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炎梅

作品数:16 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恩施州科技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毒性
  • 3篇病毒
  • 2篇毒性研究
  • 2篇亚慢性
  • 2篇皮层
  • 2篇呋虫胺
  • 2篇ANG-2
  • 2篇HBV/HC...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作用
  • 1篇动物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性反应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亚慢性毒性

机构

  • 14篇湖北省疾病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湖北省预防医...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湖北省科技信...
  • 1篇科技厅
  • 1篇汉济生物科技...
  • 1篇健民集团叶开...
  • 1篇恩施德源健康...

作者

  • 16篇黎炎梅
  • 5篇付少华
  • 3篇卢昊
  • 3篇郏自明
  • 2篇樊军
  • 2篇郑艳华
  • 2篇刘家发
  • 2篇唐利军
  • 1篇陈晓莉
  • 1篇孙凡中
  • 1篇秦俊
  • 1篇张金明
  • 1篇曲敏
  • 1篇刘聪林
  • 1篇李阳
  • 1篇杨文祥
  • 1篇瞿晶菁
  • 1篇余启枝
  • 1篇唐晓荞
  • 1篇童瑶

传媒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农药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现代食品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19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氟啶虫酰胺·呋虫胺施用人员健康风险评估
2024年
对30%氟啶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进行了施用人员初级健康风险评估。30%氟啶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施用方式主要为常量喷雾的施药方法用于桃树防治蚜虫。本研究评估了喷雾方向为低、中、高时,施药人员和配药人员的综合风险系数。根据计算结果表明,在穿短衣、短裤、鞋的较差防护作用下,以及戴帽子、手套和口罩、穿长衣长裤和鞋的较好防护保护下,氟啶虫酰胺的综合风险系数RQ范围为0.021 16~0.111,呋虫胺的综合风险系数RQ范围为0.006 35~0.094 0,均<1。提示此条件下施药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风险较低,健康风险可控。
卢昊付少华黎炎梅
关键词:呋虫胺
高纯有机硒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高纯有机硒(硒氰基乙酸钾)在3种不同暴露途径下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从而对其进行初步风险评估。方法:对高纯有机硒(RSe-01型)样本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研究。结果:高纯有机硒雌性大鼠经口LD50为108 mg·kg^-1,雄性大鼠经口LD50为147 mg·kg^-1,大鼠经皮LD50≥2000 mg·kg^-1,急性吸入毒性4 h LC50≥2000 mg·m^-3。结论:高纯有机硒对人体的经口毒性为中等毒,经皮和吸入毒性为低毒。
卢昊黎炎梅黎炎梅
关键词:急性毒性LD50
HBV/HCV诱导Ang-2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黎炎梅
关键词:ANG-2JNKERK1/2AP-1ETS-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对乙肝病毒在小鼠体内复制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HDAC11)抗乙肝病毒(HBV)的体内效果和毒性。方法选取4~6周龄雄性C57BL/6 (H-2b)小鼠,通过尾静脉高压水注射法建立HBV体内复制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方式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仅给予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处理;模型组,仅注射HBV复制质粒;HDAC11低、中、高剂量组,在注射HBV复制质粒的同时分别给予2.5、5.0、10.0 μg/只小鼠剂量的HDAC11过表达质粒。于注射后第1、4、7、10、14天采集小鼠眼眶静脉血,通过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分析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的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析血清中HBV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肝组织中核心抗原(HBcAg)的表达水平。采用Student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给药后第1天,HDAC11低、中、高剂量组的HBsAg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65.99±50.35)比(238.69±31.99) IU/ml,t=3.498,P<0.01],[(89.92±34.55)比(238.69±31.99) IU/ml,t=8.937,P<0.01],[(26.56±19.45)比(238.69±31.99) IU/ml,t=16.027,P<0.01]。给药后第4天,HDAC11中、高剂量组的HBsAg水平仍显著低于模型组[(164.86±67.99)比(242.78±20.42) IU/ml,t=3.104,P<0.01],[(70.78±44.76)比(242.78±20.42) IU/ml,t=9.889,P<0.01]。给药后第1天,HDAC11中、高剂量组的HBeAg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4.43±1.62)比(12.05±5.90),t=3.523,P<0.01],[(1.91±1.11)比(12.05±5.90),t=4.778,P<0.01]。给药后第4天,HDAC11低、中、高剂量组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4.64±2.60)×10^(3)比(3.11±1.63)×10^(4) IU/ml,t=3.197,P<0.05],[(2.08±1.27)×10^(3)比(3.11±1.63)×10^(4) IU/ml,t=3.541,P<0.05],[(3.41±2.30)×10^(3)比(3.11±1.63)×10^(4) IU/ml,t=3.354,P<0.05]。肝组织中的HBcAg水平显著降低。给药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及动物体重等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HDAC11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抗HBV复制的效果,且毒性较低�
