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乙

作品数:131 被引量:604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人才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成像
  • 35篇磁共振
  • 28篇磁共振成像
  • 25篇肿瘤
  • 19篇血管
  • 16篇细胞
  • 13篇椎体
  • 13篇椎体成形
  • 13篇椎体成形术
  • 13篇细胞瘤
  • 13篇X线
  • 13篇成形术
  • 12篇造影
  • 12篇经皮椎体成形
  • 12篇经皮椎体成形...
  • 11篇MRI
  • 10篇星形
  • 8篇胶质
  • 8篇X线计算
  • 8篇X线计算机

机构

  • 94篇苏州大学
  • 17篇苏州医学院
  • 10篇常熟市第一人...
  • 7篇淮安市第二人...
  • 4篇上海大学
  • 4篇无锡市第二人...
  • 2篇昆山市第一人...
  • 2篇无锡市第一人...
  • 2篇无锡市第四人...
  • 2篇苏州第四人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襄樊市中心医...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17篇丁乙
  • 54篇胡春洪
  • 29篇沈海林
  • 28篇倪才方
  • 17篇郭亮
  • 15篇刘一之
  • 11篇陈剑华
  • 11篇丁庆国
  • 11篇陈珑
  • 10篇唐天驷
  • 10篇杨惠林
  • 9篇付引弟
  • 8篇周岱
  • 8篇金泳海
  • 7篇朱晓黎
  • 7篇邢建明
  • 7篇王雪元
  • 7篇陈学仁
  • 7篇钟井松
  • 6篇傅引弟

