的6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均为单纯t(9;22)易位,无其他异常。50例B-ALL患者中,Ph^+13例,数目畸变及非t(9;22)的结构畸变16例,正常核型20例,无分裂相1例;经FISH检出16例(32%)具有BCR/ABL融合基因,分别为1R1G2B2F 13例(26%)、同时伴有1R1G2B2F和1R1G2B3F 1例(2%)、2R1G1B1F 1例(2%)、1R1G3B3F 1例(2%),FISH额外检出的3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包括1例伴有ASS1基因缺失(2R1G1B1F)、1例经典型t(9;22)易位(1R1G2B2F)和1例BCR/ABL融合基因及ASS1基因拷贝数的增加(1R1G3B3F)。结论:应用三色双融合FISH探针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及ASS1基因缺失,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稳定的特点,能够检测多种形式的分子融合,可很好地避免D-FISH探针及ES-FISH探针因信号随机重叠导致的假阳性结果。该检测方法不但可以直接观察有无ASS1基因的缺失,而且还能提高初诊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结果的可靠性及复诊监测微小残留病结果的准确性。
- 张朕豪王艳芳王淼董菲万伟克晓燕景红梅
- 关键词:BCR/ABL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
- 肾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肾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肾脏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生存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肾脏DLBCL在本中心占DLBCL的发生率为5.3%,3例为原发肾脏DLBCL,21例为继发性肾脏DLBCL;24例患者中位年龄52.5岁,21例(87.5%)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中高危/高危20例(83.3%),12例患者(50.0%)患有3个及以上的结外器官受累。病理因素方面18例患者(75.0%)的增殖指数为KI-67≥80%。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完全缓解率为37.5%,3和5年无进展生存分别为49.5%和49.5%;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0%和49.5%。美罗华治疗组优于未使用美罗华治疗组,其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1.4%vs 30.0%;初始治疗组优于CHOP样方案治疗组,其3年PFS分别为75%vs 41.3%;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临床分期、IPI评分、白细胞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白蛋白水平、是否存在有肾功能衰竭、是否存在凝血异常、结外受累器官的数目、近期疗效、KI-67水平等均为预后相关因素。结论:肾脏DLBCL临床发病率低,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生物学特征及病理因素方面均表现为高度侵袭性,预后差。治疗方面,美罗华应用及高剂量化疗能够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复发。
- 杨萍景红梅赵伟胡凯万伟田磊克晓燕
- 关键词:淋巴瘤疗效分析
- 培门冬酶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措施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了解培门冬酶(PEG-Asp)2009年以来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及其处置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72例PEG-Asp的ADRs报告,统计ADRs的发生特点及处置措施。对不同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的患者ADRs发生时间、发生类型以及涉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转归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72例患者中,18岁以下患者最多(24例,33.33%);严重ADRs 17例(23.61%)。典型ADRs包括过敏性休克11例,发生于5 min^3 h内,30 min时最高发,给药途径均为肌内注射;胰腺炎(7例,9.72%)发生于3~19 d;深静脉血栓(6例,8.33%)发生于2~23 d。对PEG-Asp的ADRs进行分析提示,静脉滴注比肌内注射更少报道引起不良事件常用术语标准(CTCAE)≥3级的过敏反应,儿童的ADRs上报比例较高。处置中经过对症治疗或停药后,大部分不良事件结局为好转或痊愈。结论从本ADRs发生时间来看,需要在用药后较长时间内对患者进行监测,静脉滴注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报道更少。在给药前预处理方面,国内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建立合理的预处理方法可以降低严重ADRs的发生。
- 万伟沈皓王志妍石伟龙周应群周应群
- 关键词:培门冬酶药物不良反应
- 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11年
- 胃肠道是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最常见的侵犯部位。与原发结内的NHL相比,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的治疗有很大的特殊性。目前对于弥漫性病变首选联合化疗,手术仅被用于病变的局部控制预防和局部并发症治疗,放射治疗被用于残留病变及严重的局部病变的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均应进行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针对PGI-NHL的治疗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 万伟克晓燕
-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胃肠道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48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3例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自体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治疗,...
- 胡凯王继军景红梅田磊万伟李其辉克晓燕
- 关键词:难治性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疗法
-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以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大量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具有骨质破坏、贫血、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淀粉样变及感染等常见临床表现[1]。
- 张灵珂克晓燕刘彦王晶胡凯万伟
-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心脏毒性
-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套细胞淋巴瘤(M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诊疗的25例初治MCL患者淋巴结和结外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3表达情况,分析CXCR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重要临床特征以及预后因素的关系。结果:25例患者送检肿瘤标本均不同程度表达CXCR3,淋巴结和骨髓中肿瘤细胞CXCR3表达水平高于外周血,且骨髓中表达强度与受累细胞数量呈正相关。CXCR3high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XCR3low组(P<0.05),肿瘤细胞CXCR3表达水平与血乳酸脱氢酶(LDH)水平、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Ki-67指数、MIPI评分以及骨髓累及程度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形态学无相关性(P>0.05)。疗效评价发现,CXCR3low组患者总反应率显著高于CXCR3high组(P=0.001),治疗有效组MCL细胞上CXCR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表达水平(P=0.038),无效组CXCR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的表达水平(P=0.002),随访结果显示,CXCR3high组患者3年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均显著短于CXCR3low组(均P<0.05)。结论:CXCR3在MCL中的表达水平与早期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
- 朱明霞万文丽洪韫朱晓雯胡凯万伟景红梅克晓燕
-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趋化因子受体CXCR3预后
- 血液肿瘤患者念珠菌血症的药物治疗及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念珠菌血症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血液肿瘤且住院期间发生念珠菌败血症的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血培养结果、药敏结果、实验室检查、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5.5岁;发生念珠菌血症前原发病状态8例为难治复发、1例为初治、1例为缓解;8例血培养结果为热带念珠菌,1例为白念珠菌,1例为克柔念珠菌。药敏结果显示:10株菌株均对5-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敏感,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各有2株耐药菌株,伏立康唑有1株耐药菌株。10例患者均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8例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阳性,3例患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7例患者降钙素原高于0.5 ng·mL^(-1),7例患者血清白蛋白低于30 g·L^(-1)。10例患者中5例死亡,其中粒细胞缺乏至首次血培养阳性的时间大于14 d、血清白蛋白<30 g·L^(-1)、原发疾病是否缓解与患者的生存相关(均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念珠菌血症死亡率高,对高危人群应以预防性及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为主,并警惕耐药菌株的出现。
- 董菲姚贝高爽郑东万伟赵伟高锦杰王艳芳刘维王继军
- 关键词:血液肿瘤念珠菌血症药物治疗
- 伴t(7;11)(p15;p15)/NUP98-HOXA9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22年
- 核孔蛋白98(Nucleoporin 98,NUP98)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末端的1区5带上,当发生累及11p15的平衡易位或倒位时,导致NUP98基因重排,截至目前已发现至少28种与之相关的伙伴基因[1],以涉及同源异型盒(Homeobox,Hox)基因家族最为多见,涵盖了HOXA(7p15)、HOXB(17q21)、HOXC(12q13)、HOXD(2q31)四个基因簇,其中,由t(7;11)(p15;p15)形成NUP98-HOXA9融合基因是NUP98基因重排最常见的形式,以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发生为主,发生率约为2.2%[2,3],该融合基因参与诱导白血病的发生,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7-2020年发现的3例伴有t(7;11)(p15;p15)且NUP98-HOXA9融合基因阳性AML-M2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 张朕豪万伟李玲娣董菲李其辉王艳芳万文丽王化王晶景红梅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平衡易位HOX核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