夏剑波赵凯涛吴小雪杨曦吴春晨黎炎梅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乙肝病毒表观遗传学抗病毒治疗
人参皂苷Rg2立体异构体对皮层神经元抗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人参皂苷Rg2(ginsenoside-Rg2,Rg2)对人类健康有许多益处,包括抗休克,预防或治疗冠心病和预防多梗塞性痴呆等。另外,Rg2包含2个立体异构体:20(R)-人参皂苷Rg2[20(R)-Rg2]和20(S)-人参皂苷Rg2[20(S)-Rg2]。然而,目前Rg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CIRI)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具有立体异构性尚未见报道。因此,研究使用大脑皮层神经元建立常用于体外模拟CIRI的氧糖剥离/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的细胞模型来探索Rg2立体异构体对OGD/R诱导的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20(R)-Rg2和20(S)-Rg2的3种剂量(20、40、80μmol/L)预处理均显著增加细胞存活率(P<0.05),显著降低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P<0.05)和凋亡率(P<0.05);40、80μmol/L剂量组均显著提高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信号通路活化(P<0.05)。20(R)-Rg2的这种抗凋亡作用显著大于20(S)-Rg2。这些结果表明20(R)-Rg2和20(S)-Rg2均能降低由OGD/R诱导的皮层神经元凋亡,并且20(R)-Rg2具有更好的预防作用。20(R)-Rg2有潜力被用作预防CIRI的功能性食品中的有效成分之一。
皮明山茹琴龚晓康田香黎炎梅黎炎梅李超英
关键词:皮层神经元脑缺血再灌注
加快硒元素毒理学数据库建设,打造国家毒理学大数据
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200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认可硒为防癌抗癌剂,...
黎炎梅
戊吡虫胍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经口毒性
2022年
[目的]通过经口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戊吡虫胍原药,研究戊吡虫胍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选取60~80 g的Wistar大鼠,共8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雌雄各10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0、50、250 mg/kg b.w.,连续经口给予戊吡虫胍原药90 d,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结果]试验期间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雌性高剂量组第6~8周平均体质量降低(P<0.05)。雌性中剂量组嗜酸性细胞升高(P<0.05),高剂量组网织红细胞、嗜酸性细胞均升高(P<0.01);雄鼠高剂量组的白细胞、嗜酸性细胞、网织红细胞升高(P<0.01、P<0.05、P<0.01)。雌性高剂量组总胆固醇(CHO)、血清胆碱酯酶(CHE)均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降低(P<0.01)。雄性中剂量组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脂(TG)均升高(P<0.05),高剂量组血糖(GLU)升高(P<0.05)。雌性高剂量组脾脏脏体比偏高(P<0.05);雄性中剂量组肝脏、脾脏、肾脏脏体比偏高(P<0.01、P<0.05、P<0.05),高剂量组肝脏、脾脏脏体比均偏高(P<0.01)。尿常规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戊吡虫胍原药大鼠3个月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无害作用剂量(NOAEL)为10 mg/kg b.w.,最小有害作用剂量(LOAEL)为50 mg/kg b.w.。
卢昊黎炎梅黎炎梅
关键词:亚慢性经口毒性
湖北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
2024年
本文介绍了湖北省实验动物许可证日常管理服务以及事中、事后监管事项等内容。阐述了湖北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现状、取得成效、遇到问题及对策建议。重点分析了湖北省实验动物立法情况、许可证发放及分布情况、设施规模、从业人员组成等。近年来,湖北省实验动物许可证发放数量逐年增加,持证单位的动物生产及使用数量持续上升。相关行业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监管上的不足之处,本文从生物安全角度出发,结合我省许可证管理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安全监管对策建议,从而更好地推动湖北省实验动物行业发展。
刘聪林乔楚华黎炎梅黎炎梅陈晓莉陈瑞张金明
关键词:实验动物
HCV与肝细胞癌的关联与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自1989年Choo等〔1〕成功地获得第一个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cDNA克隆后短短20多年间,关于HCV的研究不断深入开展。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据估计目前全世界HCV感染者已超过1.7亿,
柴皓曦唐晓荞黎炎梅
关键词:HCV肝细胞癌丙型肝炎病毒CDNA克隆感染者
HBV/HCV上调Ang-2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近年来发现的导致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重要成因之一,HCC是致死率极高而且富血管性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生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血供的程度。现已证实许多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HC...
黎炎梅
关键词:HBV病毒HCV病毒血管生成素-2分子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