传媒

  • 18篇临床放射学杂...
  • 10篇苏州医学院学...
  • 10篇苏州大学学报...
  • 8篇中华放射学杂...
  • 7篇介入放射学杂...
  • 7篇医学影像学杂...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江苏医药
  • 4篇国外医学(临...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CT和M...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全国第二届分...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2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 16篇2004
  • 12篇2003
  • 18篇2002
  • 17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影像诊断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研究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 (AVM)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2 6例后循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患者均行常规头颅CT及DSA检查 ,其中 10例患者行头颅MR检查。结果 后循环动脉瘤 19例中基底动脉瘤 5例 ,椎动脉瘤 7例 ,小脑下后动脉瘤 7例。CT可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小脑出血。DSA可明确显示畸形血管部位及大小。结论 常规头颅CT和MR可有效显示后循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颅内出血情况及较大的动脉瘤和畸形血管团。
朱晓黎刘一之倪才方丁乙金泳海孙鸽
关键词: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DSA
螺旋CT胰胆管阴性成像诊断胆管高位梗阻疾病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胰胆管阴性成像 (N CTCP)对胆管高位梗阻的评估能力。资料与方法  4 0例胆管高位梗阻病例 (其中 15例作过PTC或ERCP检查 )使用血管对比剂 (阴性对比剂 )作了增强扫描。扫描数据经工作站后处理 ,用最小强度投影 (MinIP)和表面遮盖显示 (SSD)法获得N CTCP图像。采用盲法 ,分别就N CTCP图像质量、胆管显示能力、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作出评价。结果  4 0例中 ,N CTCP成功率达 95 .0 % (38/ 4 0 )。 38例中 ,MinIP像显示胆管能力平均为 4 .4度 ,SSD像 4 .1度 ;15例PTC或ERCP显示胆管能力平均为 3.0度 ,与对应MinIP、SSD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P <0 .0 5 )。对照病理等结果 ,MinIP、SSD像定位准确率均为 97.4 % (37/ 38) ,定性准确率分别为 81.6 % (31/ 38)、73.7% (2 8/ 38)。结论 N CTCP定位准确率高 ,显示扩张胆管能力强 。
张追阳丁乙沈袁良龚镭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螺旋CT
3DCT成像对肝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评价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三维(3D)CT成像对评价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病例予以前瞻性分析。所有病例采用动脉期、门静脉期螺旋CT增强扫描。应用3D软件分别以最大强度投影(MaxIP)、最小强度投影(MinIP)和表面遮盖显示(SSD)行肝动脉造影(CTA)、肝静脉造影(CTV)、门静脉造影(CTP)及阴性对比CT胆管造影(nCTC),并作CTV、CTP与nCTC图像融合处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和一名外科医师首先依据3D像对肿瘤分型做出判断,然后结合二维(2D)轴位像(AI)和多平面重组(MPR)分别观察肝血管及肿瘤有无转移,最后就肿瘤能否切除做出判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对肿瘤分型的准确度为94.1%(16/17)。MaxIP显示肝动脉(HA)主干及分支超过3级;门静脉(PV)、肝静脉(HV)主干及分支超过5级;SSD显示分别为2级、4级。2D像对观察肿瘤有无转移效果良好,3D像显示肝血管、胆管直观、清楚;融合像则对全面勾画肿瘤与肝血管、胆管的空间位置关系为佳。3D结合2D像对判断肿瘤能否切除的敏感性为80%(4/5),特异性为83.3%(10/12),准确性为82.4%(14/17)。结论3DCT成像可整体显示肿瘤与扩张胆管及肝血管的关系,结合2D影像可作为评价肝门胆管癌能否切除的参考依据。
张追阳丁乙李建平丁忠张雷金慧涵龚镭马建勇
关键词:胆管癌切除性X线计算机三维成像
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临床诊断TIA的病人行CT灌注成像,在常规轴面CT扫描后根据临床症状选取4个相邻的兴趣层面,团注对比剂4s后开始持续50s的连续动态扫描,重建的200幅动态图像使用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图像。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到达峰值时间、血流量和血容量,对这些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IA患者中有8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迟和/或血流量下降;另外7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15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12.01±3.53)s和(10.31±2.68)s,经配对t检验:t=3.68,P<0.01,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侧平均血容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脑灌注成像能够为TIA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显示灌注异常的范围。
胡春洪吴庆德杨振贤沈海林傅引弟董万利刘禄清滕金宝高亚枫徐正昌丁乙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
注射流率对脑CT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比较不同注射流率下脑CT灌注成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确定1个既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操作上又相对安全的对比剂注射流率。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按对比剂注射流率(4.5、6.0、7.5 m l/s)分为3组,肘前静脉团注对比剂4 s后行CT灌注扫描,利用灌注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生成大脑前动脉和上矢状窦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脑灰、白质的血流量(rCBF1、rCBF2)。比较3组间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输出静脉起始增强与输入动脉增强达到峰值的时间差(tV0-tAP)、rCBF1、rCBF2,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间的tV0-tAP分别为-3.5 s、-1.5 s、0.2 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5,P<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7.5 m l/s组的tAP较tV0提前约0.2 s;3组间的rCBF1、rCBF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 m l/s组rCBF1、rCBF2分别为(52.8±3.1)m l.m in-1.100 g-1、(21.9±2.4)m l.m in-1.100 g-1。结论使用7.5 m l/s的注射流率能够满足最大斜率模型的前提条件,得到的脑血流量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非常接近。
