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文涛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一般工业技术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艺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纹样
  • 2篇美术
  • 2篇苗族
  • 2篇民间美术
  • 2篇民族
  • 2篇服饰
  • 2篇传承
  • 1篇地域性
  • 1篇地域性特色
  • 1篇地震
  • 1篇衣袖
  • 1篇遗产保护工作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语言
  • 1篇印染
  • 1篇印染工艺
  • 1篇葬礼
  • 1篇社会基础
  • 1篇设计学

机构

  • 13篇绵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3篇丁文涛

传媒

  • 5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装饰
  • 1篇文艺争鸣
  • 1篇美术观察
  • 1篇四川戏剧
  • 1篇美术大观
  • 1篇艺海
  • 1篇民艺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川传统手工艺的十年变迁与思考被引量:1
2018年
北川县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北面,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展开,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还有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羌绣,支援灾区的建设工作为手工艺行业带来了良好的机会。但是在灾后重建的手工艺发展道路上,也遇到了很多机遇与困惑,北川当下的传统手工艺现状面临着一些困境,行业也在寻找未来的发展思路。
丁文涛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抗震救灾工作汶川大地震成都平原
黔南丧葬民俗与祖灵崇拜被引量:1
2013年
黔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受传统民俗观念和心理的制约。庄重热闹的葬礼,丰富繁缛的葬礼工艺品,体现了对亡灵在另外一个世界的精心安排,达到欢娱亡者灵魂,抚慰生者心灵的目的,反映了灵魂不灭观念和祖灵崇拜思想,其文化意义结构表现为二元对立与一元趋同的辩证关系。
丁文涛
关键词:葬礼灵魂不灭
服务设计对羌族工艺品设计创新的启示被引量:1
2017年
服务设计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是在尊重用户的基础上甄别有效需求而进行设计的一种方式。本文拟依托这样的思维方式,寻找羌族传统工艺品传承与发展的思路,通过分析服务设计中的思维过程和创新方向,提出基于服务设计概念的羌族现代工艺品创新设计思路,用以应对目前羌民族传统工艺品脱离现代生活的问题。而这种思路是以消费者的特定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运用创新性的、以人为本的、重视消费者参与体验的思维方法,最终确定羌族工艺品设计方案的全过程。
丁文涛李云川
西南地区民间美术的变迁和保护
2008年
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封闭独特的民间美术,较之北方地区民间美术有独特的差异性。在现代社会里,民间美术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纹样的功利性目的已退居第二位,审美性目的上升为第一位。民间美术与民俗共生,因此它不会消失,只会以新的形式去转化和重组,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新的人文资源。
丁文涛
关键词:生态环境民俗文化
丹寨苗族衣袖上的“窝妥”纹被引量:10
2003年
丁朝北丁文涛
关键词:衣袖苗族纹样
白马藏族服饰十字纹图案与自然崇拜被引量:4
2015年
白马藏族服饰图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十字纹的构图、色彩装饰元素在其女装和男士腰带上有着固定的使用规范,独特的审美价值带有原始艺术基因和自然崇拜的痕迹,是白马藏族社会生存形态中,作为原始宗教意识对祖先和自然神灵崇拜、敬畏、恐惧心理的衍生物。
丁文涛
关键词:白马藏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
布依族印染工艺探源被引量:4
2007年
贵州布依族地区的蜡染、枫香染、豆浆梁、扎染等工艺,全面继承了我国古代蜡缬、夹缬和绞缬三大印染工艺。布依族先民百越是我国印染工艺起源最早的民族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传统的历史轨迹,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心理基因导致传统印染工艺经久不衰,且独具特色。
丁文涛
关键词:夹缬绞缬
贵州民间背带纹样
2010年
背带是贵州少数民族必不可少的背孩子的工具。它最集中地体现了妇女们纯真的母爱,囊括了最多的思想内涵和最撩人心弦的艺术语言。每个背带纹样都有着优美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
丁文涛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艺术语言精心呵护
从设计学角度看民间美术
2009年
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开展以来,民族民间美术的研究和保护有了很好的社会基础,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也逐渐深入人心。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后期是我国民间美术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很多学者、教授对民间美术的种类、制作工艺、历史源流、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做了翔实而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丁文涛
关键词:民间美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设计学民族民间文化社会基础美术研究
水族剪纸技艺流变中的文化涵化现象——都匀水族非遗传承人剪纸个案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水族剪纸艺人原有的生活环境紧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艺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制作剪纸的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现在所留存的民间剪纸功能指向和创作心态随之变化,这种受外来文化因子影响的文化涵化现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丁文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