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腾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长江口刀鲚洄游群体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研究被引量:30
- 2010年
- 为探求长江口地区溯河群体刀鲚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于2006—2008年刀鲚溯河洄游期间,采集刀鲚样品。通过对其体长、体重、肝重、性腺重、条件指数、脂肪重等生物学参数的研究,以了解三年内溯河群体刀鲚的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洄游群体刀鲚体长、体重年际间有变化,体长一体重的拟合关系年际间有差异。(2)长江口地区涸游群体刀鲚生殖特征年际间有变化,刀鲚性腺重量与体长、体重关系密切,均呈正相关关系。(3)洄游群体刀鲚条件状况,不同年份亦有变化。其中:肝重、脂肪重分别与体长、体重关系密切,呈正相关;洄游群体刀鲚条件指数2007年最大,对每个年份刀鲚条件指数进一步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刀鲚的条件指数逐渐增加,由1龄到2龄,条件指数变化最大(P〈0.01)。综上所述,洄游群体刀鲚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的动态变化,显示了气候对洄游群体刀鲚生殖状况影响的动态过程。
- 管卫兵陈辉辉丁华腾宣富君戴小杰
- 关键词:长江口刀鲚
- 长江口日本鳗鲡鳗苗群体年龄和长度结构研究
- 于2007年于2008年鳗苗溯河盛期,在长江口6个采样点随机分批采集了日本鳗鲡幼体样品,测定了全长、体重,并将耳石打磨制片在显微镜下鉴定日龄,比较研究了2007年与2008年长江口溯河洄游鳗苗的全长、体重和日龄的频率分布...
- 管卫兵丁华腾
- 文献传递
- 长江口环境条件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鳗苗溯河洄游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9年
- 长江口是日本鳗鲡鳗苗的主要产区,利用2007年1-5月在长江口的长兴岛、横沙和杭州湾小洋山4个取样点得到的日本鳗鲡鳗苗渔获量数据,初步研究了鳗苗的补充时间分布以及补充量与潮汐、月相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鳗苗在长江口的补充时间从1月下旬开始到5月中旬结束,鳗苗日产量峰值出现日期从长江口外向内逐渐推迟,与其洄游路线一致。长江口附近潮汐为半月潮,每月有两次涨落潮,鳗苗溯河量与潮汐周期呈现一定的节律性,每月有两次鳗苗峰值。河口区鳗苗溯河具有潮流选择性,长江口内鳗苗溯河量起汛潮多于落汛潮;长江口外鳗苗溯河量和潮汐振幅呈现正相关趋势。日本鳗鲡鳗苗的溯河量与月相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朔月望月的平均单网捕捞量之和占总平均单网捕捞量的93.13%,而上下弦只占6.87%。经过方差检验,朔月鳗苗溯河量多于望月,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 管卫兵丁华腾宣富君戴小杰朱江峰
- 关键词:日本鳗鲡鳗苗潮汐长江口
- ENSO对长江口日本鳗鲡苗捕捞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ENSO是一种对世界渔业有重要影响的气候事件,对长江口日本鳗鲡苗的捕捞量也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1974~2003年的Nineo 3.4区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长江口日本鳗鲡苗的捕捞量进行相关分析,以揭示彼此的相关性.1974~1982、1983~1993年崇明的鳗苗捕捞量和ENSO指标值基本成相反关系.1992—2003年长江口鳗苗总捕捞量和ENSO指标值也基本呈相反关系.此期厄尔尼诺发生时,鳗苗总捕捞量明显降低,而拉尼娜发生时则明显增加.进一步建立Nineo3.4区的水温距平值和当年鳗苗捕捞量增量关系,发现随着水温距平值增大,1974—1993年鳗苗捕捞量增量呈现增加趋势,但相关性并不显著.将其中3个强厄尔尼诺年的数据去除,则呈显著相关.相反,1993~2003年间,随着太平洋Nineo3.4区水温距平值增大,上海鳗苗捕捞量呈减少趋势,但相关性不显著,分别去除个别年份后则呈显著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前一阶段是以拉尼娜事件为主体,水温距平值一定程度的增大,鳗苗捕捞量呈现增长趋势;而后一阶段主要以强厄尔尼诺事件为主.再采用当年鳗苗捕捞量增量和去年太平洋Nineo3.4区全年水温距平值建立相关,得出长江口鳗苗增量随去年水温距平值增加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ENSO影响长江口水温分布,而鳗苗补充需要一个最适温度范围.这进一步验证了非厄尔尼诺年后发生厄尔尼诺次年属鳗苗增产年度的理论.这些结果表明可将Nineo3.4区海表温度作为长江口日本鳗鲡苗捕捞量预测指标.
- 管卫兵丁华腾戴小杰陈新军宣富君
- 关键词:鳗苗日本鳗鲡ENSO捕捞量长江口
- 长江口附近日本鳗鲡补充群体耳石的微结构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采集分析大洋山、小洋山地区2011年1—4月玻璃鳗样本共84尾,着重分析其耳石微结构特征,为还原长江口地区玻璃鳗的早期生活史过程提供依据。样本平均体重0.130 g/尾,3、4月样本平均体长5.80 cm,3、4月样本体重明显比1、2月高,体长、体重呈线性分布。玻璃鳗耳石长轴半径均值为153.01μm,最大为174.92μm,最小为131.55μm,月际间无明显差异,耳石长轴半径与体长、体重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玻璃鳗耳石大小与其生物学特征无关。样本平均日龄145.33 d,最大183 d,最小117 d,月际间无明显差异。耳石生长轮平均宽度1.06μm,在20~30 d及90~120 d之间分别有2个宽度峰值,120 d之后的耳石生长轮趋于细密,是柳叶鳗变态为玻璃鳗的标志。玻璃鳗耳石生长轮宽度的变化是营养条件、环境变迁和自身生理变化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忠实地记录了其早期生活史过程。
- 管卫兵胡达吾丁华腾
- 关键词:日本鳗鲡
- 长江口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鳗苗资源动态研究
- 日本鳗鲡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鱼类,但是近儿年由于环境污染,近年来过度捕捞以及海洋气侯异常等原因与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同样面临着天然苗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的严峻局面,而日本鳗鲡的人工繁殖至今仍然末能成熟推广,对天然苗量的需求仍然...
- 丁华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