吴庆德胡春洪姚翠云吴建英沈雪英高亚枫滕金宝徐正昌邢建明杨振贤丁乙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造影剂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MRI表现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 探讨MRI对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7例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MRI表现 ,并进行MR分型。结果  7例均位于胸段椎管 ,其中上胸段 2例 ,中胸段 2例 ,下胸段 3例。肿块位于硬膜外 ,呈梭形 ,长轴与脊柱纵轴平行 ,肿瘤的MR信号由脂肪和血管 2部分构成 ,血管成分在T1WI呈低信号 ,T2 WI为高信号 ,可明显强化 ,未见血管流空影。全部病例依MRI表现分 3型 :Ⅰ型 2例 ,特点是血管成分稀少 ,呈细条状、斑点状夹杂于脂肪组织间 ;Ⅱ型 3例 ,特点是血管成分呈团块状 ,占据瘤体的中央 ;Ⅲ型 2例 ,肿瘤沿一侧或双侧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 ,形成哑铃状外观。结论 MRI是诊断此病的最佳方法 ,并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
胡春洪丁乙王雪元傅引弟郭亮沈海林陈剑华
关键词:硬膜外血管脂肪瘤胸段椎管内MRI表现
脑肿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渡谱(^1H—MRS)在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厦对胶质瘤分级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脑肿瘤患者行^1H-MRS检查,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其中低级别(Ⅰ~Ⅱ级)星形细胞瘤15例,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5例,脑膜瘤13例,转移瘤7倒;采用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定位技术。获得单体素波谱;将NAA/Cr、Cho/Cr及NAA/Cho等指标按病理类型分组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以对侧相应部位的正常脑组织作为自身对照。结果:脑肿瘤的^1H-MRS表现与正常脑组织明显不同(P〈0.05),表现为Cho/Cr比值升高,NAA/Cr和NAA/Cho比值下降。不同类型、不同级别脑肿瘤之间的^1H—MRS表现也存在着差异。脑膜瘤较转移瘤、低级别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具有更高的Cho/Cr比值和更低的NAp/Cho、NAp/Cr比值(P〈0.05)。低级别星形细胞瘤NAA/Cho及NAA/Cr比值高于转移瘤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P〈0.05),可资鉴别。转移瘤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H-MRS表现相似。Lac的存在不是肿瘤恶性的可靠标志。结论:^1H-MRS可提供组织生化和代谢方面的信息,提高了医学影像对肿瘤组织学分型度病理学分级的水平。
顾红梅郭亮胡春洪沈海林付引第陈剑华丁乙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脑肿瘤代谢产物
选择性椎体供血动脉栓塞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通过对实验犬进行选择性椎体供血动脉栓塞的研究 ,旨在建立椎体急性缺血模型以及探讨影响栓塞结果的因素 ,为临床更好地实施脊柱肿瘤术前动脉栓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明胶海绵对 12只实验犬分别行单节段和多节段选择性腰动脉造影和栓塞 ,栓塞后 1~ 7d内观察后肢功能情况、靶节段椎体、脊髓MRI表现和病理改变。结果 栓塞单节段 (双侧 )或多节段腰动脉者均引起椎体不同程度的缺血、坏死改变。栓塞单根腰动脉者 ,不管靶动脉是否发出根髓动脉其靶椎体未见明显变化和未发生瘫痪 ;栓塞多节段腰动脉者有 1只犬发生不全瘫。在栓塞单节段以上腰动脉的脊柱节段水平可见背部肌肉发生不同程度的缺血坏死表现。结论  (1)选择性动脉栓塞可用于椎体急性缺血模型的制作 ,为椎体缺血性病变的实验性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可能。 (2 )单节段动脉栓塞难于使整个椎体缺血坏死。 (3)多节段动脉栓塞时有可能引起并发症 ,特别是栓塞范围内存在根髓动脉时。 (4)在作选择性脊柱动脉栓塞时 ,必要时应行保护性栓塞。
倪才方徐明刘一之丁乙杨惠林唐天驷
关键词:脊柱肿瘤
大鼠活体脑1.5T^1H-MRS技术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大鼠活体脑 1.5T1H MRS方法及技术参数 ,并评价其图像质量。方法 :对 2 5只正常雄性SD大鼠进行单体素1H MRS采用自制的提高信噪比器具 ,眼线圈 ,选用PRESS序列 ,以大脑胼胝体为中心设定感兴趣区 ,体素用 6mm× 6mm× 6mm与 6mm× 10mm× 6mm两种 ,比较NAA、Cho、Cr的信噪比及图像质量。 5例大鼠在处死 6 0min后作MRS ,观测各谱峰的变化。结果 :MRS谱图上 ,脑主要代谢产物NAA、Cho、Cr等谱锋清晰 ,基线较平。体素 6mm× 6mm× 6mm时主要化合物波谱信噪比显著高于体素 6mm× 10mm× 6mm(P <0 .0 0 1) ,图像质量更好。 5例大鼠处死后 6 0minMRS ,于 1.35ppm处见特征性Lac倒置双峰 ,NAA、Cho、Cr下降不明显。结论 :1.5TMR可进行大鼠活体MRS检查 ,有望用于脑弥漫性病变的实验研究。
杨振贤胡春洪陈剑华生晶丁乙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MRI评估星形胶质细胞瘤分级的前瞻性研究
1998年
10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AG),10例分化不良性星形细胞瘤(AA)和10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用GE0.5T超导型MR成像机。Gd-DTPA注射0.15mmol/kg,用梯度回波动态MR成像,用感兴趣区分别测定星形胶质细胞瘤时间-信号强度变化。结果:3种不同级别肿瘤中,准T2加权上弛豫率不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变化不同。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增加。提示动态增强MR影像学与病理分级可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沈海林丁乙付引弟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NMR成像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